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36章 搬木头(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明月高挂天空。  

伯尼带着村民来到了班克洛伯爵地界的边缘。  

大家都松了口气。  

伯尼回头,全村男女老小,浩浩荡荡,好大的一支队伍。很多村民赶着牛羊和车子。  

前面就是班克洛伯爵的领地,大家安全了。  

“休息一下,等会再走!”伯尼宣布。  

于是大家纷纷找地方休息。  

有的孩子,在妈妈的怀抱里睡着了,而妈妈坐在牛车上,父亲则负责赶车。  

“伯尼,下午来的税务官并没有说要强征兵役和税务啊!”有村民坐下来说道。  

“对啊,他说三天后全部村民去峭岩城,有最重要的政令要当众宣布。在城门的门口立有一根树木,谁把树木扛到伯爵主堡的大门口,就赏一枚金龙。”有男子说道,“伯尼,你见多识广,是贵族家里的常客,你说说,加文伯爵是什么意思呢?”  

“假的!”伯尼断然说道。  

“加文伯爵发出来的政令,不会有假吧。”  

“维斯特林家族的名誉已经烂掉了,他们自己已经一天比一天穷,怎么可能赏给你一枚金龙?各位啊,大恶魔魔山入主了峭岩城啊,各位大哥大姐,现在是魔山说了算啊,维斯特林家族已经沦落了,简妮小jie那么美的人儿,竟然嫁给了魔山,啧啧啧,小jie可怜了!”  

“我听说是泰温公爵赐婚的,加文伯爵也没有办法。”  

“喂。伯尼,听说魔山那东西好大,日牛日马,不知道是不是真的。”  

“魔山就不是人,他就是个人形野兽,你说是不是真的。”伯尼喝上几口酒,说道,“出发吧,继续走。翻过前面山坡,就是班克洛伯爵的地界了,我认识伯爵,保管你们有地种,有矿挖,有jìnǚ搓几把。”  

于是村民爆发出大笑,妇女们则诅咒伯尼会断子绝孙。  

队伍在大大的明月的照耀下刚翻过山坡,进入班克洛伯爵地界,前面突然就亮起了无数的火把,一个铠甲鲜明的将军从树林里纵马而出。  

伯尼和村民大惊,胆小的村民撒腿就跑。  

伯尼定睛一看,将军身后一面旗帜,是一只公牛。  

他顿时大喜,喝道:“大家别怕,是班克洛伯爵的旗帜。”  

这名将军戴着头盔,放下了面罩,无人能看见他的脸。在他的身后,人数不多,一共二十骑。  

“回去,这条路不通。”将军说道。  

伯尼却喜滋滋的跑上去:“将军,我是伯尼,我跟班克洛伯爵很熟的。你也一定看过我在伯爵家的表演,学各种鸟兽叫的就是我。”  

“滚!”将军喝道,手按上了剑柄,“不想死的就滚回去,此路不通。”  

“将军?”伯尼还想说什么。  

将军长剑出鞘,喝道:“凡是维斯特林家族领地的子民,任何一个,不能从此路过去。就算你们进入了班克洛伯爵的领地,伯爵也不会收留你们。我奉劝你们好好回到村子去,不要在这里给我找麻烦。”  

伯尼和村民们面面相觑!  

他们面对长剑,谁还敢上前。  

当天晚上,伯尼和村民们不得不回到村里,伯尼和另外两个年轻村民去走更远的路,别的伯爵的领地上,也有士兵把守道路,不得过界。就算村民们过了界,也会被赶回来。  

三天时间眨眼过去。  

所有回归的土地上的子民们,虽然人心惶惶,很奇怪的是,当大家发觉很难逃离的时候,一旦回到村子,眷恋之心顿起,竟然很罕见的并无一户逃走。  

谣言之风开始刹车,有村民怀疑这些听闻并不是维斯特林家族发出来的,仔细探究之下,竟然并不知道是谁说出来的。  

大家倒是都得到了维斯特林伯爵亲自颁发的政令,就在村庄的公示牌上,那政令上有维斯特林家族的徽章,并不是魔山的三狗图案。  

政令上说,维斯特林伯爵有新的政令要对全境人民颁布,所有接到政令的子民,必须于三天后的中午之前赶到峭岩城的黑岩广场,但在颁布新的政令之前,伯爵于凯岩城的大门口,立有一木柱,有胆搬走木柱到伯爵主堡的大门口的壮士,赏一金龙。  

魔山和简妮举行家族婚礼的这一天,整个凯岩城挤满了全境的子民,人们接到伯爵的政令,全部都来到了峭岩城的黑岩广场。  

中午时分,峭岩城继承人,雷纳德·维斯特林从伯爵主堡里出来,骑上骏马,带着数名侍卫,一边走一边高喊:谁有力气把大门口的木柱搬到主堡大门来,赏一金龙。  

雷纳德一直从主堡大门口喊着,来到了凯岩城大门口。  

这里从早晨开始就立了一木柱,有两名士兵在此看守,围观的人也非常的多,人山人海,水泄不通,大家指指点点,议论纷纷,却无一人敢上前搬木头。  

“维斯特林数千子民,难道就找不出一个有胆量之人?”雷纳德冲人群喊道。  

“我!”一个子民走了出来,膀大腰圆,厚嘴唇宽脸,正是伯尼的老婆公牛。  

伯尼自己缩在一边,怂恿了公牛两句,公牛就站了出来。  

伯尼对公牛说,只要她去搬木头赚来一金龙交给他,他这一辈子都不会离开她。  

于是,公牛就站了出来。  

这一出来,全场哗然,谁也想不到站出来的维斯特林壮士竟然是个浓眉大眼的女子。  

这令雷纳德·维斯特林也大为尴尬。  

维斯特林领地上最少有一千三百户子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