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章 越骑集结(2/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满脸鄙夷的直捂耳朵。  

…这混蛋!  

“白泽越骑营!——全体上马!”  

“诺!”  

“金吾游徼,全体上马!”  

“诺!”  

李苍玉也准备上马,但现在后背有伤不想背剑。他观察了一下,发现这把大刀的佩剑璏环是个活页扣。他试着将刀往马鞍的铁环上一挎,刚好!  

呵,设计还挺科学!  

这以后骑马的时候就不用一直背着大刀了,人能轻松不少。  

李苍玉翻身上马,试了一下,马上的空间相对较大,就算是单手拔刀也不是问题。  

郝廷玉也翻身骑上了马,他的随从将一柄将近四米长的马槊递到了他手上。  

李苍玉看着那马槊,艳羡无比!  

俗语道“月棍年刀一辈子枪”,枪术本就是武术中最难练精的。马槊远比一般的枪要长很多,光是槊头就有五六十公分长。那基本上就只有武艺高强又膂力过人的猛将,才会用它当兵器!  

再者,马槊本身也极为难得,并且造价极高。一般的枪基本就用的普通木竿,马槊必须选用上等的柘木来制作,光是用油浸泡制作材料就得一两年的时间。柘竿裹了一层又一层的细蔑和葛布,上了一层又一层的生漆。每裹一次干透一次就得数月,层层包裹层层干透,直到这槊身用刀砍上去能发出金属铿锵之声,才算合格。  

一把槊的制作时间,从来不会少于三年。成品率,不到三成。很多将门之家,一把马槊都是代代相传用上几十甚至上百年!  

马槊,李苍玉基本不幻想自己能用上它了。那玩艺儿可就真不是自己想学,就能学得到的了。他下意识的握了握刀柄,还好我有惊鸿了,手感真好!——用这种略带弯势又相对较沉的大刀骑马冲砍,可就比又直又轻的横刀方便顺手得多了!  

“大将军将令!”郝廷玉在那里大声嘶吼了,“兹有不法之徒群起集结,意图祸乱京城、伤害百姓!凡国法不容,金吾必咎!——儿郎们,随我前去,擒贼平乱!”  

“吼!——”众将士大声嘶吼以应诺。  

李苍玉算是听清楚了——大将军将令,这意味着,眼前这个出动白泽越骑营和金吾游徼的命令,是李光弼发出来的!  

“出发!”  

时隔多日,金吾卫声名赫赫的白泽越骑营,再次出现在了长安市民的眼前。  

上一次,李苍玉是被围剿的对象。  

这一次,他策马奔走在郝廷玉的身边!  

长安的百姓立刻避道相让,并站在街边围观。  

“金吾越骑,真是威风凛凛!”  

“这又是哪里出大事了?否则不会出动越骑!”  

“还是白泽营的越骑,京师第一猛将郝廷玉的麾下!”  

“还有许多金吾游徼也一起出动了,看来真是大事!”  

李苍玉不经意的看到,在前方街道人群当中有一辆正在靠边避让的清漆油壁车,相当的眼熟!  

车窗撩起,里面露出一张芳华绝代的脸庞来…念奴!  

经过马车旁边时,两人之间相隔不过三米,四目相对了一瞬。  

念奴微微皱眉,仿佛是颇为惊奇又颇为担忧。  

李苍玉面无表情,平静的转过了脸去,继续前行。  

“这小子,还真是没心没肺!”驾车的红绸脱口而出,十分忿然。  

“你要他怎样?”念奴淡淡道,“停下马来,和我寒暄半个时辰?”  

“你没见他那表情?”红绸忿忿道,“仿佛就是不认识斋主一般!”  

“算了,少说两句。”念奴放下了车帘子。  

红绸眯了眯眼睛盯着李苍玉的后背,低声自语,“小子,你等着!”  

说两句题外话相信能够看到这段话的朋友,都是对这本书颇有兴趣的,或者是跟读了我多年的老书友,对于本书的风格和我的写作习惯,都有了一定的了解。  

天宝唐风的风格之于起点,是比较小众的。作为一名初到起点的写手,我也没有太大野心,希望这本书能够按照我的想法顺利写完,即可。  

我一直都认为,写历史小说,是需要一点情怀的。功底与水平怎样另说,家国情怀、人文情怀和民族情怀,三者总是抛不开。  

历史需要敬畏,古人也需要尊重。  

我知道我这想法很古板,在快餐小说盛行的今天这样的想法也并非十分可取。但我仍旧固执的这么做了。之前发过一篇作品相关写在十五万字,说的就是这么一回事。当时有感而发,事后冷静一想…这些东西貌似不怎么值钱了,在乎的人更是寥寥无几。来起点看书的都是图一乐,谁在乎你这个哦?  

于是删了。  

时至今日,本书的成绩算是不太理想的,但是在我预料之中。既然是按自己的想法来写的,自然就要承担相应的后果。  

无所谓,认了。  

反正也是无法迎合畅销市场了,我就按现在的节奏和风格,这么写下去。  

我相信,总有朋友会喜欢的。  

总会有人,和我一起见证和描绘这一纸辉煌又悲凉的大唐画卷,一起经历这一场灵魂放逐于千年古外的慷慨人生!  

我的野心不大。  

等到那一天,当这一卷画卷描绘完毕,当那一世人生盖棺定论,能有朋友说上一声“值”,我就赢了。  

本章,是天宝唐风最后一章免费的公众章节。  

明日在起点中文网,上架销售。  

喜欢的朋友,帮忙定阅一下正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