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1章 宗门峰主(1/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随机推荐:  

哀乐响,真人陨。  

碧云宗这些年响过四次哀乐,对应了四位假丹真人陨落。  

这一次,是第五次!  

“又一位长老陨落,大决战开始了吗?”宗内魂牌破碎是及时性的,往往比前线情报快了不少。  

刚刚来到宗门内,李季安眉头一紧,明显感到一股不同于前四次的愁云笼罩。  

“莫非真丹长老陨落了?”他的心顿时一紧。  

下意识有些担心萧长风。  

快速进入宗门大堂,面见了玉丹真人。  

“方长老陨落了!”玉丹真人一脸悲悯摇头说道。  

李季安神色凝重,方长老是这场持续十几年正魔大战中陨落的第四位真丹修士,与此前烈阳宗等其他几宗陨落的三位真丹真人不同,方长老结丹中期,且结丹数百年,法术神通法宝皆很强。  

能够灭杀方长老的,至少得是结丹后期大能。  

具体情况只能等后续传回来的消息了。  

直到两个月后,前线消息经过天源州中转,终于传回宗门。  

两月前两域大决战,金傀圣君率先对万法真君出手。  

继而无涯域魔修大军强势杀入天苍域,战况空前。  

天苍域前线所有修士被动应战,死伤无数。  

其中方长老之死也很明确。  

乃是尸傀宗圣子林修竹目标明确的追杀萧长风,千钧一发之际,方长老将萧长风救下,结果在与林修竹大战之际,被血灵门掌教偷袭灭杀。  

血灵门掌教结丹后期巅峰,准真君级高人,还是暗中偷袭,结丹中期的方长老哪还有生还可能。  

碧云宗太上长老云清真人第一时间赶至,却是已然来不及,最终只是将萧长风救下。  

情报中还提到此番魔修进攻完全是一副不畏生死的模样,且仗着尸傀、阴鬼、血煞等等魔功秘术,在修士数量上不及天苍域大军的情况下,竟然将天苍域边境法阵撕开一道口子,逼进百里之地。  

不过最终还是后劲不足,被杀退。  

整场决战只持续了七日,但是死伤人数是此前十年的数倍。  

最终,两败俱伤,无涯域魔修败退。  

唯一让天苍域修士庆幸的是,万法真君与金傀圣君的对决中,前者技高一筹,以自爆一件三品法宝为代价,伤了金傀圣君,后者恢复伤势都得数十年。  

“自爆法器?”李季安收到此情报时,稍感压力。  

虽然情报中以各种修饰词称赞天苍域领袖万法真君,但透过现象看本质,自爆法器才将对方击伤,足可见万法真君在斗法中落了下乘,且感觉到了危机,否则三品法宝又如何舍得说爆就爆?  

“若其伤好后再入天苍域,万法真君还愿意硬拼吗?”此番金傀圣君率领无涯域修士,抱着侵略的目的,所以万法真君可以竭力阻拦,但若下次金傀圣君只是为了吞噬他而来,万法真君未必不会睁只眼闭只眼。  

一年后,两域大战结局传遍域内。  

天苍域内活着的修士长出一口气的同时,无数家族、势力、家庭悲鸣。  

荒原四大家,死伤过半,更是陨落两位筑基老祖,郑家唯一筑基老祖陨落,颜家老一辈老祖陨落。  

秦家损失更大,一共九个筑基长老,死了六个,就连秦贺年都身受重伤。  

无名散修死伤更甚。  

前线归来,没有庆功,只有万家悲鸣,天下素缟。  

碧云宗这日全宗挂白幡,哀乐贯云霄。  

李季安虽为客卿,还是被要求来到宗门后山参加了祭拜仪式。  

本来在大泽山遗迹获益良多,闭关数十年壮大的一干筑基中坚力量此时仅余四成。  

假丹长老陨落四人,就连三大真丹长老都陨落了一个。  

这让碧云宗的整体实力大降。  

在祭拜过战死的宗门英灵后,太上长老云清真人当众宣布,萧长风以中游真丹位列三大真丹长老,代替方长老权职护佑宗门。  

并且从即日起,碧云宗要大开宗门,广纳英才,加大培养新入门弟子的力度,定下了百年大计。  

而且鉴于碧云宗此番在前线表现,万法宫收回了苍云州内的执法修士,再度将州内事务全权交由碧云宗,告诫时刻保持杜绝魔修的原则性规矩。  

随后宗主再度宣布了未来执法守则,并且将执法堂交给一位假丹真人负责。  

令李季安意外的是,在祭奠仪式后,宗主将李季安单独叫进了宗门大殿。  

“客卿李凡,见过宗主。”李季安郑重拱手执礼。  

宗主微笑颔首:“李丹师,不必客气,请坐。”  

“谢宗主。”李季安谢过后,坐于下手。  

这才有机会如此近距离直视整个苍云州无数修士眼中至高无上的碧云宗宗主。  

此界不论是家族还是势力,几乎所有处理势力内外部关系,甚至是全权掌控势力规矩的人,往往都不是其内修为实力最高者。  

除了这些庶务耗费心力,影响修行外,也在于全权管理势力也是一种能力,这种能力有时候甚至比修炼天赋还难得。  

碧云宗宗主据说修行天赋当年只是勉强入内门,五十岁还未筑基,最终还是因为领导能力突出,被上一任宗主看重,悉心培养。  

其如今的假丹修为,都是靠着宗门底蕴硬推上去的。  

这种人的心智往往都不简单,李季安也得谨慎对待。  

“李丹师入宗一甲子,为宗门贡献有目共睹,张某代宗门谢过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