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二章 诞生(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她说到做到。  

那名少女如此说道。  

天地之间静极了,所有人愣愣地看着那名用自己一句话就暂时阻止了那玉石俱焚一幕的少女。  

而就在朱鸾说出这句话之后,段立峥终于回头了。  

不如说,他在听见她开口之后就心头一震。  

但可以的话,他还是想要做些什么,不惜一切地做些什么。  

在他过去十五年模范一般的人生里,他从未为什么疯狂过。  

但在遇到她之后,他的世界就天翻地覆了。  

但他却不讨厌这种感觉,当随着她奔跑的时候,他从未如此鲜明地感受到生命的实感。  

他的身体此时虽然剧痛,但他却无比清晰地感受到自己少年的热血在奔涌。  

他在使出七杀剑的时候就想到了她可能会阻止他,她就是这样一个人。  

同时他也决定不会被她阻止,他是以他自己的意志决定这么做,不关她的事。  

即便是她也别想阻止他。  

但他没有想到,她会这么说。  

她说,她会不死不休。  

为了他。  

段立峥怔怔看着手中寒月的剑光。  

其实他知道的,对她而言,成为国士是她最大的愿望,甚至在某种意义上,这个目的高于一切。  

不知道理由,但是他就是知道。  

因为这一路上,他一直在身边。  

县试,乡试,会试。  

她为了实现这个目的所付出的努力和血汗早就远远超过了所谓对功名的追求。  

这个国士的称号对她而言有着别样的意义。  

高于所谓的功名,高于世间的一切,她为了实现这个目的,是可以牺牲一切,也可以利用一切的。  

他原本是这么以为的。  

但就在这个时候,在他决心为她实现这个目的清路之时,她却说,如果他被伤了经脉,她会在这个地方与他的对手不死不休。  

置她为之奋斗为之流血为之拼杀性命也要实现的目的于不顾,也不要他为她拼命。  

段立峥的耳中隆隆作响。  

这个世上,怎么会有这样的人呢。  

她真的明白,自己在说什么吗?  

她真的不知道,他如果打败阮清,哪怕两败俱伤,会给她的国士之路解决多大的障碍吗?  

要知道,大周会试对战是分三天的。  

而这一轮已经是第一天的最后一轮了,结束之后所有举子就回家修整,明日再战。  

这也是天后娘娘制定的规则,为了举子们都能以全力对战,不受消耗之苦。  

所以消耗什么的,根本就不存在的。  

对于登极境而言,只要不伤及根本,回去修整一夜,再不要钱地服用丹药让高手为其疗伤,第二天都能好的七七八八。  

如果他这一轮没能给阮清致命打击,她在明天,就是一个致命的对手。  

她,真的知道吗?  

段立峥在高台上怔怔地侧过头,然后撞入那个女子平静的笑脸之中。  

“已经够了,”朱鸾淡淡的笑,对他开口,“谢谢你,立峥。”  

她知道。  

她什么都知道。  

但她却不要他那么做。  

哪怕不惜威胁他,也不要他这么做。  

她尊重段立峥的意志,但这不意味着她能看着一个年轻的修行者断绝自己的前途。  

朱鸾抬头看着保持着无懈可击的姿势,却没有动作,只是静静看着她与段立峥对话的阮清,目光微沉。  

看来这个女子也不希望和段立峥真的拼命。朱鸾之前猜测的没有错,阮清只是想要获胜。  

甚至希望能以最小的代价获胜。  

所以之前才会劝说段立峥认输。  

同时她也保有剑客尊严,没有偷袭段立峥,也没有趁机补刀,当然段立峥也不可能让她做到,但从这一点能看的出来,阮清和苏晴不一样。  

她不是盲目的悍勇,同时拥有剑客的原则。  

是个可怕的对手。  

但不能因为她是个可怕的对手,就让段立峥付出这样大的代价。  

这个女人,不该由段立峥来打败。  

“就算留给我也没关系,”朱鸾看着高台上的段立峥开口,“量力而行即可。”  

段立峥不比阮清弱。  

但段立峥没有和阮清拼命的理由。  

作为一个合格的修行者,认输才是符合他道心的选择。  

“可是…”段立峥深吸了一口气正要开口,但下一刻朱鸾继续开口。  

“你知道的吧。”少女静静的微笑。  

“我一向说到做到。”  

段立峥僵住了,随后他沉默了很久,终于笑了起来。  

少年仰起头,看向无尽的天空,呼出了一口气。  

真是败给她了。  

是的,他知道的。  

哪怕这世上所有人都不相信,他都深信不疑。  

因为她说过的话,全都实现了,没有实现的,那就还在实现的路上。  

而他此时如果再和阮清这么拼下去,如果阮清伤了他的经脉,下台就会受到这名少女的挑战吧。  

剑阁弟子的那个,斗剑。  

他记得是叫这个名字。  

少年看向手上闪闪发亮的寒月剑,剑刃折射出璀璨的日光,就像是那个女孩子永远坚毅如初的眼睛。  

说到做到朱九小姐。  

而这个朱九小姐,是他不愿放手的未婚妻。  

段立峥抬头瞪向台下,“你这个人…”  

朱鸾感觉到少年身上气氛的松弛笑起来,“毕竟我在名义上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