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七十八章 回归(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而在另一片时空中。  

袁无极与素还真一会之后。  

阴阳令能量也即将蓄满。  

这一趟时空之旅,唯一的意义便是试验。  

袁无极已经在一些地方藏了东西,如果回到现实后他能在那些地方找到这几样物品,说明,“未来可改。”  

“若是不能,那说明两者并非同一片时空,但…”  

想到这片时空同样有自己,袁无极觉得自己回到过去的可能性更大。  

随着阴阳令内特殊的时空能量积蓄完成,双令相合,直接劈出黑洞,万千星河与时光碎片在其中交杂,袁无极毫无抵抗之力,直接被吸引而入。  

此时,西煌佛界线。  

近月观音、永劫天女虽为女子,但此刻同样神情坚定。  

两人体内佛元毫不保留,身前巨壁凝实,抵抗毁灭之力的冲击。  

恐怖能量席卷,当空直接炸出一个巨大黑洞,周边时空都好似错乱,变得不稳定。  

时空隧道之内,袁无极紧握阴阳令,凭着若有若无的召唤感觉飞速划过。  

就在能量即将耗尽之时。  

“嗯?”  

“前方时空紊乱,更容易打破。”  

感受到坚固隧道出现动荡,袁无极猛然一加速,刹那冲向现出裂纹的地方。  

刚一洞穿虚空,一股惊天能量突然袭身。  

“怎么回事?”  

还没反应过来,袁无极猛然被这股力量扫中,口中喷出一口鲜血,向下跌落。  

穿越时空的能量主要来自于阴阳令,但并不代表袁无极会毫无损耗,因此即便袁无极体魄强大,但因为消耗了大半力量,加上毫无防备,袁无极在突如其来的能量下一瞬吐血。  

此刻,百里方原充斥着无尽的恐怖能量,形成毁灭风暴,凭空多出一个人在此刻毫不起眼。  

当然,喜魄、六神子自是知道的。  

同时也共享了另一片时空的信息,而袁无极主魂同样也了解了情况。  

不同的时空,时空隔绝,因此会断绝魂体之间的联系,这也是早有所料之事,因为第二元神随着叶小钗失落在另一片时空,他感知不到有关第二元神的丝毫踪迹以及信息。  

众天邪王一人单挑整个西煌佛界,这一战,让四禅天各个负创。  

百里方原被夷为平地,生机绝灭。  

好在西煌佛界线属于边陲之地,沙漠占据了大半,可谓地广人稀,因此战死伤的生灵还不算特别多,若是在神州随便一处城镇恐怕死的就不是百千了。  

整个战场已不是天翻地覆,而是天塌地陷。  

即便有四禅天以及释至伽蓝以阵法护佑这片大地,但恐怖力量也只是被挡在这百里方原之内,而这百里沙漠已是被彻底摧毁,黄沙消失,变成一个足有百丈之深的黝黑坑洞。  

阵阵阴寒之气弥漫,寻常生灵踏入一瞬便会被冻结生机。  

若是遇到气流,将直接爆碎,死无全尸。  

这一点类似于当初北海灵州死旸所爆发后的结果。  

已经撼动了西煌佛界的地气。  

至少这百里大地,若是没有其他补救手段,百年之内无法复原。  

此刻袁无极运转护体罡气,宛若狂暴大海中的一叶扁舟,受尽摧残。  

逸散的能量持续了很久方才停止。  

四禅天也终于达到极限,结界破碎,四人应声而飞,胸前的衣衫早已被鲜血浸染,个个气息衰弱。  

这并非他们弱。  

一是众天邪王太强。  

其次四人只能防守,结阵抵御两人力量的冲击,以免波及更广,可以说是完全正面承受了众天邪王与六神子浩瀚之力的攻击。  

这时,六神子也轰然砸入大地,留下一个人形大坑。  

片刻之后,六神子才衣衫褴褛的从坑中踉跄走出,此刻六神子肌肤宛若金铸,嘴角更是流出金色血液。  

随着体表金肤消退,六神子身上鲜血也化作红色。  

佛门至极护体神功金刚不坏之身彻底被打破。  

“众天邪王果然厉害。”  

六神子喃喃一声,握着胸口站起,此刻,他的胸口塌陷,骨骼断裂,连心脏都出现裂纹。  

若非他的体魄可以比肩本尊,早已身亡。  

但即便如此,他也同样无力再战。  

单挑众天邪王,哪怕不是全盛时期的众天邪王,但有此战果也足以自傲。  

经此一战,体内舍利子伴随着这段时日对佛经的参悟彻底消化。  

待他伤好之后,双魄也将大成,可以随时回归本体。  

“能挡下曌此招,你足以自傲!”  

众天邪王从半空中缓缓降下,战到如此程度,他也不可能毫无损伤。  

尤其方在儒门与皇儒无上干了一架,已经难以支撑,虽然在赶往西煌佛界的途中已经恢复了一些,但这一次与六神子的激战,也让他的躯体再度变得虚弱,若是继续战下去,天迹之躯很可能变得残破,不堪使用。  

“这幅躯体太弱了,严重影响了我实力的发挥。”  

接二连三之战,都因为的缘故而无法击杀对手,这让众天邪王已经有一种迫不及待寻回自己躯体的想法。  

先有君奉天,再有稷玄谷,之后又有蔺天刑,儒门出现了三个可以让他正视的对手。  

而现在佛门,竟同样出现了两个能让止步的高手。  

因此,寻回神躯已是迫在眉睫,不过当前是拿回终极冥帝,有此神兵,同样能让他的力量再增数成,届时即便再遇这几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