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五章 案发第一现场(1/2)
掐头去尾,终于要进入核心阶段了…于大章挑挑眉毛,继续问道:
“和她父母了解过情况吗?”
“他们来派出所报案的时候我就详细问过了。”民警同志缓缓说道:
“那天张妍难得放学早,他们两人就决定给女儿做点好吃的。”
“下午两点他们去了菜市场,大概三点左右回到家。”
“做好饭后,一直没有等到女儿回家,打电话发现张妍手机关机。”
“一直到晚上九点,他们才最终确定女儿出事了,这才来派出所报警。”
于大章仔细品味着他的话,同时大脑快速运转。
难道张妍真是在家门口被人劫走的?
不然她父母怎么没见到她?
于大章一边思考着,一边回想起监控视频中的情景。
视频显示,张妍在拐角消失的时间是下午两点十二分。
接下来的路程她两分钟就能进家门。
如果她真的回到家,就算只待了不到一小时,当她再次出门时,肯定会给父母打个电话告知一声。
问题就出在下午两点十二分至三点之间。
于大章眉头越皱越紧,总感觉有什么东西在自己眼前若隐若现。
接近了…
就在眼前,就在眼前!
他强忍着内心的激动,看向身边的民警:
“就没说别的了?”
“当时他们就说了这些。”民警同志嘴上说着,脸上却露出了沉思的神色,看样子是在努力回忆。
片刻后…
“我想起来了,他们后来又来过一次!”
于大章怕打断他的思绪,没有出言询问,而是静静地看着他。
“那是在张妍失踪的三天后。”民警一边回忆一边说道:
“他们来的目的是要告诉我…张妍在那天下午回过家。”
见他停了下来,一旁的吕忠鑫忍不住问了一句:
“他们怎么能确定张妍回去过?”
于大章立刻伸手拍了一下师父,示意他别打断民警思路。
听人阐述事情经过,最好是听人把话说完之后再提问。
如果中途插嘴或者打断对方,很容易让对方忘了接下来要说的内容。
甚至干脆就忘记自己说了什么。
相信大家都听过一句话…哎,我刚才说到哪了?
熟悉吧~
那是因为这样的事经常发生。
好在民警才二十多岁,正处于办事认真、记忆力好的年龄段。
他只是停顿了一下,就快速说道:
“据张妍母亲说,张妍失踪当天上午,她去女儿屋里进行过打扫。”
“平时她也有给女儿打扫屋子的习惯,所以张妍屋里每样东西的摆放她都记得很清楚。”
“张妍失踪后,她因为担心害怕,连续几天也没打扫过屋子。”
“可就在第三天的时候,她因为太想女儿,所以进了张妍的屋子,想去看看女儿的照片。”
“结果发现张妍屋里的东西被移动过,床上叠好的被子也发现了压痕,就像是有人把头枕在上面休息过。”
“所以张妍母亲断定,女儿肯定回来过。”
这就对了…于大章听完后,马上有了新的判断。
正如民警描述的那样,张妍肯定回过家。
在家短暂停留后,她又离开家去了别处…
不对!
于大章突然想起了民警描述中的一句话。
叠好的被子上有压痕!
这说明张妍到家是想休息的,既然这样,她短时间内是不会主动出门的。
还有就是…
就算她出门了,她又是如何躲过所有监控离开小区的?
或者说…凶手是怎么将她转移的?
“我知道了!”于大章忽然站起身,双眼放光地看着吕忠鑫:
“师父,我知道案发第一现场在哪了!”
屋内的三人都被于大章突然的举动弄得一愣。
吕忠鑫一脸懵地看着徒弟:
“在,在哪啊?”
“快,快走,去张妍家。”于大章一边往外走一边催促道:
“路上我和你们细说。”
见民警同志没跟着,于大章又对他招了招手:
“地址你熟,麻烦你跟我们去一趟。”
路上。
吕忠鑫开着车,瞄了身旁的于大章一眼:
“现在能说了吧。”
没等来回答,再转头时,看到于大章正双眼发直的看着前方。
“我问你话呢!”吕忠鑫提高音量。
“哦,等下。”于大章回过神,侧过身看向后座的钱程:
“钱哥,现在联系技术科,带上勘查工具来张妍家。”
“好。”钱程答应了一声,随即感觉不对,皱眉问道:
“你是说,张妍家就是案发第一现场?”
这个想法未免过于大胆了吧…钱程忍不住在心里嘀咕。
她是在自己家被杀死,然后尸体被移走,这种可能性是人能想出来的吗?
大白天的,凶手怎么进的屋?
张妍为什么连一声求救都没有?
事后张妍父母为什么没发现异常?
说不通啊!
让车内三人没想到的是,于大章直接肯定地说道:
“你猜的没错。”
钱程吓了一跳,赶紧否认:
“我什么时候猜了,明明是你说的。”
这搞不好就是个坑,他可不敢认这个事。
“先联系吧。”于大章平静地说道。
听语气
“和她父母了解过情况吗?”
