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4章 古阵出事(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秦鱼本来不打算进去的。  

可太后娘娘却先一步进去了,那就只好…  

勉为其难的跟进去了。  

大厅内,异常明亮,地面竟是由一块块璀璨的水晶铺就,人流如织,竟然丝毫不显得拥挤,反而非常开阔。  

正观察呢,秦鱼很快就觉察到,有一道目光落在了自己身上。  

侧目看去,,视线沿着楼梯蜿蜒而上,定格在二楼的一处拐角。那里,站立着一抹火辣的身影,宛如烈火中绽放的玫瑰,格外引人注目。  

她拥有着一张绝美的瓜子脸,嘴角勾起一抹足以让任何人心旌摇曳的浅笑,望向秦鱼。  

正是那集天生媚态与清纯姿容于一身的白瑶音。  

霎时间,厅内众人的目光都汇聚于在她身上,却又因深知逍遥阁主事的分量,无人胆敢越雷池半步,也并未有人胆敢出言冒犯。  

一些心思细腻之人,更是暗自揣测起来。  

逍遥阁主事平日里鲜少能见到,能让她出来迎接之人,放眼整个帝都也不多啊。  

今日,定然有身份高贵的客人驾临,方能得此殊荣。  

“白主事,别来无恙。”  

面对款款而来的白瑶音,秦鱼稍稍收敛了一下眸中的火热。  

毕竟,一众娇妻可还在看着呢。  

“贵客临门,实乃荣幸之至。不知可否容小女子略尽地主之谊,为诸位引路?”  

白瑶音语态温婉,对秦鱼与小灵儿的身份自是心知肚明,于是轻施一礼,却非繁琐的宫廷大礼,恰到好处地彰显着分寸。  

“不敢劳烦白主事。”  

秦鱼委婉的拒绝,没办法,他还不敢这么明目张胆的…调情。  

如果是单独出来的话…  

“既然如此,那就让她们替我代劳,还望不要推辞。”  

白瑶音很懂得做人,未有过多纠葛,吩咐了几位伶俐侍女前来,为秦鱼和他一众娇妻讲解逍遥阁里面的布置。  

对此,秦鱼倒是并未拒绝。  

这就像是导购一般,有侍女引路,林水水她们逛得更尽兴。  

“对了,大人下次若是一人过来,可莫忘了应允之事哦。”  

离去之前,白瑶音向秦鱼投去一抹勾魂摄魄的媚眼,言辞间充满了无尽的暗示:“本阁的三楼,定能让大人忘却尘世烦恼,尽享身心的极致放松。”  

秦鱼尴尬的捂住小灵儿的耳朵,好像害怕她听见一样。  

那不就是鸡…灵兽叫唤声音的来源处吗?!  

这位白主事…  

看人的眼光实在狠辣!  

整整一下午的时间,一行人在逍遥阁都未离开,就算有侍女引领,也仅仅逛了两层楼。  

直到夜幕降临,这才意犹未尽的离开。  

本命空间。  

秦鱼从林水水她们的房间出来,便看见门主大人正坐在吊椅上。  

没有看话本,似有什么心事。  

秦鱼凑近了过去,“师傅,在想什么呢?”  

说话间,他也并不老实。  

主要是门主大人实在是太迷人了,便是圣僧都会动凡心,何况是秦鱼呢。  

“别!…”  

苏羲和虽然语气中有些抗拒,但是人却软软的倒在逆徒的怀里。  

“别什么?”  

秦鱼凑到她耳边,那痒痒的感觉,让苏羲和嗔怪的瞥了他一眼。  

她当然能感受到这逆徒对自己的宠溺。  

明明身为门主,现在,在自己的徒弟面前,却像是个小女人一样。  

当然,苏羲和很享受这种感觉。  

片刻后,庭院中就传来门主大人的哭声。  

直到接近力竭。  

“我…我可能要闭关一段时间。”  

苏羲和依偎在自己徒弟怀中,声音听起来有点嘶哑,额间,还残留着香汗。“要冲击莲台境界吗?”  

秦鱼其实并不意外。  

门主大人本来就是金丹巅峰,如今早就拥有道骨了,突破莲台,也是水到渠成的事情。  

“嗯。”  

苏羲和轻轻的应了一声,她闭着眸子,脸颊靠在秦鱼的胸膛上,似…有些不舍。  

别看平时有点傲娇,实际上,若哪天秦鱼不找她,她一整天就什么事都做不了,也没心情修炼。  

“这些灵石,你拿着,有备无患。”  

秦鱼递给她一个纳戒。  

苏羲和只是看了一眼,连忙拒绝,“这是女帝陛下给你…”  

“无妨,不过是一点灵石而已,我赚回来就是了。”  

秦鱼似乎信心满满。  

苏羲和没有推脱,就那么靠在他胸膛上,慢慢的闭上眼眸,呼吸逐渐平稳。  

只是,嘴角却微微扬起。  

接连三天。  

秦鱼每日都到玉华宫向太后娘娘请求出宫事宜。  

太后娘娘虽然要顾及皇室的规矩,但是,看在秦鱼为了道侣着想,一片赤诚之心的份上,这才勉强答应。  

同时,太后娘娘觉得,女帝陛下不在,她有义务看着秦鱼,免得他被其他仙国的探子给拐走。  

太后娘娘一直是这样觉得的。  

她就是这样一个无私的人。  

那个暴君根本就不知道,她在背后默默的付出了多少!  

可惜。  

这种愉快的时间并未持续太久。  

第三日深夜,玉华宫中响起一道幽怨的长叹。  

女帝,回宫了!  

“秦鱼,速来御书房。”  

本命空间中,秦鱼刚安抚好美人师娘,便感觉到传音石轻轻颤动,当收到女帝传音后,他心中不免咯噔一声。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