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新老力王(3/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在身边,打球还真是无趣呢,没有动力呀。”  

在纽约的几个赛季里,范德维奇可以说没有太多亮点。  

跟在尤因身边,奇奇越发感受到他和阿甘察差距有多大。  

不仅仅在球技上,更多在精神意志上和领袖品格上。  

尤因很硬,但他的硬更像意气用事,而不是真正的勇气。  

而且尤因经常犯傻,不管是对队友还是对媒体,总是说一些莫名其妙的伤士气的话。  

好像他总是不过大脑一样,这样很伤害队友和球迷的感情。  

作为对比,范德维奇回顾自己的开拓者生涯,不得不感叹,全队都被阿甘拿捏的死死的。  

双方晚上的比赛打得倒是相当激烈。  

布朗虽然不受球员喜欢,但他执教水平是在线的。  

今年的快船经过他完整的调教,的确有了几分强队气质。  

防守出众,细节到位,球队以曼宁、杰克逊、哈珀为核心。  

和开拓者打得有来有回,起码不是一边倒的态势。  

开拓者这边阵容虽然齐整,但主力小半个赛季打打停停,磨合明显不够。  

加上柯西还在取保候审,处在无限期禁赛阶段,导致开拓者战力下滑。  

不过贝尔曼做出了合适的调整,帮助开拓者维持战绩。  

12月,开拓者战打得不错,他们防守效率显著降低,不过进攻保持的很好。  

球队的攻防重心全面外移,波特、刘易斯、彼得洛维奇组成了后场铁三角。  

甘国阳在内线一枝独秀,萨博尼斯受伤病影响,上场时间一直受到控制。  

本场对阵快船,贝尔曼就使用了一套萨博尼斯、甘国阳、刘易斯、彼得洛维奇、波特的阵容。  

这套放弃了外线的压迫性防守,防线收缩,靠护筐和外线进攻这种简单的逻辑和对手消耗。  

贝尔曼不想再消耗萨博尼斯宝贵的膝盖,以及不想让甘国阳在常规赛海量的去协防、补防、拉出来大防小。  

刘易斯从之前的防守尖兵、进攻角色球员,朝着外线持球主力进攻手转型。  

彼得洛维奇和波特组成后场双枪,提供极为旺盛的外线火力。  

甘国阳在进攻中充当起自由人角色。  

球队的普林斯顿体系已经完全纯熟。  

在大部分常规时间,甘国阳都成为了团队进攻的一份子。  

最近十几场比赛,他的助攻屡屡上双,已经成为一个组织高手。  

再加上萨博尼斯的策应、掩护,开拓者的进攻可谓灵活之极。  

这弥补了球队替补席变短,战力不足,细节变差的问题。  

他们靠更多的得分和对手对轰,靠进攻效率压过对手,也靠得分掩盖问题。  

简单来说,就是:当开拓者得分比对手得分多时,开拓者取得胜利。  

其中涉及到进攻效率的计算,贝尔曼经过反复演算得出了这一策略。  

总之,这是数学的胜利。  

今晚,在开拓者和快船矛与盾的较量中,开拓者还是笑到了最后。  

第三节,甘国阳、波特、彼得洛维奇联出了一波15:4的进攻冲击波。  

他们在反击中连续命中三分球,拉里布朗引以为傲的阵地防线根本没用。  

更何况布朗知道,阿甘这把大锤根本没有开启阵地硬凿模式。  

他就是在外线和队友配合,打得像个小前锋。  

今晚他的三分手感很好,快船必须派个高个出来盯防。  

在防守中阿甘死守篮下不出门,控住所有后场篮板。  

快船稍微命中率下滑,就会被波特、彼得洛维奇和刘易斯打反击。  

可以说,开拓者这套阵容和打法,在逻辑上相当赖皮。  

他们会输球,会状态不好,会在某些比赛中折戟。  

问题是他们打得很省力,并在战术逻辑上无懈可击。  

你战胜他们的办法只有一条:正面硬拼。  

投篮比开拓者更准,对位防守更凶悍,一对一压制命中率。  

想在排兵布阵上讨到便宜,没有可能。  

这也是开拓者的可怕之处:  

多个赛季以来,因为阿甘的存在,他们的容错率高的可怕。  

不论阵容结构上,球员年龄、伤病健康上出现什么问题。  

只要围绕阿甘重新进行调整,很快能拼凑出一套高效、好用的遭遇战阵容和体系来。  

没有进攻资源,就收缩死拼防守,突出阿甘的单打作用。  

防守资源不够,就摊开放开了攻,突出阿甘的全能作用。  

锋线多,就前锋建队,三高,高举高打,波浪式防守,前场篮板强冲。  

后卫为主了,就中锋后卫建队,insideout,普林斯顿,快速反击,三分围射。  

进入1993年,开拓者的这个特点没有任何变化。  

并且因为阿甘变得更加全能,他们的变化更多了。  

布朗试图通过阵容调整,跟上开拓者的脚步。  

但取得领先优势后,开拓者的进攻越发放松。  

甘国阳在第四节开始发力,连续中距离出手命中。  

这家伙开始收走比赛胜利。  

布朗还想挣扎,暂停中要求队员凶狠的犯规。  

结果快船球员根本不听布朗的。  

凶狠犯规?神经病吧拉里。  

如果说在洛杉矶还可以考虑一下。  

这里是波特兰,你让我们对阿甘凶狠犯规?  

你怎么不去对着阿甘凶狠的吼两声呢。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