“他们来派出所报案的时候我就详细问过了。”民警同志缓缓说道:
“那天张妍难得放学早,他们两人就决定给女儿做点好吃的。”
“下午两点他们去了菜市场,大概三点左右回到家。”
“做好饭后,一直没有等到女儿回家,打电话发现张妍手机关机。”
“一直到晚上九点,他们才最终确定女儿出事了,这才来派出所报警。”
于大章仔细品味着他的话,同时大脑快速运转。
难道张妍真是在家门口被人劫走的?
不然她父母怎么没见到她?
于大章一边思考着,一边回想起监控视频中的情景。
视频显示,张妍在拐角消失的时间是下午两点十二分。
接下来的路程她两分钟就能进家门。
如果她真的回到家,就算只待了不到一小时,当她再次出门时,肯定会给父母打个电话告知一声。
问题就出在下午两点十二分至三点之间。
于大章眉头越皱越紧,总感觉有什么东西在自己眼前若隐若现。
接近了…
就在眼前,就在眼前!
他强忍着内心的激动,看向身边的民警:
“就没说别的了?”
“当时他们就说了这些。”民警同志嘴上说着,脸上却露出了沉思的神色,看样子是在努力回忆。
片刻后…
“我想起来了,他们后来又来过一次!”
于大章怕打断他的思绪,没有出言询问,而是静静地看着他。
“那是在张妍失踪的三天后。”民警一边回忆一边说道:
“他们来的目的是要告诉我…张妍在那天下午回过家。”
见他停了下来,一旁的吕忠鑫忍不住问了一句:
“他们怎么能确定张妍回去过?”
于大章立刻伸手拍了一下师父,示意他别打断民警思路。
听人阐述事情经过,最好是听人把话说完之后再提问。
如果中途插嘴或者打断对方,很容易让对方忘了接下来要说的内容。
甚至干脆就忘记自己说了什么。
相信大家都听过一句话…哎,我刚才说到哪了?
熟悉吧~
那是因为这样的事经常发生。
好在民警才二十多岁,正处于办事认真、记忆力好的年龄段。
他只是停顿了一下,就快速说道:
“据张妍母亲说,张妍失踪当天上午,她去女儿屋里进行过打扫。”
“平时她也有给女儿打扫屋子的习惯,所以张妍屋里每样东西的摆放她都记得很清楚。”
“张妍失踪后,她因为担心害怕,连续几天也没打扫过屋子。”
“可就在第三天的时候,她因为太想女儿,所以进了张妍的屋子,想去看看女儿的照片。”
“结果发现张妍屋里的东西被移动过,床上叠好的被子也发现了压痕,就像是有人把头枕在上面休息过。”
“所以张妍母亲断定,女儿肯定回来过。”
这就对了…于大章听完后,马上有了新的判断。
正如民警描述的那样,张妍肯定回过家。
在家短暂停留后,她又离开家去了别处…
不对!
于大章突然想起了民警描述中的一句话。
叠好的被子上有压痕!
这说明张妍到家是想休息的,既然这样,她短时间内是不会主动出门的。
还有就是…
就算她出门了,她又是如何躲过所有监控离开小区的?
或者说…凶手是怎么将她转移的?
“我知道了!”于大章忽然站起身,双眼放光地看着吕忠鑫:
“师父,我知道案发第一现场在哪了!”
屋内的三人都被于大章突然的举动弄得一愣。
吕忠鑫一脸懵地看着徒弟:
“在,在哪啊?”
“快,快走,去张妍家。”于大章一边往外走一边催促道:
“路上我和你们细说。”
见民警同志没跟着,于大章又对他招了招手:
“地址你熟,麻烦你跟我们去一趟。”
路上。
吕忠鑫开着车,瞄了身旁的于大章一眼:
“现在能说了吧。”
没等来回答,再转头时,看到于大章正双眼发直的看着前方。
“我问你话呢!”吕忠鑫提高音量。
“哦,等下。”于大章回过神,侧过身看向后座的钱程:
“钱哥,现在联系技术科,带上勘查工具来张妍家。”
“好。”钱程答应了一声,随即感觉不对,皱眉问道:
“你是说,张妍家就是案发第一现场?”
这个想法未免过于大胆了吧…钱程忍不住在心里嘀咕。
她是在自己家被杀死,然后尸体被移走,这种可能性是人能想出来的吗?
大白天的,凶手怎么进的屋?
张妍为什么连一声求救都没有?
事后张妍父母为什么没发现异常?
说不通啊!
让车内三人没想到的是,于大章直接肯定地说道:
“你猜的没错。”
钱程吓了一跳,赶紧否认:
“我什么时候猜了,明明是你说的。”
这搞不好就是个坑,他可不敢认这个事。
“先联系吧。”于大章平静地说道。
听语气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