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88 我又行了?(3/3)
举这里了。
按照原本的历史,这一科停办的武会试会在正德七年补办。
但是因为裴元要介入朝堂,优先选择要搞恩科,这才让这一年的焦点转移到了文人的科举上。
而且兵部遭逢大变,这会儿也没人有精力折腾这些。
至于为什么之后,就没有武会试了呢?
那是因为朱厚照对武会试十分看重,他认为只靠马射、步射和策论选不出真正的将才。
而且早期的武科举,也更注重个人的实战能力,策论水平大多只能称得上凑合。
于是朱厚照和兵部商量,要求改进武举规则,要求考生需通晓《武经七书》和时务策,加重韬略谋划的得分比例。
兵部虽说掌管军机,但兵部的官员可都是文试科举出身的。
什么叫武“进士”?
恶心,啐!
他们也配叫进士?
东华门外唱名的才是好男儿。
所以朱厚照一说改革,兵部立刻就高高兴兴的应了下来。
兵部官员们纷纷表示,一定要好好领悟天子的精神,把改革做实做细,做成后世的标杆。
朱厚照也觉得做了一件利国利民的大事。
然后…
一直到他死,改革方案都没拿出来。
正德一朝的武会试,就这么停了。
所以裴元就卡了这么一个不上不下的武举头名。
现在裴元刚刚把江彬打败,边镇上的人,就把这么一个头衔稳压他的家伙派来,简直就是在明晃晃的搞针对。
而且许泰出言狂妄,如此无礼,难道你忘了当初在湖广前线的时候,大家还一起吃过饭?
按照原本的历史,这一科停办的武会试会在正德七年补办。
但是因为裴元要介入朝堂,优先选择要搞恩科,这才让这一年的焦点转移到了文人的科举上。
而且兵部遭逢大变,这会儿也没人有精力折腾这些。
至于为什么之后,就没有武会试了呢?
那是因为朱厚照对武会试十分看重,他认为只靠马射、步射和策论选不出真正的将才。
而且早期的武科举,也更注重个人的实战能力,策论水平大多只能称得上凑合。
于是朱厚照和兵部商量,要求改进武举规则,要求考生需通晓《武经七书》和时务策,加重韬略谋划的得分比例。
兵部虽说掌管军机,但兵部的官员可都是文试科举出身的。
什么叫武“进士”?
恶心,啐!
他们也配叫进士?
东华门外唱名的才是好男儿。
所以朱厚照一说改革,兵部立刻就高高兴兴的应了下来。
兵部官员们纷纷表示,一定要好好领悟天子的精神,把改革做实做细,做成后世的标杆。
朱厚照也觉得做了一件利国利民的大事。
然后…
一直到他死,改革方案都没拿出来。
正德一朝的武会试,就这么停了。
所以裴元就卡了这么一个不上不下的武举头名。
现在裴元刚刚把江彬打败,边镇上的人,就把这么一个头衔稳压他的家伙派来,简直就是在明晃晃的搞针对。
而且许泰出言狂妄,如此无礼,难道你忘了当初在湖广前线的时候,大家还一起吃过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