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9章睁眼说话(2/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道:“紘儿,今日怎么如此高兴。”  

盛紘一脸笑容的坐在椅子上,微微躬身道:“母亲,儿子在衙中办事,不少同僚都有称赞,说儿子仁心,待人宽厚。”  

老夫人笑着点头:“唔!这也算有了一番美名官声。”  

盛紘甚是熨帖的点头:“说起来,还是明儿阿娘提了一句,儿子才有了这番决定。”  

“那看来大娘子和老婆子我没挑错人。”  

盛紘尴尬的笑了笑。  

开始,盛紘心中便是想要林噙霜管家,但架不住两位老太太都属意卫小娘。  

这时,房妈妈笑着在门口道:“老太太,主君,倪家第二遍催妆礼到了。”  

盛紘起身:“母亲,儿子也出去看看热闹。”  

老夫人笑着颔首:“去吧。”  

说完,老夫人侧头看着一旁桌上盛长槙临摹的字帖,很是赞许的点了下头:“写的比你姐姐强多了。”  

今安斋院内,  

喜庆的气氛要比院子里浓厚许多。  

女使秋江腰间系着红绸,一脸羡慕的看着穿着婚服的小蝶。  

卫恕意笑着站在一旁,将手中的梳子递给了青草,道:“青草姑娘当真是得了房妈妈的真传,发髻这样梳好,确实是比方才的好看。”  

房间内,几个年纪不大的女使皆是点头。  

青草笑着和小蝶对视了一眼,有些害羞的笑道:“小娘别夸我了,我绣技和您比起来差距才大呢!”  

刘妈妈的亲闺女九儿如今十三四岁,她端着一顶平常的头冠,侧身同小女使彩环道:“小蝶姐姐喜服上的绣画,当真是好看.”  

彩环看着站在她对面的姿容靓丽,衣着不凡的花想和云想,心不在焉的低声道:“许是卫小娘亲自动手绣的吧。”  

九儿继续道:“也不知道咱们成亲的时候能不能和小蝶姐姐比比。”  

一旁如兰的贴身女使喜鹊低声道:“那咱们得有一个为国捐躯的亲哥哥,亲哥哥的袍泽还得是个勋爵,还要救过侯府子弟的贴身女使才行。”  

“去去去,扫兴!”  

九儿嗔怪的说道。  

这时,  

小桃兴冲冲的跑了过来,看着屋子里的众人,笑道:“新郎官来了!”  

盛家大门口,  

中午下学的徐载靖和兄长站在了那里。  

本来小蝶姑娘成亲,徐载靖和兄长不需要站在此处的,  

但因为陪着倪腾岳前来迎亲的,乃是倪腾岳在李家学堂的同窗,都是官宦子弟。  

徐载靖架不住表哥祝庆虎的委托,  

只能来沾沾喜气挡挡门,  

结果,连带着喜欢凑热闹的顾廷烨和齐衡也跟了过来。  

加上本来就要在门口的长柏长枫,  

如此便是盛家学堂对李家学堂了。  

院子内,  

盛紘看着大门口的喧闹,同一旁的冬荣道:“李家能来这几个,看来都很看好这倪家哥儿啊!”  

“主君说的是!”  

想着家中的三个女儿,  

盛紘一背手道:“走,过去看看。”  

来到门口,  

却是看到倪腾岳身边的官宦子弟完全被徐载靖一行人压住了气势。  

徐载靖一行人都是过了院试的,而且六个人里有四个是公侯之家的嫡子,又师从庄学究这般的大儒。  

对面被压也是理所当然。  

好在徐载靖等人知道轻重,没有过多为难,这才让众人进了院子。  

随后,众人跟着新郎官一起进到了盛家前厅。  

盛家内院葳蕤轩正堂,  

王若弗面带笑容的坐在椅子上,  

卫恕意站在王若弗身边,  

卫姨妈一脸喜色的扶着一身喜服的小蝶站在堂中。  

“大娘子,新郎到前厅了。”彩环在门口通传道。  

王若弗点了点头:“去吧。”  

小蝶眼中含着泪水,看着一脸笑容的卫恕意,撩开了喜服下摆后便跪了下去,卫姨妈都来不及拉住。  

看着王若弗惊讶的表情,和卫恕意欲言又止的样子,小蝶笑中带泪的说道:“大娘子,小娘,我走了。”  

王若弗站起来,点头道:“去吧!真是好孩子!”  

看着小蝶出了厅堂,  

王若弗扶着刘妈妈的胳膊,有些后悔的说道:“唉,我该多给些东西的。”  

“大娘子心善。”  

刘妈妈附和道。  

随后,  

卫姨妈扶着举着团扇的小蝶去了前厅。  

在一片热闹中被倪腾岳背着出了盛家上了花轿。  

在大门口朝着看他的卫姨妈点头致意后,徐载靖看着远去的花轿侧头同青草道:“小蝶这是多少抬的嫁妆?”  

青草想了想后道:“回公子,说是三十六抬。”  

徐载靖点了点头转身进了盛家。  

新娘子到了小雅巷,自有一番热闹。  

因为倪祈秋姐弟父母双亡,  

所以第二日小蝶和倪腾岳敬茶的时候,是倪祈秋代父母坐在上首的座位上。  

倪祈秋旁边则站着倪家另外两小只。  

喝了敬茶后,  

倪祈秋看着站着的弟弟和弟媳妇,笑着道:“以后倪家就要靠你们两个了”  

一番嘱托后,  

倪祈秋便同祝庆虎起身准备离开倪家。  

祝庆虎和倪腾岳在前面走着说话,  

倪祈秋则在后面挽着小蝶的胳膊。  

小蝶看着倪祈秋的样子道:“姐姐,怎么了?”  

倪祈秋迟疑道:“小蝶,你这些嫁妆都是卫娘子给你置办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