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章 孤胆(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那是她的血。  

那是。  

她的记忆。  

朱鸾站在时光的尽头,看着那并肩走着的两个小小的人影,眼角发起烫来,连浑身的血液都要烧起来。  

她拼命地睁大眼睛,想要去看清这一切,但那股热度最终降了下来。  

如同水面波纹的消散,那两个小小的身影的边缘在朱鸾的视野里不断地变淡。  

最终。  

消失无踪。  

经过宛如昨,归卧寂无喧。  

在万籁的俱寂里,朱鸾在恍惚中只听见那个女孩最后的一句话。  

——“跟紧我。”  

物情今已见,从此愿忘言。  

朱鸾怔怔看着淡去的那一幕,不知存在心底的这一切到底是什么,但一些片段。  

却确确实实回到了她的身边。  

忘记了很重要的东西。  

她似乎。  

曾经跟什么人,许下了一个很重要的承诺。  

朱鸾很努力地去想,但这世上,总有人不愿让她安静地去想。  

伴随着她头脑热度的褪去,一声尖刺的叫声打破了朱鸾世界的安静。  

虽然朱鸾本人是在回忆人生,但在其他人看来,这名女子已经被打败,还可惜地被灼瞎了眼睛。  

可怜见的,这下估计无论是文道和武道这名少女都是废了。  

少年天才的被废是令人惋惜的,但听说这名少女在徽州也曾废了司马皇后的弟弟。虽然那个小少年私德有亏,但比这小姑娘年纪更小呢,怎么说呢…这也算是天道报应了…  

这不是所有人的想法,但的确是有些中年修行者的想法。  

嫉恨少年天才的人们的想法。  

而这样的想法,伴随着流言,在人群中嗡嗡响起,让亲者痛,仇者快。  

但对于苏晴来说,还不够快。  

因为那名少女只是安静地蹲在那里,没有惨叫,没有悲鸣,没有求饶。  

虽然到了这个程度,这个女人的眼睛肯定是保不住了,苏晴的首要目的也达到了。  

要知道,从见到她的第一面起,她就最讨厌这个徽州女人的眼睛!  

这是一种本能的厌恶,连苏晴自己都说不出为什么。  

但她的母亲曾经说过,想要摧毁一个人,要从摧毁她的精神上开始。  

而摧毁一个人的精神,要从对她最心爱的东西下手开始。  

在苏晴看来,这个女人的眼睛虽然平平无奇,但她除了眼睛之外的东西都没法看,也姑且会受到几个蠢男人的称赞,想必对自己的眼睛十分珍爱吧。  

所以在烧死她之前,苏晴就打定主意,要先灼瞎这个女人的眼睛。  

身上唯一值钱的东西被毁了,这个女人想必会绝望到发疯吧?  

苏晴无比期待着这个女人的惨叫。  

然后在这个女人的求饶声中,当众将其摧毁殆尽,一洗自己的耻辱。  

这就是在过去的三百八十七天里,支撑她没有立刻把这个女人撕成碎片的,为其设计的死法。  

所以此时此刻,看着一声不吭蹲着的朱鸾,苏晴非常不满。  

非常地,想要破坏。  

她倒要看看,这个女人被活活烧死的时候是不是能一声不吭!  

高台之上,苏晴拿着剑走近依旧捂着眼睛蹲在原地的朱鸾,将手上的鲜血烈火如同岩浆一般像蜷成一团的少女柔弱的身体倾倒而下!  

“去死吧!”  

在女子怨毒的大吼中,段立峥等人目眦尽裂地看着依旧一动不动的朱鸾,拔剑出鞘。  

雪斋和尚只听身边咔哒一声,目露绝望,但下一刻他瞳孔一缩,抓紧了宋怀竹的手…  

“师兄,你看…”  

宋怀竹的手在雪斋和尚开口之前停了下来,雾霭迷深的眸子里涌动着难言的情绪。  

“立峥,你看!”  

李文曜失声的叫喊拉回了段立峥的理智。少年睁大眼睛。  

下一刻,看到了今生最为难忘的画面。  

熊熊的烈火倾倒而下,将少女蹲伏在地的小小身影完全吞没。  

宛如死亡的地狱。  

然而下一刻。噗的一声。  

一只雪白的手臂从火焰里伸了出来。  

随后少女醒来了。  

上一秒,这是绝望的一幕。  

下一秒,这是奇迹的一幕。  

朱鸾放下捂住眼睛上的手,浴身于火缓缓地站起身,然后。  

轻轻抖掉了身上的火焰。  

原本气势汹汹的火团从她的身上掉落,连衣服都不敢靠近一般的乖巧。  

再然后,在所有人愕然的眼神中,少女睁开了双眼。  

就在所有人以为会看到一个瞎子的时候,她睁开了双眼。  

比地上的火焰,更为璀璨的双眼。  

在所有人都说不出话来的安静里,朱鸾抬起头看了近在咫尺还没有反应过来的苏晴一眼。  

然后…  

默默地走开,弯下腰捡起了地上的赤子剑。  

原本屏住呼吸的众人心跳一个跌停,正为这永远不合常理的对应大喘气之时,一道剑光撕裂了苏晴身上黯淡的火光。  

下一刻,更为明亮的火光亮起,但不等众人反应,先响起的是苏晴的尖叫!  

苏晴愕然摸上自己的脖子,然后呆愣地看着指尖上燃烧烈焰。  

西凉剑阁中也有弟子尖叫出声。  

因为苏晴白嫩的脖颈上,突然出现了一道红线,血珠正争先恐后溢出,随风燃成火!  

西凉剑圣瞳孔一缩,下一刻,老者眼中精光一闪,花白的眉毛蹙起。  

一道视线迎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