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九章 呼唤(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当然不一样。  

朱鸾默默注视着身边被气势压倒的少年们,又抬头看着隐藏在黑色皮毛之下,其实伤痕累累的战马们。  

大周有十三个州。  

但拥有黑甲骑兵的大营只有七个。  

平均两个州才会拥有一个大军营,一般都处于两州交界处,比如之前位于徽州与澹州交界处的黄山大营。  

但有一个州是例外的。  

它当然是例外的。  

因为它是青州。  

大周抵御后金的铁壁,铁青长城的所在地。  

青州。  

青州大营,是七大军营里,唯一以一州之名命名的大营。  

在大周成为黑甲卫的条件很严苛,不管哪个大营的黑甲卫都会被派上边境的沙场,各个大营优秀的黑甲卫之间也有人员流动。  

但总的来说,还是不会有任何一个大营里的黑甲卫在实战经验比得上青州大营。  

也不会有哪一州的战马,比得上青州黑甲卫的战马。  

青州大营的黑甲卫的战马。  

是铁青长城的守护者们。  

大周王朝最为坚硬的坚盾们的坐骑。  

而此时,这些初出茅庐的年轻人们,将第一次迎接那扑面而来的铁血气息的洗礼。  

不是从人,而是从一群马身上。  

所有修行者们看着那些沉默的黑马们,看到它们就像是看着移动的城堡。  

肌肉喷薄的雄健身躯,和乌黑发亮桀骜不驯的眼睛,配合着那整齐的步伐,形成难以言说的气势。  

“如果被那马的蹄子踢中,是不是是修行者胸口都会立刻破一个大洞?”洪山握紧刀柄喃喃道。  

其他武举子们下意识的点头深表怀疑。  

当然如此。  

朱鸾目光微深。  

只有这样的马,才能抵抗后金铁骑的冲击!  

但此时此刻,要面对这些大周最为凶猛的战马的,不是生长在马背上的后金人,而是这些从未上过沙场的武举子们。  

娘娘,你实在是太狠了。  

不…应该说太祖皇帝也够狠吗?  

看着无数被战马们掀翻摔地满脸是血的年轻修行者们,朱鸾叹了口气。  

将黑甲卫战马引入会试骑射的是太祖皇帝。  

而天后娘娘改革时只说了一句话。  

“既然是要用黑甲卫的战马,干脆就让青州大营的马来吧。”  

直接造成了大周武举子们长达十余年的血泪史。  

真的是血泪史,朱鸾看着马场上纵横的真气感慨。  

不少举子想必是为之后的对战保留实力,一开始没有真元尽出,但在被无数次掀翻后,他们终于明白,对待这些烈马,保留实力是没用的。  

不如说,在这些烈马的面前,这些天之骄子们第一次认识到,人类的力量是有限的。  

哪怕他们不是普通人。  

是可以沟通天地的修行者,也是一样。  

朱鸾面无表情地注视着马场里的飞沙走石。  

在会试中她排在第二场。而会试骑射的第一场,不知是偶然还是必然,全部都是大周的举子。  

没有一个西凉子弟。  

当然以西凉剑阁弟子人数与参加武举人的总基数而言,姑且算是偶然。  

在这样的偶然下,眼前的一切只能用惨烈来形容。  

考官一声令下已经过去一刻钟,却还没有几匹马跑出去,马场上腾起的烟尘都快呛死旁边的观众。  

其他没有上场的举子也满目惊愕。  

连徽州举子都不能免俗。  

没有办法不惊愕。  

黑甲卫的战马的确强大,但这里并不是徽州乡试的会场。  

在这里的会试举子境界最低也是化元巅峰。  

在这些修行界的新秀眼里,天道之下,修行者才是最强大的。  

哪怕战马气焰嚣张,但只要以真元压制,也必然会屈服在他们的胯下。  

扯淡。  

朱鸾看着在浓郁的真气下肌肉迸发,汗湿鬃毛却还不屈不挠把修行者们往下摔的战马们,目光如水般平静。  

这大概就是天后娘娘的用意吧。  

什么叫做下马威?  

这就是下马威。  

天后娘娘在会试会场,用大周最强的战马,给这些可能的未来将领们,上了一课。  

纵然惨烈,但在这个时候认清现实最好。  

在残酷的战争机器面前,修行者的力量是有限的。  

“师妹,你在看什么?”  

远处西凉剑阁弟子们自发聚起的人群里,莫寒看着眸光微凝的师妹。  

阮清收回目光。  

高处包厢里,西凉剑圣看着远方的人群,眯起了眼睛。  

在一群惊愕的少年里,那个唯一平静的少女看上去非常特别。  

而就在他想要细看之时,一个清瘦的人影却挡住了他的目光。  

看着那个距离那个女子甚远却往旁边动了动,正好杵在他视线中心戴着白玉面具的男子,西凉剑圣眸光微凉。  

朱鸾闭了闭眼睛,没有回头,而是抬起了头。  

“师兄,别看了。”  

就在这个时候,阮清在莫寒身边冷不防说道。  

“到我们了。”  

“真巧啊。”  

朱鸾看着手中的号码牌微笑。  

“是啊,真巧。”站在她身边的段立峥面无表情地说道。  

他已经习惯了。  

真的。  

会试武试弓马骑射第二场。  

他在第二场。  

朱鸾也在第二场。  

嗯,这没什么。  

但这场还有什么呢。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