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章 想入(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聚气?”朱鸾的话一出,桌边的人都看过来,但第一声回应却从门口传来。  

朱鸾回过头,一个少年穿着普通的长衫站在三人身后,看上去平平无奇,但他一抬头,楼下的人都往上面望。  

甚至能听到大厅里的窃窃私语。  

“立峥,你来了。”慕恪之探出头看了眼,“你这时间点赶的也太让人想入非非了。”  

段立峥笑而不语,朱鸾回头看了他一眼,点了点头,然后拉椅子坐下。  

鱼斯年一直站在她身边,自然地坐在了左边的椅子上。年华藏往右边一个滑动,插进了洪山和李文曜中间,这下朱鸾的右边还剩下一个椅子。  

包厢里是圆桌,椅子都安排好了,司徒高义还没来,屋里还剩下三个空位,原本有一个是为朱戎留的。  

一个在朱鸾身边,另外两个在慕恪之身边。  

屋内人的视线齐刷刷投到了段立峥身上。  

段立峥看着坐在椅子上的女子,从他的位置能看到她耳后的碎发,毛茸茸的,让他想起之前在天策书院时屋外偶尔飞过的雏鸟。  

看着屋内其他人挪揄的眼神,段立峥苦笑了一下。  

其实他们已经快三个月没见了。  

上一次见她还是上次的暮云会,就是在这个地方。  

除了还没来的司徒高义,这段时间里,这个包厢里的其他人见她的次数想必都比他这个未婚夫要多罢。  

即便他没见到她,但她的消息还是源源不断的传到他的耳中。  

县试案首自不必说,之前在太平山房发生的事,虽然事后了无痕迹,但还是通过段家的耳目隐秘地传入了他的耳中。  

当得知她可能和年华藏联手杀死了一个登记中期的消息时,段立峥正在练字,坐在案边久久未能下笔。  

昨日接到慕恪之的邀约时,段立峥犹豫了许久,但还是决定来坐坐。  

没想到上来就是这样的场面。  

如果朱戎在,她身边的位置就毋庸置疑是属于兄长的,这还是第一次碰到这样的选择,一直和她形影不离的兄长没有来,这就有些尴尬了。  

段立峥不由得想起刚刚在门口听到的话,那个一直静静跟在她的后面,不为人所知的小少爷,居然在这个年纪决心开始修行?  

真是有勇气。  

那自己还有什么好犹豫的。  

察觉到段立峥许久没有落座,朱鸾回头看了他一眼,段立峥对她露出了温和的笑意。  

不管她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被挖出来的部分多么深多么骇人,但他们之间还有那张红纸在,在这样的场合,他自然不会让她难看。  

顶着身边的损友一脸看热闹的神情,段立峥大大方方走到朱鸾身边,拉开椅子坐下,一边坐一边侧身对朱鸾道,“你刚刚说,朱少爷已经聚气了?什么时候开始修行的?”  

朱鸾对坐在自己身边的未婚夫也露出同样亲切的笑容,“两个月前。”  

和未婚夫时隔三个月的对话,从议论朱戎的事情开始。  

“两个月前?哟,立峥你大舅兄意外还是个天才呢!”人未到,笑声先到,随着这声惊叫,司徒高义一步跨入了门槛。  

司徒高义一来,包厢里的气氛都活跃了起来。  

“是啊,”李文曜附和道,“两个月聚气,这的确算得上有天赋了,令兄如此美质,怎么会现在才开始修行?”  

会有这样的质疑并不奇怪。  

不论天赋高寡,世家公子在四五岁的时候都会在家里武师的指导下修行一点导引术,权当强身健体,一两年聚不了气的才会放弃。  

而顺利聚气的,会一开始先练着,如果没有天赋顺利进境,再走其他的道路。  

朱戎年十五,两个月聚气,怎么看也不像是小的时候放弃的。  

“堂哥小的时候…”朱鸾笑了笑,“情况有点复杂,没有进行修行。”  

其实是没有机会修行。  

以朱戎曾经鬼鸩缠身的那副身体,一旦导引行气,蛊毒就会发作,自然不可能修行。  

英国公府突然出现的这个大少爷,明眼人都能看出其中有鬼,听到朱鸾如此说,众人自然能联想到些什么。  

“可为什么现在突然想要修行了?”司徒高义在一旁好奇道。  

修行者虽然不是没有大器晚成的,但从十五岁才开始,实在是太晚,更何况朱戎已经通过县试文试,不如专心在文道上,反而更能出成绩。  

毕竟文武兼修只是听着好听,谈何容易。  

“哼,想必上次在旁边只能旁观不尽兴,他也想上场试试了?”旁边年华藏突然冷哼道,“就算再遇上那群人,现在才开始修行又能派的上什么用处。  

他看了眼朱鸾,毫不客气地说道,”“就痴心妄想吧。”  

对于年华藏的冷嘲热讽,朱鸾最近听的过多已经免疫了,她摇着头道,“年师兄你这样说,小心哪一天被我堂哥按在地上摩擦。”  

年华藏对这个女子时常冒出的古怪的词语也习惯了不少,虽然听不懂也知道她是在嘲讽他,眉梢一挑正要嘲讽回去,身边却传来洪山的疑声。  

“你们两之间,发生了什么?”洪山的视线在朱鸾和年华藏之间逡巡。“难道那个传言,是真的?”  

除了段立峥外的其他人也都看向年华藏。  

年华藏被洪山如有所思的视线看的发毛,皱眉道,“什么传言?”  

“登极中期的刺客上了卧龙山的那个。”洪山道,“都传开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