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二章 反杀(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黄山大营巡检办案,缴械不杀。”  

“黄山大营巡检办案,缴械不杀。”  

远处响起沉重的号角,骑兵们洪亮的喊声起彼伏呼啸而来,原本神采奕奕耀武耀威的官兵们纷纷被重甲骑兵包围,这次换围困其中的官兵们面色灰白神情惊惧。  

骑兵们身披重甲,铁甲乌黑,沙场间百炼成钢的铁血气息扑面而来。  

黑甲骑兵,大周最精锐的将士!  

这是怎么回事?  

只有四大军营才会有的黑甲骑兵!  

整个大周被划分为数块军区,东南西北分为四大军区,其中南方地区最大的军营就是位于徽州和儋州交界的黄山大营。  

黄山大营的兵马怎么会来到这里?  

四大军营汇聚着大周最为精锐的兵马,更是大周国力的根本,没有虎符无法调动。  

就算有了虎符,寻常将领依然无法调动。  

从四大军营建立之初,为了防备四大军营兵马的异动,太祖皇帝制定了极为严苛的兵马调动基准。  

要调动四大军营的兵马,必须满足两个条件。  

一个是虎符,另一个是必须要是三品以上的文官才能调动。  

太祖只建国以来就对武官甚为忌惮,为防武官谋反,所以才制定了如此标准。  

黑甲骑兵喊声雷动,迅速形成包围阵型,如天罗地网。  

砰的一声,马蹄齐齐跺地,整齐划一,数百骑兵宛如一人,整齐划一的让人胆寒。  

这是大周真正的王师,大周最强大的力量之一。  

即便是徽州府骄傲的府军,即便是来自神都的禁军,即便是曾经晋阳公主的亲卫,也无法抵挡这威势。  

被包围的官兵陷入恐慌,马上的士兵纷纷脸色发白,甚至有兵械落到地上的声音传来。  

惊慌的不止官兵们,挡在朱戎身前的护卫们也有些回不过神。  

虽然曾经为兵,但他们中的大部分也是第一次见到传说中的黑甲骑兵。  

黑甲骑兵对他们这些底层的小兵来说实在是过于遥远。无论是为敌还是为友都太过不可思议。  

有了先前这些官兵突然弓弩相对的洗礼,看到黑甲骑兵带来的精神冲击后,晕头转向的护卫们此时也有些拿不准了。  

护卫们纷纷面面相觑,求助似的看向卫勇。  

而他们的统领卫勇正呆呆的看着自家的小姐。  

不仅仅是宛如天降的黑甲骑兵,卫勇眼前的这副画面也很是奇异。  

眼前骑着黑马的男子看上去并不是武将,浑身的书卷气彰显出他是个书生。  

卫勇想起黑甲兵的调动条件,猜测眼前这个男人就是那个能调动黑甲兵文官。  

看上去年方而立之年,难道就已经是三品的高官了吗?  

卫勇张大嘴巴。  

而这位率领着黑甲骑兵的人正专注地注视着九小姐,但九小姐眼光微微低垂,没有理会。  

眼前的气氛陷入诡异,两人之间像是存在着什么模模糊糊的东西。  

卫勇觉得自己脑子笨,就是想不清楚这是什么。  

“这些大人们…是来帮咱们的?”  

接收到属下们求救的眼神,卫勇硬着头皮看着朱鸾磕磕巴巴问道。  

刚刚九小姐刚刚说完太慢了这些骑兵就出现了,卫勇在心里面认定这些骑兵肯定跟九小姐有关。  

经过之前的洗礼,现在在卫勇的心里,九小姐简直是无所不能。  

他这一问主要是想要安抚大家紧绷的精神。  

朱鸾闻言抬起了头,瞟了一眼骑在马上的段浩初,嘴张了张,想说什么又没有说出来。  

“是,这是已经接到请求赶来护卫咱们的黄山大营的将士们,承蒙黄山大营杨大将体恤,此趟调集专为英国公府派出了五百骑兵。”黑甲骑兵后方突然传来老人声如洪钟的声音。  

骑兵分开,一辆马车辘辘驶来,车夫打起帘子,一位老妇人的面容出现在众人眼前。  

虽然眼神疲惫,但依旧炯炯有神。  

正是白老太君。  

“太奶奶!”“老太君!”  

护卫们和人堆后的朱戎欢叫出声。  

白老太君在一个身穿鹅黄色比甲小丫头的搀扶下走下了马车。  

小丫头刚刚下车,看到朱鸾的瞬间,眼睛像火炬一样亮起。  

“小姐!”  

玉莹欢叫着冲向了朱鸾。  

原本肃杀的气氛一下子被打破,朱鸾伸出双臂,接住了鹅黄色的笑炮弹。  

被小丫头一把撇开的白老太君身形一个摇晃,原本一直跟在朱戎身后的陈婆子立马冲上前来扶住了她。  

“老太君,您辛苦了。”陈婆子满眼都是泪。  

白老太君安抚地拍了拍她的手,看向被黑甲骑兵包围的官兵,还有身处官兵之中,满脸难以置信表情的朱宽,朗声说道。  

“谢黄山大营黑甲卫,助我英国公府归位正统!”  

“归位正统!”  

“归位正统!”  

“归位正统!”  

黑甲骑兵齐齐喊道,声音直上云霄。  

“戎儿,上前来!”白老太君大笑着朝朱戎喊道。  

朱鸾看着眼前的景象,轻轻一笑,抱着玉莹转身。  

她正想离去,突然手腕被人拉住。  

“九妹妹,太奶奶在叫我们呢。”  

“只是在叫你吧。”朱鸾皱着眉头看向他。  

原本病弱的小少年不知为何变得非常有力气,不容分说拉着朱鸾的手就往白老太君身边走去。  

朱鸾不愿在大庭广众之下挣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