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 被困(2/3)
的声音低得几乎听不见。
“把‘好像’去掉,他就是不太妙,可能已经死了。”汉默老头倒是看得开,不忌讳谈论‘生死’。
车外的医护人员全副武装,穿着厚重的防护服,面罩将他们的脸完全遮住,只露出一双冰冷的眼睛。
他们动作迅速而机械,仿佛一群没有感情的机器人在完成搬运工作,只追求效率。
周青峰一脚油门,快速驶离这片街区,十几分钟后停在托马斯家的联排别墅外。
作为效率部的高级探员,托马斯生前确实过得相当滋润。
他的住所位于阿灵顿社区的高档住宅区,一栋现代风格的两层半别墅.
红砖外墙搭配白色立柱,前庭修剪整齐的草坪上还立着一座小型喷泉,后院则被高大的橡树环绕,显得私密而宁静。
打开车库门,里头还停着的夫妻的两辆车。车钥匙还挂在墙上的挂钩上,仿佛主人随时会回来取走它们。
从车库进入别墅内部,空气中仍残留着一丝淡淡的血腥味。
警方在客厅的地板上贴着几处黄色证据标记,勾勒出尸体倒下的轮廓。
沙发的真皮表面溅射着暗褐色的血迹,墙壁上也有几道触目惊心的喷溅痕迹。
餐厅的餐桌上还保留着托马斯的妻子准备到一半的晚餐——没切完的沙拉,腌好等待煎烤的牛排,旁边摆着半杯没喝完的红酒。
食物已经臭了。
“凑合住吧。”周青峰把发臭的东西通通扫进垃圾桶,又拉开冰箱门,冷气扑面而来。
冷藏室里塞满了新鲜食材——牛奶、鸡蛋、蔬菜、水果,甚至还有几盒高级牛排。
冷冻层则堆满了速冻食品和半成品。他估算了一下,这些食物足够他们三人撑上六七天。
供水供电一切正常,所有家电都还可以用,厨房、卧室、浴室都干干净净,仿佛这栋房子的主人只是短暂出门,随时会回来。
汉默老头一屁股陷进客厅的沙发里,习惯性地抓起遥控器,按下电源键。
电视屏幕亮起,CNN的新闻主播正神情凝重地播报最新消息:
“‘白房子’刚刚发布特别行政命令,副总统宣布全国进入紧急状态…”
画面切换,那位被媒体戏称为“乡下人”的副总统出现在镜头前,他面色严肃,声音低沉:
“由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华盛顿特区即日起实施全面封锁,所有非必要人员禁止出入…”
原因?
总统病了。
白宫内部超过二十名高级职员和工作人员出现严重不适症状。
国会的情况更糟——十几名参众两院议员被紧急送医,请假的工作人员超过三位数。
整个华盛顿特区的行政体系几乎瘫痪,恐慌情绪迅速蔓延。
大批政府雇员被告知待在家里办公。可他们却试图逃离,然后被军警拦在封锁线内。
权力已经移交给了副总统,他在电视上信誓旦旦地保证:“封城是为了控制事态发展。”
但诡异的是,没有任何官方机构出面解释,为什么这么多政要和公务员会突然集体病倒。
美国民众向来热衷阴谋论,社交媒体上已经炸开了锅。
“民主党逆袭?”“深层政府政变?”“军方扶持副总统成为傀儡!”
各种离谱的猜测甚嚣尘上,唯独没人认真讨论“病毒爆发”的可能性,都认为这是个假象。
周青峰盯着电视屏幕,眉头紧锁。他掏出手机,信号栏依旧显示“无服务”,公共通讯网络处于瘫痪状态。
“维克多,现在怎么办?”露西总算意识到情况远超预期,之前搞的避难所或许不是杞人忧天。
“还能怎么办?先住着。”周青峰耸耸肩,很是淡定,“副总统总不能把华盛顿特区一直封着吧?
这里可是全美权贵最集中的地方,还有各国大使馆的人,光是让这帮人饿肚子,就够政府喝一壶的。
他们都不急,我们急什么?”
窗外,夜幕低垂,远处急救车的笛声此起彼伏,这座城市乃至这个国家的秩序正在一点点崩塌。
入夜不久,周青峰蹲在车库的工具箱里翻出些铜线,又在门口的垃圾桶找出几个铝制的饮料罐,组装出一套简易的八木天线。
将天线固定在皮卡的车顶,在调试短波无线电的频段,滋滋的电流杂音逐渐清晰,跟陈瑞乃至‘灰鲨’的联系也更便利。
为了自己和母亲的安全,‘灰鲨’真跑去了蒙大拿州的废弃核弹发射井,距离华盛顿特区足足两千多公里。
厨房里,露西正忙着准备晚餐。平底锅上的牛排滋滋作响,油脂的香气弥漫开来。
汉默老头歪在客厅的沙发上,眼皮沉重地耷拉着,手里的遥控器滑落在地。等他再醒来,恐怕又会忘记自己是谁。
电视里,新闻主播仍在喋喋不休地报道着政治动荡。
副总统的头像占据了半个屏幕,他正宣布临时内阁的组建名单。美利坚的行政机器在混乱中艰难运转,试图维持表面的秩序。
与此同时,迪亚斯的书房里只亮着一盏台灯。
他盯着电脑屏幕,视频会议窗口里,几位同僚的面孔模糊不清,声音断断续续。
这种远程办公的方式让他烦躁——没有面对面的威慑,下属的汇报敷衍了事,同僚的回应漫不经心,就连他自己也提不起精神。
“总统到底是不是真的病了?”
