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刹不住车(1/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随机推荐:  

中场休息,在更衣室里,贝尔曼忍不住问:“桑尼,你这是不是太狠了点?”  

贝尔曼都觉得甘国阳有点太狠了。  

第二节连着单打,而且全是冲篮下。  

摆明了针对奥尼尔,告诉你老子不需要用中投惩罚你。  

我就打你的强点,打你引以为傲的身体力量。  

告诉你谁才是联盟第一力王。  

当然,每一次看似野蛮的冲击,实际都充满了细节。  

面筐的脚步选择,背筐时攻击方向,都是认真规划过的。  

奥尼尔从来没有在中锋位置遇到过这么快,这么精细的脚步。  

同时还有不输于他的冲击力,年轻人后来明显被打懵逼了。  

开拓者的队友们也在开玩笑,说:“桑尼小心眼,看沙克人气高,就往死里打。”  

“桑尼,你欺负新人!就是为了全明星票王。”  

“为了维护自己的第一中锋的位置,老大痛下杀手!”  

更衣室内外充满了快活的空气。  

在NBA,老将暴打新秀,教训新人的戏码大家都喜欢看。  

就像部队老兵训新兵,新兵变老兵,再训下一批新兵。  

甘国阳笑着说你们这都是污蔑。  

“我很欣赏沙克,他很有天赋。”  

“上半场打成这样,不是沙克的问题,是魔术队的问题。”  

“他们的配置和战术素养有待提高,不应该让沙克如此暴露的,应该好好保护他。”  

甘国阳这说的是实话。  

第二节在奥尼尔被连续攻进的时候,魔术就应该进行调整了。  

哪怕依旧防不住,也应该让奥尼尔撤离对抗阿甘的第一线。  

让其他内线去顶,外线积极的包夹,利用好团队防守。  

对于球队承担攻防重任的核心中锋,是一定要好好保护的。  

就像威力巨大攻防一体的航空母舰,一定要有护卫舰队护航才行。  

曾经的拉塞尔、张伯伦、贾巴尔,现在的尤因、奥拉朱旺等人,身边都有带刀侍卫。  

一个能抗能顶能打的四号位,一个能替补十五到二十分钟的大个子替补,这是标配。  

甘国阳这样的联盟第一,体能怪物,开拓者都一直孜孜不倦给他找四号位和替补中锋。  

相较而言,现在奥尼尔身边的防卫力量太薄弱了。  

四号位大前锋汤姆特尔伯特身高只有6尺7,让他去对位萨博尼斯已经够为难的了。  

再让他去防守阿甘,简直是要了他的命。  

奥尼尔的替补中锋是曾经的凯尔特人吉祥物,格雷格凯特。  

80年代他在凯尔特人的主要作用是攻击和消耗贾巴尔。  

86年总决赛和甘国阳在场上对位过。  

甘国阳都忘了这号人了,毫无威胁。  

除此之外,魔术板凳席上唯一还能用一下的内线是杰夫特纳。  

也是一个白人前锋,1984年美国奥运男篮代表团的一员。  

和甘国阳一起参加训练营并留到了最后。  

不过在NBA赛场,他只是中规中矩,普普通通。  

在对抗越发激烈的90年代,魔术三个轮换内线竟然都是白人。  

在80年代中后期,大白内线已经开始跟不上联盟节奏了。  

曾经7尺左右的大白中锋仅靠身高和一些投篮、防守,就能挤进选秀前十的日子一去不复返。  

更何况魔术这三个白人内线连身高这个优势都没有。  

在奥尼尔被反复攻击的情况相下,魔术没有人站出来给奥尼尔挡刀。  

如果换成尼克斯,尤因要是这么被甘国阳打,奥克利是肯定会站出来顶枪的。  

况且尼克斯的防守,不会让甘国阳反复盯着低位打。  

这方面魔术显得太过于年轻,缺乏应对的心气和经验。  

在魔术队的更衣室里,奥尼尔显得非常沮丧。  

他坐在更衣柜前,任凭汗珠不停往下落。  

古卡斯教练安慰奥尼尔,奥尼尔却一言不发。  

他的大脑一片空白,他第一次被打得如此狼狈。  

上半场,只得到6分,对位的阿甘拿下27分。  

这27分几乎都是在奥尼尔头上拿下。  

每一分都是奥尼尔防守上的失败导致。  

奥尼尔没有意识到,这不是他的错。  

更多是球队没有做好充分准备。  

古卡斯手里实在没有牌可用。  

他也意识到,上半场让奥尼尔这样硬刚阿甘是错误的。  

布置下半场的战术时,古卡斯要求其他球员积极包夹阿甘。  

“包夹,每一球都要包夹,三个人,甚至四个人都可以。”  

“你们都要去帮助沙克,给沙克足够的支持!”  

“进攻要更加的灵活,利用空间的优势,三分出手果断一些。”  

古卡斯终于反应过来,要球员们给奥尼尔足够多支持。  

奥尼尔是魔术的头牌,但他还不能算真正的老大。  

队友们没有维护他的自觉,这需要培养。  

奥尼尔慢慢从上半场的沮丧中缓过来。  

古卡斯提醒了他防守上的要点。  

“不要再被阿甘轻易调动去外线,让他投篮。”  

“守住底线,一个跨步就足够了,你能做到。”  

奥尼尔点点头,他脑海中回忆着上半场的每一次进攻、防守。  

理智告诉他,这样的对抗真的很涨球。  

每一球,每一个细节都值得琢磨。  

每一个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