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六章 斗法(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这一棒砸下,有为法界瞬间发生了巨大的震撼。  

只见,那法界之中,无限群山破碎,天地发出轰鸣。  

这一棒之威力,骇人怂闻,群魔皆惊!  

在玄奘来到有为法界,并且称呼六耳猕猴时,群魔就都已知道,今日恐怕不能善了。  

但是,他们没想到的是,六耳猕猴竟然如此干脆,玄奘到来,竟然一言不发,就陡然振发神棒。  

而且还动用了如此强大的大法力、大神通!  

自从当年六耳猕猴被送入到有为法界之中,群魔对他的印象便很鲜明。  

暴戾、狂躁、随心所欲。但凡有一点不顺心,便会发作出来。  

偏偏,魔主波旬对他的所作所为,还坐视不理。  

也正因为如此,在这有为法界之中,没有人敢得罪六耳猕猴。他们,也从未见过六耳猕猴真正出手。但仅仅是平时的“嬉戏”,就已经令人惧怕不已。  

直至如今,六耳猕猴再一次刷新了群魔的恐惧。  

这一棒之威,堪称毁天灭地。甚至在那一瞬,群魔都差点以为,六耳猕猴真的要毁了这“有为法界”!  

幸好,在关键时刻,有为法界之中的万物忽然开始幻化,形成了一道道煞光,一幢幢魔云。  

那六耳猕猴的铁棒砸下时,那万物破碎又重新分化。但却犹如打入云雾之中一般,并未再掀起太大的波澜。  

仅仅,有与空气摩擦的震荡声,仍令人心惊。  

群魔都松了口气。出现如此状况,毫无疑问,是“魔主波旬”出手了。  

虽然,他们都知道,第六天魔王波旬的大部分力量如今仍然被镇压在幽冥界深处的黑暗深渊中。  

但是这些年来,他的力量,逐渐地也恢复了许多。可能这对他而言不过是九牛一毛,然而,也并非是六耳猕猴能够应付得了的。  

因此抵挡这六耳猕猴的法力,自然不在话下。  

当然了,虽说如此,魔主波旬也只是庇护他自己的徒子徒孙,不可能会帮玄奘挡下这一棒。  

故而,此刻的玄奘,乃是直面六耳猕猴这一棒的神威!  

铁棒化作巨大,轰然砸下,看那满天魔威便知道,如若被这一棒砸中,恐怕就算仙神,也要身死道消!然而,面对这六耳猕猴无边煞气的一棒,玄奘却并没有任何惧色。  

他只是轻轻抬手,将手中的九环锡杖高举,当即,无限佛光从九环锡杖之中绽放而出。  

梵音发作,紧接着,佛光形成了一条冲天而起的游鱼,溅跃之间,发出了“呜”地轻鸣。  

六耳猕猴的巨棒砸在那鱼儿之上时,赫然,一片片如若波浪的魔煞在金光之上翻滚着,紧接着迅速地被分化。  

六耳猕猴大喜:“好你个臭和尚!许久不见,果然厉害了很多。看来今日,俺能与你大战个痛快了!”  

是的。  

六耳猕猴不怒反喜!  

因为玄奘没有让他失望。  

他在这些年中,按捺住自己,没有离开有为法界,就是在等待玄奘。  

但是哪怕他已并非是纯粹的魔,可自身的顽猴心态,又岂能说消便消?  

如果不是考虑到大局为重,他恐怕早就要创出有为法界,去找这和尚了。  

而今日,仅仅是这一击,六耳猕猴便知道,自己没有白等!  

这和尚,当真成长到了如此的地步。  

此刻的玄奘已然佛心通明,又历红尘劫难,明悟了自己的佛果。  

从境界上来说,即使是修炼了斗战道的六耳猕猴,也未必及他。  

但这并没有让六耳猕猴退缩,相反,让他心中畅快不已,同时也开心不已。  

遇强则强,这,才是斗战道!自当初与孙悟空大战,到如今,六耳猕猴已经无聊寂寞得很了。  

“来罢!”  

他一声大喝,煞气轰然再度爆发。  

山河失色,天空阴暗。六耳猕猴身上散发出了重重乌光,气势铺天盖地,横扫六合,再度向玄奘冲了过去。  

这一刻,他仿佛一颗流星,接连冲破了七八重佛光、游鱼。其悍勇,令人心骇。  

很显然,玄奘也没用料到,六耳猕猴竟然轻易冲破自己的佛光。  

就在对方来到时,玄奘的“境界”已被击破,只好将九环锡杖拿起,挡住猴子。  

轰!!  

霎时。  

江河为之断裂,大地为之颠覆。  

九环锡杖发出了“嗡嗡”的震颤声,那刺耳的声音,钻入到了六耳猕猴的脑海中。紧接着,玄奘周身的佛光也形成了数个巨大的“卍”字,紧紧地拦在六耳猕猴的身前。  

顿时,剧烈的刺痛,在六耳猕猴的神魂之中发作。他自八卦炉后,已练就神体灵心,从未有什么攻击让他如此痛苦。而玄奘的佛光,便是例外中的例外!  

此刻,他基于魔道而成的斗战道,在这佛光之下,渐渐融灭!  

“臭和尚,再吃俺一棒!”  

六耳猕猴忍住剧痛,再一次将铁棒举起,猛地砸下。“轰”地一声,二度砸在九环锡杖上。  

紧接着,是第三、第四下。  

接连数道轰击,他将铁棒一甩,那铁棒化作山般大小,又一度砸了下去。  

这一次,玄奘被砸个正着,从天空直直衰落,砸在了有为法界的大地之上,当即,无数沙尘扬起。  

群魔看的心惊胆战,这六耳猕猴是真的发怒了。  

然而,更令人惊讶地,却并不是这个。  

而是…  

当那沙尘散灭之后,众人竟然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