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 高维玩家(1/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维度空间。  

此时邓肯所处的地方已经是一座恢弘壮丽的罗马皇宫,本来他是想要再造一座紫禁城的,但是考虑到没有实物参照,估计做出来了也不怎么样。  

他此刻整个人懒洋洋地躺在温泉池里面,一边泡着澡,一边观察眼前的三道投影页面。  

随着他的意念一动。  

一桌丰盛的山珍海味便凭空浮现,金樽美酒,用木盘托起顺着水流送到了眼前。这是邓肯最近掌握的一个造物能力,他将其称之为‘英雄宴’,是从北欧神系学来的新法术。  

如今的维度空间已经是一座悬空的陆地架,直径范围大概是在五公里左右,都是他一点一点用造物术捏出来的。  

唯一的缺点就是这里除了他之外,没有任何一个活物。  

“要是没有人间体。”  

“一直呆在维度空间里面的话,真的会无聊到发疯。”  

邓肯感觉自己的本体其实就是在一个盒子里面,虽然这个盒子是高纬度的存在,但也不可否认他的灵魂被困在了里面。  

在舒舒服服泡了个澡后,邓肯光溜溜地起身,抬了一个响指,身上便多了一套帝国皇帝的丝绸长袍。  

如今他的造物术已经相当熟练了。  

邓肯靠在了沙发上,三道投影页面就好像是电脑屏幕一般,他轻轻地一划,一号人间体的世界便浮现在了眼前。这个投影页面被分成了两块屏幕,一道画面是隐居在阿瓦隆的一号人间体,另一道画面是在漂泊的大海上,风浪滔天,他们遇到了暴风雨,此时已经接近了西印度洋群岛,那个叫做胡安的船长正在号令其他人稳住风帆。  

“船应该沉不了。”  

邓肯观察了一下,觉得暂时不用自己出手,便继续让夺舍的化身潜伏起来,假扮成一个平平无奇的年轻水手。  

在进入了印度洋后,他便感受到了一股独特的神话力量。  

方向是在恒河的区域。  

不同于古希腊神系、北欧神系、凯尔特神系等,这片印度区域的神灵虽然核心信仰的范围并不是很大,但是信仰之力的浓度却很高,都是沿着恒河流域分布的。  

“感觉有点像是政教合一的地上神国。”  

“发展方向有点接近。”  

此时,邓肯的双眸化作纯粹的神性之光,他凝视着恒河流域的方向,喃喃道:“只不过这种政教合一远远不如早期的机械神教,更像是困在了中古纪元,依靠轮回体系不断地重塑。”  

征服印度,自然也要征服印度教。  

邓肯暂时没有动手的想法,真要建立日不落帝国,他也要把一神教和多神教先绑在自己的战车上。  

这一次他的目的地其实是日本。  

因为神话大退潮的关系,超自然的存在都退到边缘地带和海外岛屿上,其中东方的两个标记点就是琉球周边(龙宫信仰)和日本周边(神道教),东亚区域也有一些地方存在神秘力量,不过很多都是原始巫教传承。  

公元八百年以后,东方已经没有多少超自然的鬼怪传说,但是在此刻的扶桑,却是阴阳师活跃的时代。  

什么式神,什么妖鬼,什么百万神灵,都是活跃的时期。  

这是神话退潮的延后性。  

就像意大利周边已经没有什么神话传说了,可是斯堪的纳维亚,北欧地区还是有许多超自然传闻。  

扶桑也是一样的情况,平安时代正是百鬼夜行的高峰期。  

另外如何处理东方也是邓肯必须考虑的问题。  

从个人的倾向来说,他不可能在西方开启了第一次工业革命,然后东方就扔在一边不管了。本来他是想过在东方也找机会夺取一个人间体,但是具体实施却不容易,因为相隔距离太远了,他还没有强大到那种地步。  

神话大退潮的背景下,神灵都谈不上来去自由。  

你看作为北欧神系秘密后手的那条龙,最远也就是飞到欧亚草原,只有萨尔玛提亚人使用龙头旗标,再继续往东飞,天知道会发生什么事情。  

“随机应变吧。”  

“实在不行直接把‘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点出来。”  

此时海上的风浪越发大了。  

邓肯想了想,还是决定暗中小小出手,随着甲板上的一个年轻人缓缓闭上双目,不知道何时天空的乌云逐渐散去,一时间风浪渐渐平息,所有人都发出了劫后余生的欢呼声。  

——操控天气。  

邓肯这段时间躺在鸦后特莉丝的怀中学会的,不得不说鸦后是一个很好的老师。  

这么多年不列颠王国一点没乱,鸦后暗中居功至伟。  

邓肯此行有两个目的。  

第一个是寻找其他文明撑起来天花板的存在,看看能不能阻止末法时代进一步演变,世界的上限提高,他的上限也会越来越高。第二个就是标记整个地球的地脉节点,目前已经标记的坐标有不列颠岛、斯堪的纳维亚、埃及的尼罗河流域、圣城耶路撒冷、以及古巴比伦地带。  

邓肯一共要标记十二个坐标。  

这些区域都分布在地球的各处,它们就是神话退潮背景下的方外之地,如果能够引发联动,说不定可以逆转大退潮的局面。  

目前来看,他已经找到了一个地脉节点,就在恒河流域的上方。  

“下一个地脉节点,应该就是琉球、扶桑等地。”  

按照邓肯的推演,东方应该至少有数个地脉节点,具体在哪里还得慢慢找。  

不出意外,北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