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三章 现身(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那把剑。  

朱鸾瞳孔一缩。而一旁的晋阳公主也瞪大眼睛看向许凤娘。  

“你是说?”  

许凤娘有些意外,“晋阳殿下难道没看到过?”  

晋阳公主微微低下头,露出一个有些苦涩的笑容,“我没有出席这个场合的资格。”  

不如说,在天后娘娘走后,她就丧失了一切实际的资格。  

恐怕将来只有在需要公主和亲的时候,才会被想起来是谁。  

兄长会维护好她的面子,但是在他自己的女儿面前,她显然不会被排在前面。  

作为长公主的她没有资格来这里,但作为公主的安宁公主却有资格来观战。  

被她母亲领着,兴高采烈地来看热闹。  

“这样…”许凤娘有些黯然。  

“这些都过去了,你现在不是想怎么看就怎么看,”一只手放到了晋阳公主的头上,晋阳公主有些愣地看向微笑开口的朱鸾。  

“你说的剑,是那把剑吧。”下一刻朱鸾语锋一转,看向许凤娘。  

这个时候出现的,只可能是那把剑。  

公主成为宗师时的佩剑,目前大周武试最大的彩头。  

蛟龙承影,雁落忘归。  

与含光剑、宵练剑并称殷天子三剑之一的。  

隐剑承影。  

“没错,”许凤娘神情复杂地开口,“每一次会被装在匣子里出现在会试对战最后一天的会场上。”  

那是发生在新皇登基后开的恩科之上的事。  

就在会试对战进行到最后一天的那个时候。  

那把剑从天而降,直直落入考官们和贵人所在的观景台上,把考官们都吓了个够呛。  

随后出现的,还有那个男人的声音。  

他说这把剑是随着公主的消失而销声匿迹的隐剑承影。  

而哪位解元成为会元,成为所谓的武三元,这把剑就是谁的。  

大周的考官等人被吓了一跳,但是那盒子旁围绕着强大的结界,就如同一个吉祥物一般伫立在地上,哪怕是宗师境界的修行者,都无法触碰。  

据说考官曾经上报过国师,桑榆只是淡淡说了句,如果那个盒子没有什么别的动静,就先放着吧。  

的确没有什么动静。  

武三元谈何容易。  

对战场上瞬息万变,武道争斗异常激烈,那一年不知是不是这把剑的激励,所有解元们都心生急躁,最终无人拿到武三元。  

在那之后,国士古石的这个承诺就传遍了整个中土大陆。  

甚至有人会专门来看这把剑。  

但在这个藏在盒子里从未露面的剑不是每次都会出现。  

随着时间的过去,一届又一届的国试举办,人们也抓到了规律。  

只有解元晋级进入最后一天,才会出现。  

大周会试武试对战总共三天。  

第一天是大会战,总共三轮,无论人数,最终决出十六强。  

第二天两轮,十六进八,八进四,决出四强。  

第三天也是两轮,却只有三场对战。  

最后的三场。  

四进二,二进一。  

决出最终的胜者。  

所以只有有一州的解元进入前四,这把剑才会出现。  

在过去的八年里,算上恩科,总共举办了三次会试,而其中这把剑出现了两次。  

而今年就是第四次会试。  

无人知道那把剑会不会第三次出现。  

许凤娘看着面无表情的朱鸾叹了口气,眼含歉意。  

“抱歉,殿下,我们每次都想抢回来的,只是…”  

“无妨,”朱鸾目光不变,只是微微蹙眉,“我只想知道为什么它会出现在武试上。”  

既然被那人拿去当了彩头,许凤娘等人抢不回来也理所当然,但朱鸾却没有想到古石居然会将那把剑在光天化日之下拿出来。  

“也许是为了激烈诸位举子大人吧。”许凤娘呼出一口气,眼中眸光更加忧虑。  

在那把剑出现之后,会试武试对战肉眼可见变得更加激烈。  

在过去的三届会试里,有这把剑出现的那两届,都是会试史上有名的惨烈,打到最后简直所有人都不要命,连他们这些旁观者在一旁看着都不忍卒读。  

虽说只有解元才有资格得到那把剑,但这世上有那个女人留下的传说。  

在公主留下的诸多传说中,不少人就认为,是那把剑最终让公主成为了中土大陆最年轻的大宗师。  

当然这个说法毫无根据,但还是有不少年轻的修行者愿意相信。  

同时没人希望再出现一个公主。  

起码被压制了整整一个时代的各个世家和他们的子弟里没人想。  

如果真有解元或某个势力得到这把剑,也是其他势力与少年天才们不愿见到的。  

“所以我的殿下,”许凤娘看着朱鸾呼出一口气,“在如今大周会试的武试上,解元会被重点针对。”  

我得不到,也绝不能让别人得到。  

就是这么一回事吧。  

朱鸾眸光微沉。  

抛出一个果子,引来各方势力争夺,也许能看出不少隐藏在水面下的东西。  

不愧是号称文武双全的大周第一国士。  

“而不光是大周子弟,西凉剑阁参加的弟子也越来越多。”  

水平也越来越高。  

许凤娘看向不远处明显打扮与大周子民不同的那个队伍在心里说道。  

今年的阵势哪怕与那两场最为惨烈的会试对战比起,依旧非同寻常。  

已经触碰到天道的中年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