“把‘好像’去掉,他就是不太妙,可能已经死了。”汉默老头倒是看得开,不忌讳谈论‘生死’。
车外的医护人员全副武装,穿着厚重的防护服,面罩将他们的脸完全遮住,只露出一双冰冷的眼睛。
他们动作迅速而机械,仿佛一群没有感情的机器人在完成搬运工作,只追求效率。
周青峰一脚油门,快速驶离这片街区,十几分钟后停在托马斯家的联排别墅外。
作为效率部的高级探员,托马斯生前确实过得相当滋润。
他的住所位于阿灵顿社区的高档住宅区,一栋现代风格的两层半别墅.
红砖外墙搭配白色立柱,前庭修剪整齐的草坪上还立着一座小型喷泉,后院则被高大的橡树环绕,显得私密而宁静。
打开车库门,里头还停着的夫妻的两辆车。车钥匙还挂在墙上的挂钩上,仿佛主人随时会回来取走它们。
从车库进入别墅内部,空气中仍残留着一丝淡淡的血腥味。
警方在客厅的地板上贴着几处黄色证据标记,勾勒出尸体倒下的轮廓。
沙发的真皮表面溅射着暗褐色的血迹,墙壁上也有几道触目惊心的喷溅痕迹。
餐厅的餐桌上还保留着托马斯的妻子准备到一半的晚餐——没切完的沙拉,腌好等待煎烤的牛排,旁边摆着半杯没喝完的红酒。
食物已经臭了。
“凑合住吧。”周青峰把发臭的东西通通扫进垃圾桶,又拉开冰箱门,冷气扑面而来。
冷藏室里塞满了新鲜食材——牛奶、鸡蛋、蔬菜、水果,甚至还有几盒高级牛排。
冷冻层则堆满了速冻食品和半成品。他估算了一下,这些食物足够他们三人撑上六七天。
供水供电一切正常,所有家电都还可以用,厨房、卧室、浴室都干干净净,仿佛这栋房子的主人只是短暂出门,随时会回来。
汉默老头一屁股陷进客厅的沙发里,习惯性地抓起遥控器,按下电源键。
电视屏幕亮起,CNN的新闻主播正神情凝重地播报最新消息:
“‘白房子’刚刚发布特别行政命令,副总统宣布全国进入紧急状态…”
画面切换,那位被媒体戏称为“乡下人”的副总统出现在镜头前,他面色严肃,声音低沉:
“由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华盛顿特区即日起实施全面封锁,所有非必要人员禁止出入…”
原因?
总统病了。
白宫内部超过二十名高级职员和工作人员出现严重不适症状。
国会的情况更糟——十几名参众两院议员被紧急送医,请假的工作人员超过三位数。
整个华盛顿特区的行政体系几乎瘫痪,恐慌情绪迅速蔓延。
大批政府雇员被告知待在家里办公。可他们却试图逃离,然后被军警拦在封锁线内。
权力已经移交给了副总统,他在电视上信誓旦旦地保证:“封城是为了控制事态发展。”
但诡异的是,没有任何官方机构出面解释,为什么这么多政要和公务员会突然集体病倒。
美国民众向来热衷阴谋论,社交媒体上已经炸开了锅。
“民主党逆袭?”“深层政府政变?”“军方扶持副总统成为傀儡!”
各种离谱的猜测甚嚣尘上,唯独没人认真讨论“病毒爆发”的可能性,都认为这是个假象。
周青峰盯着电视屏幕,眉头紧锁。他掏出手机,信号栏依旧显示“无服务”,公共通讯网络处于瘫痪状态。
“维克多,现在怎么办?”露西总算意识到情况远超预期,之前搞的避难所或许不是杞人忧天。
“还能怎么办?先住着。”周青峰耸耸肩,很是淡定,“副总统总不能把华盛顿特区一直封着吧?
这里可是全美权贵最集中的地方,还有各国大使馆的人,光是让这帮人饿肚子,就够政府喝一壶的。
他们都不急,我们急什么?”
窗外,夜幕低垂,远处急救车的笛声此起彼伏,这座城市乃至这个国家的秩序正在一点点崩塌。
入夜不久,周青峰蹲在车库的工具箱里翻出些铜线,又在门口的垃圾桶找出几个铝制的饮料罐,组装出一套简易的八木天线。
将天线固定在皮卡的车顶,在调试短波无线电的频段,滋滋的电流杂音逐渐清晰,跟陈瑞乃至‘灰鲨’的联系也更便利。
为了自己和母亲的安全,‘灰鲨’真跑去了蒙大拿州的废弃核弹发射井,距离华盛顿特区足足两千多公里。
厨房里,露西正忙着准备晚餐。平底锅上的牛排滋滋作响,油脂的香气弥漫开来。
汉默老头歪在客厅的沙发上,眼皮沉重地耷拉着,手里的遥控器滑落在地。等他再醒来,恐怕又会忘记自己是谁。
电视里,新闻主播仍在喋喋不休地报道着政治动荡。
副总统的头像占据了半个屏幕,他正宣布临时内阁的组建名单。美利坚的行政机器在混乱中艰难运转,试图维持表面的秩序。
与此同时,迪亚斯的书房里只亮着一盏台灯。
他盯着电脑屏幕,视频会议窗口里,几位同僚的面孔模糊不清,声音断断续续。
这种远程办公的方式让他烦躁——没有面对面的威慑,下属的汇报敷衍了事,同僚的回应漫不经心,就连他自己也提不起精神。
“总统到底是不是真的病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