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1章 九曜丹(2/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于灵兵品级。  

虽然不知道丹药的品级是否和兵器一样,但既然能被评价为品质不错,就是好东西。  

至于增进修为,估计只有吃下去才知道究竟效果如何。  

江林略一沉吟,将这颗九曜丹放回木盒,又递给齐铁匠,道:“齐师傅去告诉他,下品玄兵目前要凭运气,不敢保证一定能打造出来。如果他真心想要下品玄兵,就再带来十三种超过玄晶铁品级的材料。”  

有些好处可以收,有些好处不能收。  

在不能履行承诺的前提下,江林是不会贪小失大的。  

“十三种超过玄晶铁品级的材料?那估计很难吧。”齐铁匠道:“他如果能拿出这么多材料,也就不用拿这颗丹药来换了。”  

江林也想到了这一点,思索片刻后,道:“那就告诉他,下品玄兵不知何时能打造出来,愿意等就等,我可以保证第一件下品玄兵就是他的。”  

这倒算不上多为难的事情,齐铁匠立刻转身出去。  

没过多久,便跑回来,欣喜道:“那位参将大人答应了,他还问江大人只需要十三种材料便可打造下品玄兵?若是如此的话,倒是可以一起凑凑,再要一件。”  

“十三种是因为他拿来了这颗丹药,如果只用材料换,最少得三十五种以上,品级不够高的话,则是四十种以上。”  

齐铁匠并没觉得有什么不妥,那可是下品玄兵,虽说江林用的材料种类多到吓人,但江大人说能用上,就一定能用上!  

“那这颗九曜丹先给您,我去给参将大人回话。”齐铁匠道。  

江林嗯了声,把木盒再次接了过来。  

打开后,他拿出丹药,没有太多犹豫便放入口中。  

丹药入口后,便化作一股庞大的元气涌入全身各处,江林能明显感觉到自己的修为正在快速增进。  

只是没过多大会,药力便被消耗一空。  

仔细感受后,江林大致估摸着,修为增加了一成左右。  

听起来似乎很少,可是别忘了,这是元武境九品的一成!  

若是换成元武境一品二品,被撑到七窍流血,爆体而亡都有可能。  

江林心中有些欣喜,修为对自身也有很大的提升作用,若多来几颗,哪怕技艺不升级,都能达到元武境巅峰了。  

“估摸着那名参将要么难以进入元武境,又或者就算晋升了也没能力达到更高境界,知道无福消受这颗丹药才送来的。”  

江林暗自思索,以后要不要拿兵器换丹药,促进修为提升?  

这个念头在脑海中刚冒出来,便被他否定了。  

修为重要,但并不是最重要的,立身根本,依然是打铁技艺。  

打造的物件品级越高,火精,金精收集的速度才能越快,而这与高品级材料是密不可分的关系。  

若为了修为舍弃提升自身的技艺,那才是拣了芝麻丢了西瓜。  

九曜丹这种丹药是很好,却也最多成为一种助力。  

有是最好,没有也无妨。  

想明白了这一点,江林顿时感觉心境又提升了不少。  

虽说这个世界的修行并没有所谓心魔一说,但心境提升,依然可以让一个人的精气神发生些许变化。  

更加高昂,也更加清醒。  

江林默视自身。  

技艺1:烧火lv9(熟练度95443/200000)  

技艺2:锤炼lv9(熟练度56315/500000)  

烧火熟练度如今每天能增加一千左右,按照这个速度,大约三个月左右烧火技艺能提升到10级。  

锤炼熟练度每天增加的要多很多,最少七八千,但升级需要的熟练度也多的吓人。  

算下来,就算每天增加八千,也得差不多两个月的时间,倒是能比烧火技艺晋升的快些。  

至于淬火,开刃,这两项熟练度完全一致,以目前的进度计算,应该在锤炼和烧火技艺升级的中间时段。  

金精851/50000,火精707.3/10000  

烘炉法的金精和火精收集速度反倒要比锤炼还快一些了,只能说江林目前打造的兵器品级实在太高,已经超出当下技艺的升级速度了。  

“也不知道这算好还是不好…”江林暗自嘀咕了几句。  

烧火技艺升级,可以大幅度增加火精收集进度,而锤炼技艺升级,也可以大幅度增加金精收集进度。  

反过来烘炉法如果升级了,则可以对所有技艺进行几乎全面的提升,包括熟练度。  

哪个先升级的好处更大些,江林还真没仔细算过。  

盘算半天,最后还是放弃了。  

管它呢,反正一直以来都是顺势而为,从不刻意针对哪一项。  

就现在来说,暂时已经没有什么短板了,只等淬火和开刃升到8级,9级,看看能否开启什么特殊的神技。  

毕竟烧火和锤炼都有各自的神技,没道理其它两项技艺没有。  

将自身长短深浅,里里外外仔细盘查了一遍后,齐铁匠也回来了。  

那位参将说了,四十多种材料,他怕是找不齐,但如果江大人愿意用丹药抵扣的话,倒是能找来不少。  

京都四十八营里,可是有不少豪门贵族家的纨绔子弟,先有觉元道几十年前被灭了道统,如今玄华道也步入后尘,扫荡两大道门,大乾这些勋贵可是得了不少好处。  

寻常人难得一见的绝品丹药,他们收集了许多,甚至传言他们还私下养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