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六章 怀抱(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在段立峥的左肩被刺中的时候,包厢里一直旁观者的贵人们的身影终于动了。  

而看到段立峥居然还要以身撞剑,所有人都脸色大变,而之后剑锋要抚上少女脖颈时,众人也为之后惨烈的场面而惊恐地睁大了眼睛!  

“二公子!二公子!”包厢里的小姐们被吓得脸色雪白,纷纷趴在窗边颤声大喊。  

而天字阁内,砰砰几声门响,也不知是是谁撞门而出,而晋阳公主握住手上的剑柄,再也顾不得身份翻窗而出,目眦尽裂地看着高台上的两人。  

谁都没有想到,场上的两人居然在如此短的时间内由僵持转为对抗而又从对抗变为对杀!  

更可怕的是这两人的节奏似乎出了什么问题,演变成了这样越是想要保护对方就越是会害死自己的局面。  

而这两人离得太近,这一切发生的太快,已经到了牵一发而动全身的状态,更可怕的是这两人的剑意非常相似,那种不顾一切的锋锐紧紧缠绕在一起,这意味着很难将这两人分开,周围的修行者们无论境界有多高不敢也不能插入这两人的节奏。  

原本老神在在观望这一切贵人们终于惊觉到在这寻常的武斗场发生到了什么。  

一场连真元都没有动的演招而已,居然不是要分出胜负,而是要分出生死吗?  

包厢里的贵人们终于坐不住了,紫阳书院的两位武院教习破窗而出,向高台上掠去,其他包厢的世家供奉们也纷纷如雨后春笋一般从窗口台下冒了出来,暮云楼内一时间风起云涌。  

这个时候已经没有了什么书院世家之分,所有人都争相恐后地冲向高台只欲将这对刀刃相向的男女拉开来。  

然而,一切都已经来不及了。  

段立峥和朱鸾的剑实在是太快了,众人眼睁睁地看着高台上玉石俱焚般越靠越近的两人,两人手上的剑一明亮一黑沉,却流露出同样冷厉的锋芒,切入对方的要害。  

段立峥已经控制不住手上的剑,也来不及调动真元,在这极短的时间里,他甚至不知道自己在想什么。  

他感受着她的剑扎入自己的血肉,然后几乎是同一时刻,看着自己手上长剑划破她洁白的肌肤,切入他曾经触碰过的,她的血脉之中。  

剑气带起她的长发,少年手中长剑在触到她的血脉之时,不知为何重新焕发出剑光,明亮的剑光照亮了她的脸。  

然后在那一瞬,他看见她对他微微的笑了。  

为什么?  

这到底算什么?  

就在段立峥仿佛看见了幻觉了的时候。  

就在所有人的惊呼都压在嗓子里即将迸出的时候。  

就在朱鸾清晰地感觉到冰冷的剑刃切入脖颈间的肌肤的刹那。  

铮!铮!铮!  

高台上响起尖锐的剑啸,骤然间仿佛凭空有一股大力推来,滂湃的真气冲天而起,原本势不可挡的两柄剑刃同时一震,段立峥和朱鸾同时感到虎口一麻,剑脱手而出,反向弹了开来,原本相冲的身形交错而过。  

在那庞大的威压下,真元未动的朱鸾只觉浑身一阵脱力,在惯性的作用下冲出几步,突然脚步一滑,那双明显被用错了地方,世家小姐见客用的绣鞋终于不堪重负地被踩掉一只,朱鸾陡然失去平衡,即将滑到在地。  

然而周围再次响起一阵惊呼,寒光一闪,朱鸾即将跌倒的地方居然凭空出现了段立峥刚刚脱手而出的长剑!  

生死刚刚与这女子在一线间擦身而过,居然又如影随至!  

段立峥此时刚刚转身,肩膀上还插着滴血的铁剑,见到这一幕神情剧变,他肩膀上的铁剑阻挡了他经脉的流动,竟然也一时无法调动真元!  

他调动脚步往朱鸾的方向扑去,伸出自己的右手,想要抓住女子的手臂,但却发现无论如何都赶不上!  

在众人的惊呼声中,朱鸾感受到了自己的坠落,她神情平静地看着地上的长剑,长剑居然是侧立在高台之上,一边的剑刃扎入高台的木制地面里,另一边锋利的剑刃朝上,发出刺目的寒光,像是为她精心设计的铡刀斩首台。  

鼻边传来铁锈的腥气,既是钢铁的气味,也像是血的味道。  

寒光闪闪的利刃,仿佛在渴望她的鲜血,在渴望看到她的反应。  

而让这把剑出现在这里的人,应该就在旁边看着。  

朱鸾闭了闭眼睛。  

没有办法,只能硬接了吗?  

伴随着耳边的众人的惊呼,和呼啸而过的风声,朱鸾感到自己坠落,等待着下一秒利刃的到来。  

然而想象中的利刃没有如期而至。  

鼻尖铁锈的腥味没有了,取而代之的是仿若雨后青竹一般的气息,很清新,很好闻。  

同时下落的感觉也没有,取而代之的是一种腾空感,还有属于人的身体的,温暖和柔软。  

然而朱鸾反而浑身僵了一僵。  

在即将撞上地上剑刃的一瞬间,她被人抱进了怀里。  

耳边再次传来众人的惊呼,但这种惊呼和之前出自恐惧的惊呼不同,这惊呼里有着如释重负,有着好奇,还有着兴味。  

甚至夹杂着少年们惊奇的口哨声。  

而引起这骚动的始作俑者浑然不觉。  

男子腰间玉玦长长的流苏和少女的乌发一起在空中划过一个圆,他的手牢牢抱着少女的腿弯和后背,在空中盘旋一圈,轻轻落地。  

朱鸾从那能让人联想到雨后青竹一般的怀抱里抬起头来,看着男子脸上白玉的面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