第1048章 大博弈(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库尔奥卢随即率军北上,对卡比利亚部发起了围剿。  

其实阿尔及尔议会也早就看迈贾纳这个“国中之国”不顺眼了,这次后者竟意外造反,倒是正中他们下怀。  

卡比利亚这个山区里的部族只有十多万人口,看到阿尔及尔的上万大军杀来,顿时吓得惊慌失措,忙向安纳巴的柏柏尔人求助。  

待王太子看完了报告,弗尼埃少校继续道:“殿下,局长大人让我请示您,是否需要对卡比利亚部族提供支持?”  

约瑟夫下意识地便想点头。  

拉瓦莱特的嗅觉非常敏锐,这对法国来说的确是个难得的机会。  

阿尔及尔是巴巴里地区最大的国家,也是法国北非战略的核心目标。  

之前阿尔及尔在英国人的支持下入侵突尼斯时,约瑟夫就已经想顺手将其消灭掉了。  

不过那时法国最紧要的任务是稳定突尼斯的政局,加上不想引起欧洲诸国的警惕,所以就暂时没有动手。  

现在卡比利亚部倒是将一个绝好的出兵借口送上门来——人家都接受《突尼斯起源分析》里的观点了,法国作为“罗马同胞”施以援手,那还不是天经地义的事情?  

至于其他欧洲国家。  

现在的法国要处理北非事务,除了英国之外,怕是不会有谁会有意见。  

约瑟夫想到这里,却突然眉头微皱。  

是的,这对英国来说,也是个难得的机会。  

阿尔及尔的军力虽然不行,但如果英国在后面提供资金和武器援助,法国很可能会在阿尔及尔陷入无休止的游击战之中——阿特拉斯山脉贯穿整个阿尔及尔,尤其是西南部,山高而密,其中还有不少部族居住。真要被拖在这种地方,将是一件非常麻烦的事情。  

而且两年前摩洛哥还和阿尔及尔建立了攻守同盟。他们也会在英国的授意下,对阿尔及尔西部山区提供支持,甚至直接出兵。  

所以,最好是能避免英国人插手。  

约瑟夫的脸上浮现出笑意,那就让英国人忙起来,忙到顾不上北非的程度。  

他对弗尼埃少校道:“告诉拉瓦莱特,先不要介入迈贾纳的战事。”  

后者显得有些不甘心:“殿下,可这样的话,卡比利亚人很可能会被…”  

约瑟夫摆手道:“可以派人提醒他们,不要和阿尔及尔军队硬拼,先撤进山里。  

“如果他们能坚持得住,最多半年之后,或许就能迎来转机。”  

弗尼埃虽是极为不解,但也没敢多问,很快便领命离去。  

约瑟夫待房门关上,取出纸笔,自语道:“看来,波斯那边的进度要加快才行。”  

他开始边思索边在纸上写了起来,而标题处赫然是三个单词——大博弈。  

夜深。  

约瑟夫将看着面前刚完成的“大博弈”初稿,却又皱起了眉:“可是,该由谁去提交给英国政府呢?亚瑟·康诺利现在可能还是个小孩子…”  

亚瑟·康诺利正是19世纪最先提出英国中东战略的情报官。  

他曾多次深入从外高加索到阿富汗再到中亚的广饶地带,进行了详细的考察,认为英国必须在中亚到波斯一线和俄国展开战略竞争,否则很容易失去阿富汗这个阻止俄国染指印度的重要屏障。  

他的战略主张很快被英国政府所采纳,并被称为“大博弈”。  

现在康诺利不出手,约瑟夫就只能勉为其难地帮助英国人完善大博弈理论了。  

他的初稿之后会经过外交部的专家进行润色,以确保说服力和煽动性。  

但没有康诺利的话,这份战略报告该怎么提交给英国政府就有些麻烦了——随便找个小虾米去,格伦维尔很可能不会重视。现找英国有影响力的战略家,短时间内恐怕不容易搭上线。  

约瑟夫的脑海里忽然闪过一个人,不禁摇头失笑:“何必费这个脑子?那些爱尔兰人肯定有英国政府里的内应,让他们去操作就是了。”  

他旋即又想起了南非。  

虽然目前布尔人还很难给英国人造成什么威胁,但蚊子腿也是肉,就让他们也参与一下吧。  

约瑟夫再次提笔,写了两份详细的命令,同《大博弈》的手稿一起交给埃芒,让他连夜派人发回巴黎去。  

次日中午。  

马德里王宫。  

卡洛斯四世以极为隆重的排场,亲自迎接自己的老朋友——法国王太子。  

一番繁琐的礼节流程和宴会之后,约瑟夫终于得以在卡洛斯四世的会客厅里和他说起了正事。  

“陛下,我希望您能将路易斯安娜地区转让给法国。”约瑟夫并不准备拐弯抹角,开场就是惊天动地之语。  

这种200多万平方公里殖民地的大事,靠忽悠是根本不可能搞成的,还不如直截了当节省时间。注1  

卡洛斯四世和身旁的几位重臣却因他这句话尽皆愣在当场。  

好一会儿,冈波斯才干咳一声,道:“殿下,感谢您之前在新奥尔良事件上提供的帮助,可路易斯安娜是我国…”  

约瑟夫不急不缓道:“您应该已经听说了,美国人正在集结军队。最多明年春天,新奥尔良就会遭到比之前规模还要大的进攻。”  

阿兰达伯爵立刻高声道:“我们将会向美国宣战,并派遣远征军击败他们!”  

约瑟夫点头:“是的,我丝毫不怀疑您的士兵的勇气。但在北美作战,美国人每投入1个金币,帝国就要花费10个金币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