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 电力飞行(2/3)
话锋一转,语气变得认真。“但是.比你们人力成本低的,人才素质没你们高;
人才素质高的,成本没你们低。素质高,成本低的,没你们勤快。难怪你们的产品能横扫全球。”
凯莉狡黠笑道:“如果我给双倍或三倍薪水,能把你们整个研发团队全部挖走吗?”
马可世一时语塞,只能苦笑。
别说双倍薪水,就是多个千把块,或者加班费给足,都能把“电力飞行”的团队一锅端了。
他深吸一口气,缓缓说道:“凯莉女士,您说得没错。我们的薪资水平确实不高,但我们为员工提供了更多的成长机会和发展空间。”
凯莉毫不客气的打断道:“维克多若是听到你这话,一定给你打负分,绝不会聘用你。”
马可世一愣,唯有正色道:“年轻人太多了,好工作太少。薪资水平低,劳动强度大,这是我们国家无法回避的现状。”
“六十分。”凯莉说道。
下午,凯莉参观了‘电力飞行’的代工厂。
工厂内机器轰鸣,生产线上的工人们忙碌而专注,工作环境更恶劣,薪资水平更低。
目前还没有哪家公司的低空飞行器大量出货。没有订单也就谈不上什么产能,单价自然很高。
哪怕是米国公司,也要来东亚找代工,否则成本会无限膨胀。
参观只持续不到十分钟,凯莉就受不了工厂的吵杂和混乱,不得不退出。
马可世担心这位副总裁了解的不够透彻,只能口头进行叙述,“虽然我们工厂不够先进,但我们这边的产业链是很完整的。
电机、电池、电控、外壳.所有部件都属于货架产品,可以在一百公里范围内解决。
就算是芯片,如果不要求无人驾驶的话,我们也有国产替代方案。
现在的成品是靠技术人员手工组装的,但只要有足够订单,完全可以上生产线。
我们随时可以招募几百名熟练工进行装配,完全按照标准化进行测试,确保安全。
必要的话,我们可以安排工程师直接去迈阿密,进行现场二十四小时的问题处理,保证随叫随到。”
为了拉到大单,马可世可谓是费尽心力,因为这关系到公司生死。然后凯莉一句话又把他整不会了,“买下你们公司,要多少钱?”
啊.怎么突然又要买我们公司呢?
凯莉继续道:“我知道维克多曾说要用双倍价格买你们的产品,或者用五亿人民币买下你们公司。
但你当他开玩笑就好了。
我在专业投行工作了十多年,很清楚初创公司要面临多少困难。参观你们公司后,我更是意识到,你们其实快破产了。”
马可世迅速调整心态,试图挽回局面:“女士,我们确实面临一些挑战,但我们的技术和团队是无可替代的。”
“无可替代?”凯莉嗤笑道:“这世上做低空飞行器的有很多家,知道为什么选择你们‘电力飞行’吗?”
马可世哪里知道?其实他对此也很困惑。
“因为你们的方案让维克多满意。别家都在用大电机大旋翼,垂直起降,完全就是小型多轴无人机的放大。
你们用的是飞机构型,几十台小电机装在机翼上,既能垂直起降,又能快速飞行。
这样的好处是速度快,载重大,航程远。
别家低空飞行器只能飞不到一百公里,你们已经做到载重半吨的情况下,有两百五十公里航程。”
凯莉夸奖完,又嘲讽道:“你们的工程师真的很努力,为了微薄的薪水,努力工作,但他们的付出和回报相差太远。
我抵达后就跟你们的技术总监联系过,他表示薪水翻倍的话,可以把研发团队集体拉过来。
只要资金足够,半年内,他能研发出更好的产品。
不过维克多不想等半年,他还是愿意收购。
作为副总裁,我不会允许维克多当冤大头,花五亿人民币买‘电力飞行’实在太亏了。
但如果价格降低到一亿的话,我认为还是值得的。
你是公司副总,愿意过来的话,给你升职,薪资至少翻倍。考虑一下。”
马可世顿觉颓然,他就知道五百万一台是个噱头,专门用来钓鱼的——鱼果然上钩。
‘电力飞行’确实已经到了资金耗尽的状况,没有订单,没有风投,没有故事可讲。
这一天的参观虽然短暂,但凯莉基本把‘电力飞行’的老底摸清。特别是看过代工厂后,她更是确定这个产品的技术含量并不高。
要么卖公司,要么挖你的人,这招太狠了。
凯莉抵达的第三天,终于迎来了“电力飞行”的实机表演。在一片开阔的试飞场上,一架重达一点五吨的验证机静静地停在地面。
随着三十六台小型电机风扇的启动,机身缓缓升空,发出低沉的嗡鸣声。
验证机的表现令人惊艳——它不仅能原地掉头,完成一百八十度的急转弯,还能通过调整风扇角度,以最高三百公里的时速飞行。
如果将时速降至一百五十公里,其最大航程可突破三百公里,完全能够满足城际间的交通需求。
通过现场直播,远在迈阿密的周青峰全程观看了试飞过程。他对验证机的性能表示满意,但只提出了两点要求:
第一,把碳纤维机身换成玻璃钢。普通级碳纤维每公斤价格上百元,而玻璃钢的成本几
人才素质高的,成本没你们低。素质高,成本低的,没你们勤快。难怪你们的产品能横扫全球。”
凯莉狡黠笑道:“如果我给双倍或三倍薪水,能把你们整个研发团队全部挖走吗?”
