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章 结丹灵药(1/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连续数日,李季安和颜清婉将天河仙城几乎逛遍,对于天源州的市场彻底明晰。  

很多在苍云州被碧云宗严苛把控的资源,此地可自由交易。  

而且价格相对低廉。  

就连在苍云州被碧云宗几乎独占的三阶灵药也时有踪迹。  

“姑姑,这火晶珠串对你应该有不少裨益。”夜幕降临,二人再次回返客栈后,李季安从储物袋中掏出一串温养类法器。  

“凡儿!”颜清婉接过珠串,眸中闪过一丝惊喜。  

这几日逛仙城,颜清婉感觉自己仿佛是凡俗聚集区的孩子第一次到访仙城一般,琳琅满目的二阶以上修行物资让她眼花缭乱。  

只不过,此地物资再便宜,二阶的也不是寻常修士消费得起的。  

她身为颜家筑基老祖,此番又并非事先准备要来,身上也仅不到三千枚灵石,只能暂时抑制住内心的购买欲,等待盛会开启时能否遇到对家族有大用的灵资。  

这串火晶珠串她前日把玩了很久,确实心动,只是一千灵石的价格,让她最终忍痛放下。  

不曾想,李季安居然如此贴心的洞悉了她的心意,并给了自己一个惊喜。  

“凡儿,你这叫我如何接受?”颜清婉看着珠串,脸上泛起一丝惭愧。  

从六十年前第一次见到李凡,转瞬一甲子过去,当初八岁的孩童如今也已经成了筑基中期修士,且不论身份地位还是财力都已经远远超出她这个长辈。  

因为李大哥的关系,又因自己此生注定难有子嗣,所以对于李凡她最初便视如己出,只想着在自己力所能及的情况下尽力帮扶,也算是报答李大哥的恩情。  

然而,自从李凡筑基成功,不远万里送去筑基丹,帮助颜家诞生第三个筑基修士,奠定了荒原颜家的地位。  

其后又以金煌仙城第一丹师的身份帮颜家在荒原其他三家老祖面前彻底长脸。  

此番更是帮她和秦真人以及奇石林道场建立了交情。  

此前还送过她精品驻颜丹…  

“姑姑,我在这世上的亲人不多,我们之间没必要说这些,就当我孝敬你的一点心意吧。”李季安微微一笑,这些年他通过薅碧云宗羊毛,积攒的身价不菲,加上此前在金煌仙城接受了那个劫修的馈赠,总资产轻松上十万灵石,区区千把灵石毫不在意。  

最终颜清婉收下串珠,同时心中打定主意,后面几日不再跟李季安一起出去逛了。  

又是到凌晨时分,秦贺年祖孙二人才一脸风尘的回返。  

这几日两人几乎使尽浑身解数,却是依旧无法见到泗水商会的会长。  

眼看天河盛会即将开启,他们愈加焦灼。  

“前辈,这是我今日购买的大泽修行界地图烙印玉符,你给掌掌眼。”李季安先为秦贺年斟了茶,随后将手中一枚玉符激活。  

厢房内立马出现一道水幕地图。  

这是李季安这几日在仙城内挑选的唯一一个相对看着可信度高点的全境地图。  

水幕地图上,天苍域赫然在整个地图的东部偏中区域,其下乃是玄霄修行域,亦是有元婴级势力的修行域。  

西边是万商域,标识只是中型修行域,域内无四阶灵脉,没有可供元婴真君修行的道场。  

北边有两域,西北方向是黄天域,东北方向是无涯域,皆被万法宫定义为魔域。  

而此次据说发生修行界战争的区域还在谣言的西方,属于地图的中心地带。  

根据地图标识,那里有四个大型修行域,所谓大型修行域都是区域内超过两座四阶灵脉的修行域,更是有四阶上品,能够诞生元婴后期准天君的圣地。  

秦贺年这些时日也格外关心中部局势,更是拜访了不少真人级道友,对此了解更多一些。  

不过,他一个苍云州的假丹家族,又向来受到碧云宗的信息封锁,别说远在中部的局势,就是天苍域周围修行域的局势都并不太清楚。  

对于李季安向他请教的地图,他只能判断周围几个修行域的情况,太远的就无能为力了。  

得到秦贺年的指点,李季安满意点头,如今他倒也没有奢望能够将此方世界全部搞清楚,只要搞清楚自己的位置以及周边的情况就足够了。  

有朝一日,他必定能够亲自将此方世界丈量一番。  

“飞鹤怜悯井底之蛙,却不知,它也不过笼中雀而已,不成真丹,终究只能困于一隅。”李季安收起地图玉符后,秦贺年情不自禁感叹一番。  

修士一生,却连整个修行界都未看遍,终究有些遗憾。  

可惜,非真丹真人,难以逍遥渡过灵瘠之地,跨域都只能依靠大型灵舰,九成九的修士都不过是井中蛙。  

翌日一早,秦贺年族孙再次去为了见泗水商会会长而努力。  

颜清婉则表示需要打坐静修几日,不能陪李季安出去逛了。  

李季安出了客栈后,便彻底放飞自我。  

拥有假丹神识,再有精妙气血调配,易容乔装后,非真丹中期真人难以勘破其真容,就算秦贺年当面,也仅能感应出其易容,至于假丹以下的修士,都感应不出其易容。  

“掌柜的,这株青玉莲蓬一千灵石可否?”其首先来到昨日看好的一间灵草铺,直接对着货架顶端的一玉缸栽种的青莲道。  

青玉莲蓬乃二阶灵药,是炼制筑基后期修行主丹的一味主药,在苍云州内不得交易,基本只有碧云宗和昔日的五大家族可能有。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