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三章 君主离线的布置(2/2)
起初有过怀疑。
可经过这些年再看,满朝文武,确实找不出另一个了。
海玥默默接受夸奖。
瞧这意思,倒是要信佛似的…
但根本不重要。
怠政废事是起因,接下来崇道还是信佛,不过是延伸的兴趣爱好罢了。
并无区别。
事实上,由于未曾修道,此时此刻的朱厚熜,人生陷入迷茫,有点向心中恬淡度日,深具佛性的臣子取经的意思。
当然,嘉靖可以心血来潮,海玥如果真的不懂事地指出问题,那他自己就成问题了。
因此回答得很直接:“陛下,臣所描绘的西天取经,并非崇佛,而在修心。”
朱厚熜眉头微皱,喃喃低语:“儒释道,皆为修心…”
道理都懂,但这心当真难修啊,他又接着道:“可有良策?”
海玥缓缓答了八个字:“此心光明,亦复何言。”
这是王阳明的临终遗言,既包含对自我道德境界的总结,也暗含对人生际遇的感慨,令人回味无穷。
“呼…”
朱厚熜对于阳明心学是否被禁,早就不感兴趣了,听到这个答案后,倒是有些失望。
他希望得到一种能让自己摆脱心理枷锁的理论,而非儒家老生常谈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即便王阳明的心学有所突破,依旧不符合要求。
海玥却不会再说了。
朱厚熜的本质是想摆烂,再也不管国家和百姓的死活。
能够迎合这种想法的,只有彻头彻尾的奸臣与弄臣。
他于翰林养望八载,恰恰是为了在合适的时机道出“此心光明,亦复何言”之类的言语。
哪怕知道对方不听。
自己都要说。
朱厚熜没有得到想要的答案,但看着没有惯着自己的眼前人,终究还是与别的臣子不同,眼底闪过一丝玩味:“朕记得…爱卿的夫人,至今还未得诰命?”
海玥心头一动,表面露出怔然,喉结滚动间,吐出一个艰涩的字:“是…”
朱玉英如今是六品安人,属敕命,非诰命。
朱玉英进出皇宫,行走大内,早已寻常,外人恐怕都想不到,她给太后当了这么多年干女儿,连个诰命身份都没有。
蒋太后很清楚,却默契地没有提出任何封赏。
朱厚熜也很清楚,此时道出,却是恰到好处:“母亲在世时,最是怜爱她,每每提及总叹其命途多舛,未赐诰命,实是恐她年少德薄,反招物议…”
提到蒋太后,朱厚熜终于露出真情实意,缓缓地道:“今太后仙逝,朕当全她这片慈心——这凤冠霞帔,终究要补上才是!”
“臣…”
海玥脸色立变,刚刚开了个头,就被朱厚熜抬手阻止:“翰林侍讲学士之妻,早该是宜人,今皇家特恩,许你妻子封二品夫人,是朕思念太后,不得推拒!”
事关孝道,确是最好的借口。
可二品夫人,这个暗示性实在太过强烈。
夫人是二品诰命,那她的夫君又该是几品?
二品官职,又对应着哪个级别的朝臣?
海玥脸上露出震惊与惶恐。
心中一片出奇的安宁。
这是在进行君主离线后的布置了。
且把自己抬到举足轻重的位置!
“就这般定了!”
朱厚熜却以为他惊呆了,嘴角微扬,又接着道:“严阁老让你来向朕请明旨,是么?”
海玥默然片刻,再度应道:“是。”
金水桥前严嵩说的话语,竟先一步落入耳中,可见这位虽然居于深宫,不见外臣,对于外朝依旧有着极强的掌控力。
所以此时此刻的朱厚熜,显得信心十足,一切尽在掌握:“拟旨!”