马可世一时语塞,只能苦笑。
别说双倍薪水,就是多个千把块,或者加班费给足,都能把“电力飞行”的团队一锅端了。
他深吸一口气,缓缓说道:“凯莉女士,您说得没错。我们的薪资水平确实不高,但我们为员工提供了更多的成长机会和发展空间。”
凯莉毫不客气的打断道:“维克多若是听到你这话,一定给你打负分,绝不会聘用你。”
马可世一愣,唯有正色道:“年轻人太多了,好工作太少。薪资水平低,劳动强度大,这是我们国家无法回避的现状。”
“六十分。”凯莉说道。
下午,凯莉参观了‘电力飞行’的代工厂。
工厂内机器轰鸣,生产线上的工人们忙碌而专注,工作环境更恶劣,薪资水平更低。
目前还没有哪家公司的低空飞行器大量出货。没有订单也就谈不上什么产能,单价自然很高。
哪怕是米国公司,也要来东亚找代工,否则成本会无限膨胀。
参观只持续不到十分钟,凯莉就受不了工厂的吵杂和混乱,不得不退出。
马可世担心这位副总裁了解的不够透彻,只能口头进行叙述,“虽然我们工厂不够先进,但我们这边的产业链是很完整的。
电机、电池、电控、外壳.所有部件都属于货架产品,可以在一百公里范围内解决。
就算是芯片,如果不要求无人驾驶的话,我们也有国产替代方案。
现在的成品是靠技术人员手工组装的,但只要有足够订单,完全可以上生产线。
我们随时可以招募几百名熟练工进行装配,完全按照标准化进行测试,确保安全。
必要的话,我们可以安排工程师直接去迈阿密,进行现场二十四小时的问题处理,保证随叫随到。”
为了拉到大单,马可世可谓是费尽心力,因为这关系到公司生死。然后凯莉一句话又把他整不会了,“买下你们公司,要多少钱?”
啊.怎么突然又要买我们公司呢?
凯莉继续道:“我知道维克多曾说要用双倍价格买你们的产品,或者用五亿人民币买下你们公司。
但你当他开玩笑就好了。
我在专业投行工作了十多年,很清楚初创公司要面临多少困难。参观你们公司后,我更是意识到,你们其实快破产了。”
马可世迅速调整心态,试图挽回局面:“女士,我们确实面临一些挑战,但我们的技术和团队是无可替代的。”
“无可替代?”凯莉嗤笑道:“这世上做低空飞行器的有很多家,知道为什么选择你们‘电力飞行’吗?”
马可世哪里知道?其实他对此也很困惑。
“因为你们的方案让维克多满意。别家都在用大电机大旋翼,垂直起降,完全就是小型多轴无人机的放大。
你们用的是飞机构型,几十台小电机装在机翼上,既能垂直起降,又能快速飞行。
这样的好处是速度快,载重大,航程远。
别家低空飞行器只能飞不到一百公里,你们已经做到载重半吨的情况下,有两百五十公里航程。”
凯莉夸奖完,又嘲讽道:“你们的工程师真的很努力,为了微薄的薪水,努力工作,但他们的付出和回报相差太远。
我抵达后就跟你们的技术总监联系过,他表示薪水翻倍的话,可以把研发团队集体拉过来。
只要资金足够,半年内,他能研发出更好的产品。
不过维克多不想等半年,他还是愿意收购。
作为副总裁,我不会允许维克多当冤大头,花五亿人民币买‘电力飞行’实在太亏了。
但如果价格降低到一亿的话,我认为还是值得的。
你是公司副总,愿意过来的话,给你升职,薪资至少翻倍。考虑一下。”
马可世顿觉颓然,他就知道五百万一台是个噱头,专门用来钓鱼的——鱼果然上钩。
‘电力飞行’确实已经到了资金耗尽的状况,没有订单,没有风投,没有故事可讲。
这一天的参观虽然短暂,但凯莉基本把‘电力飞行’的老底摸清。特别是看过代工厂后,她更是确定这个产品的技术含量并不高。
要么卖公司,要么挖你的人,这招太狠了。
凯莉抵达的第三天,终于迎来了“电力飞行”的实机表演。在一片开阔的试飞场上,一架重达一点五吨的验证机静静地停在地面。
随着三十六台小型电机风扇的启动,机身缓缓升空,发出低沉的嗡鸣声。
验证机的表现令人惊艳——它不仅能原地掉头,完成一百八十度的急转弯,还能通过调整风扇角度,以最高三百公里的时速飞行。
如果将时速降至一百五十公里,其最大航程可突破三百公里,完全能够满足城际间的交通需求。
通过现场直播,远在迈阿密的周青峰全程观看了试飞过程。他对验证机的性能表示满意,但只提出了两点要求:
第一,把碳纤维机身换成玻璃钢。普通级碳纤维每公斤价格上百元,而玻璃钢的成本几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