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二章 倒反天罡的选妻子(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京师英略社。  

海浩、朱琳、海玥坐在一桌,范老忙前忙后端菜,看着一家人一起吃饭,脸上的皱纹都笑得展开了。  

海瑞拜见二伯父二伯母后,自个儿回了国子监,此时只有最亲的一家人。  

一路上,海玥将从琼山到广州府再到京师的事情,原原本本地告诉了爹娘,包括自己在国子监内创建了学社“一心会”,得到了陛下的青睐等等,就连黎渊社的存在也没有隐瞒。  

有些信件上面不好言说的,此时当面也好讲述了。  

海浩和朱琳仔细听着,神情里有些惊喜与骄傲,却没有太多的与有荣焉。  

尤其是听到得天子信重的时候,也没有如寻常父母那般或狂喜或惶恐,而是对视一眼,欲言又止。  

末了还是海浩率先开口:“十三郎啊,你爹我是个粗人,不比你会读书,懂得那些儒圣人的道理,但有一点我是清楚的,皇帝的恩宠,绝不是那么好受的,你切不可得意…”  

“我知道!”  

海玥不比其他年轻人,真心实意地回道:“登高必跌重,爬得越高时,掉下来往往摔得越狠,孩儿心里有数的。”  

“哈哈!好啊!”  

海浩大笑,拍了拍他的肩膀:“你当真是长大了,比你老子我都厉害,以后这些事我都不过问了,但万一真到了待不下去的时候,千万要通知家里,咱们英略社养的这些人也不是干看的,朝廷现在日渐衰弱,护着你杀出城去不成问题,等回了海南,朝廷也奈何我们不得…”  

海玥默默抹了把冷汗,虽然没有外人,但这话也太反贼风格了些。  

不过他知道,海浩说出这番话,还真不是狂妄自大,甚至并不奇怪。  

因为这就是一个江湖人士的观念和立场。  

真实的历史中也有江湖,庙堂与江湖存在着对立,后者的诞生,本就是民间精英人士抱团,对抗官府欺压的产物。  

海浩能被称为琼海第一勇士,可不仅仅是他能打,还代表他在民间有着相当高的威望,能够振臂一呼。  

不见得就是直接造反,关键是对地方衙门产生相当程度的威慑,让对方无法肆无忌惮,行事得掂量掂量后果。  

这种人物,在越是偏远的地区,越是普遍存在。  

相当于老百姓自发推举出来的民间领袖。  

这也是海玥在有了杀害外藩使臣的嫌疑时,身为推官的邵靖可以倒逼知府,地方衙门的吏胥敢通风报信,传递消息的缘由,不单单是八哥够贤,还有这股影响在,如果海浩当时就在琼山,海玥都根本不需要去府衙走一遭。  

久而久之,海浩当然不会将朝廷的规矩当作什么金科玉律,不过儿子要走科举之路入仕,也不会排斥,毕竟他并未否认自己大明子民的身份,只是不会惯着一味欺压百姓的贪官污吏而已。  

父子俩三言两语之间,就交流完了事业上的问题。  

一句话概括,若是仕途上败了,江湖也有退路。  

朱琳在边上含笑听着,温柔的眼眸落在儿子身上,待得这边说完,笑吟吟地道:“我儿想娶媳妇了?”  

海玥十分坦然:“是啊,我年龄到了,接下来得了功名,迈入仕途,也得娶妻生子,成家立业。”  

朱琳轻叹:“是娘不好,寻常人家儿郎十五六岁,就该相看娘子了,娘却不在你身边…”  

海浩插嘴:“我们其实写过信,让你二嫂和四嫂为你在当地张罗婚事,倒是没想到你小子这么出息,直接来京师准备当大官了,琼山的女子自是瞧不上了!”  

朱琳蹙眉:“老爷这是什么话?来京师为官就一定要娶京师女么?琼山女子只要贤惠淑良,又哪里差了?”  

海浩陪笑道:“夫人,我不是这个意思…”  

海玥觉得挺有趣。  

父亲海浩自然是琼山人,母亲朱琳却不是琼山本地的,怎么两人这态度反着来?  

朱琳白了丈夫一眼,转向儿子的态度又变了:“你要谨记娶妻娶贤,贤妻福三代,至于家世背景,咱们也不必高攀,那等高门大族内部纷乱,成了你的妻族,来日不见得对仕途是帮助,反倒成了拖累都说不准…”  

“娘亲此言是真知灼见!”  

海玥笑着连连点头:“我倒是有了一个喜欢之人,给爹娘参考参考?”  

海浩咧嘴一笑:“看你小子信里那般热切,就知道有事,只要是正经人家的好女儿,又如你娘所说的贤惠,我们马上请媒婆去提亲,把事办了!”  

“你急什么,人生大事能这般匆忙么?”  

朱琳有些无奈,温和地道:“你说出来,若是与清白人家的女儿两情相悦,自然皆大欢喜,爹娘岂会阻挠?”  

这话是有潜台词的。  

事实上以现在的社会风气,清白人家的好女儿,在婚前确实很难与男子两情相悦,能私定终身的,往往就不是那么正经。  

海玥自然清楚这点。  

但他骨子里终究是后世人,哪怕现在融入这个时代融入得不错,但还是接受不了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式的开盲盒。  

如严世蕃那种险些入套的就不说了,例子极端了些,但大多数也多有不顺,正妻凑合着过,然后从妾室身上寻找爱情与追求的。  

海玥如果遇不到合心意的,那肯定也会如此,他又不是道德圣人,凭什么与不喜欢的人厮守一生?  

所幸黎玉英就不错,容貌、性情和才华都符合,彼此又合眼缘,这就很不容易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