“太后崩逝,朕心摧折,五内如焚,神思俱乱。”
“今哀恸难抑,暂无力躬亲朝政,凡军国重务,着内阁与诸臣工共议裁处。”
“务以社稷为重,毋负朕托。”
可经过这些年再看,满朝文武,确实找不出另一个了。
海玥默默接受夸奖。
瞧这意思,倒是要信佛似的…
但根本不重要。
怠政废事是起因,接下来崇道还是信佛,不过是延伸的兴趣爱好罢了。
并无区别。
事实上,由于未曾修道,此时此刻的朱厚熜,人生陷入迷茫,有点向心中恬淡度日,深具佛性的臣子取经的意思。
当然,嘉靖可以心血来潮,海玥如果真的不懂事地指出问题,那他自己就成问题了。
因此回答得很直接:“陛下,臣所描绘的西天取经,并非崇佛,而在修心。”
朱厚熜眉头微皱,喃喃低语:“儒释道,皆为修心…”
道理都懂,但这心当真难修啊,他又接着道:“可有良策?”
海玥缓缓答了八个字:“此心光明,亦复何言。”
这是王阳明的临终遗言,既包含对自我道德境界的总结,也暗含对人生际遇的感慨,令人回味无穷。
“呼…”
朱厚熜对于阳明心学是否被禁,早就不感兴趣了,听到这个答案后,倒是有些失望。
他希望得到一种能让自己摆脱心理枷锁的理论,而非儒家老生常谈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即便王阳明的心学有所突破,依旧不符合要求。
海玥却不会再说了。
朱厚熜的本质是想摆烂,再也不管国家和百姓的死活。
能够迎合这种想法的,只有彻头彻尾的奸臣与弄臣。
他于翰林养望八载,恰恰是为了在合适的时机道出“此心光明,亦复何言”之类的言语。
哪怕知道对方不听。
自己都要说。
朱厚熜没有得到想要的答案,但看着没有惯着自己的眼前人,终究还是与别的臣子不同,眼底闪过一丝玩味:“朕记得…爱卿的夫人,至今还未得诰命?”
海玥心头一动,表面露出怔然,喉结滚动间,吐出一个艰涩的字:“是…”
朱玉英如今是六品安人,属敕命,非诰命。
朱玉英进出皇宫,行走大内,早已寻常,外人恐怕都想不到,她给太后当了这么多年干女儿,连个诰命身份都没有。
蒋太后很清楚,却默契地没有提出任何封赏。
朱厚熜也很清楚,此时道出,却是恰到好处:“母亲在世时,最是怜爱她,每每提及总叹其命途多舛,未赐诰命,实是恐她年少德薄,反招物议…”
提到蒋太后,朱厚熜终于露出真情实意,缓缓地道:“今太后仙逝,朕当全她这片慈心——这凤冠霞帔,终究要补上才是!”
“臣…”
海玥脸色立变,刚刚开了个头,就被朱厚熜抬手阻止:“翰林侍讲学士之妻,早该是宜人,今皇家特恩,许你妻子封二品夫人,是朕思念太后,不得推拒!”
事关孝道,确是最好的借口。
可二品夫人,这个暗示性实在太过强烈。
夫人是二品诰命,那她的夫君又该是几品?
二品官职,又对应着哪个级别的朝臣?
海玥脸上露出震惊与惶恐。
心中一片出奇的安宁。
这是在进行君主离线后的布置了。
且把自己抬到举足轻重的位置!
“就这般定了!”
朱厚熜却以为他惊呆了,嘴角微扬,又接着道:“严阁老让你来向朕请明旨,是么?”
海玥默然片刻,再度应道:“是。”
金水桥前严嵩说的话语,竟先一步落入耳中,可见这位虽然居于深宫,不见外臣,对于外朝依旧有着极强的掌控力。
所以此时此刻的朱厚熜,显得信心十足,一切尽在掌握:“拟旨!”
“太后崩逝,朕心摧折,五内如焚,神思俱乱。”
“今哀恸难抑,暂无力躬亲朝政,凡军国重务,着内阁与诸臣工共议裁处。”
“务以社稷为重,毋负朕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