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4章 滑翔机(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虽然说来了德雷克勒斯,但是滑翔机毕竟年龄大了,已经不是巅峰状态,包括奥拉朱旺也是,他们常规赛基本上都希望收着打,留着力气等到季后赛用。  

但是雄鹿队的主力球员多数都还年轻啊!  

他们可不用留力。  

所以,不想太拼命的奥拉朱旺们,就很难进入雄鹿队篮下。  

他们的效率,也受到了极大的影响。  

本来火箭队还想要赌一手三分球,他们阵中好几名射手,随便有那么一两个发挥好,也能起到很好的效果。  

但是火箭队的这qunshe手,说好听点的叫关键先生,一般的说法叫神经刀,也就是发挥得很不稳定。  

你想啊,一个人的投篮命中率三分命中率都不是特别高,但是又以关键时刻稳著称,那么也就意味着,在那些不太关键的时刻,他其实是很不准的。  

这一场比赛,就重要性来说,其实相当一般,所以霍里埃利这些关键先生,也就没那么准了。  

球员,至少是角色球员们,他们的求胜yuwang,并不算特别强烈。  

但是汤姆贾诺维奇想赢啊!  

现在奥拉朱旺陷入对手的陷阱之中,外线射手找不到手感,他只能把希望寄托于本赛季新转来的德雷克斯勒身上。  

德雷克斯勒外号滑翔机,被称为是整个八十年代,仅有的三名在篮框上面打球的男人。  

另外两个一个是人类电影精华威尔金斯,而另一个就是大名鼎鼎的飞人陛下。  

德雷克斯勒能把球漂亮地扣进三米六的篮框中,在这个比赛中,他打败的是乔丹和j博士欧文。  

不过,这似乎也是他唯一的一次打败乔丹。  

德勒克斯勒的职业生涯比乔丹早了一年,两人的巅峰期几乎完全相互覆盖,可以称得上是某种意义上的一生之敌。  

可惜的是,滑翔机在自己的职业生涯中,从未有过真正威胁到飞人地位的时刻。  

他最高光的赛季,也不过是挤进了最佳阵容一阵,在p榜上排名第二,打入总决赛并且拿下总亚军。  

而压着他的,就是那位篮球之神。  

这是一个有些悲剧的巨星。  

但是并不代表着他不厉害。  

德雷克斯勒完全可以称得上是仅次于乔丹的得分后卫,甚至很多人认为,在进攻的全面性上,他比飞人更好。  

当然,对于这一点,乔丹一定是不认可的。  

他可是只要愿意,就能在11场比赛中刷出10个三双的人物,谁敢说他不够全面?  

不过总体而言,乔丹和德雷克斯勒的对比,前者的得分能力更强,后者在进攻端更加全面。  

要是比防守…  

那就算了。  

不带这么欺负人的。  

纵然比不上乔丹,德雷克斯勒也是现在火箭队外线的最强火力,他果断接下了球队的进攻重任。  

在职业生涯的第十二年,终于有机会为家乡球队征战,他很希望能够多为火箭队拿下一些胜利。  

事实上,他很早之前,就有机会为火箭队征战。  

1983年,手握状元签的火箭队在选秀大会中没有选择他。  

1984年,再次手握状元签的火箭队在选秀大会中选择了奥拉朱旺,并且,在那之前,他们还拒绝了开拓者队的交易请求,交易的具体内容是德雷克斯勒榜眼签换汤普森。  

这个交易被拒绝意味着什么?  

大概就是火箭队本来能够组成一支以奥拉朱旺乔丹德勒克斯勒为核心的球队,现在只剩下奥拉朱旺汤普森。  

前一个阵容实在是太恐怖了,真要是组成了,只怕是连伯德和魔术师的争霸都会被提前结束,而活塞的坏小子军团大概也没有登顶的机会。  

那是一个足以挑战凯尔特人8连冠的阵容。  

德雷克斯勒偶尔没事的时候,也会想一下,如果自己当初和奥拉朱旺还有乔丹在一支球队打球,会是一件怎样的事情。  

不过他不会沉浸在这种不切实际的妄想之中,他只会努力地把握住现在。  

现在的他,已经可以算是职业生涯的末尾了,他油箱里的油已经没那么多了,所以他才需要更加努力。  

德雷克斯勒接到球,他面前站的并不是对位的菜鸟巴里,而是更加菜的菜鸟希尔。  

巴里的身材去防守滑翔机实在是太吃亏了,曹阳肯定不会选择这种明显吃亏的对位。  

希尔的防守能力不算强,但是胜在身体天赋更好,用身体来弥补经验,对付老年滑翔机,或许还不错。  

从某种意义上讲,德雷克斯勒和希尔,算得上是一种类型的球员。  

他们都有着非常出色的第一步突破,都有着很强的篮下终结能力,都有着非常棒的篮板意识和传球能力,还有着非常相似的比较垃圾的中远距离投射。  

德雷克斯勒的中投很不稳定,准起来一场比赛连续进七八个中投就像吃饭一样简单,要是铁起来,连续几场比赛不进中投也很正常。  

他的三分同样不算很准,不过外界普遍认为,他的三分比乔丹要好。  

这似乎也激起了后者那近乎变态的好胜心,于是在他们第一次总决赛相遇的第一场,仿佛是为了证明些什么,一向不太喜欢投三分的乔丹,上半场就投进了6个三分,直接把开拓者和滑翔机给投崩了。  

德雷克斯勒深深地吸了一口。  

他已经做了一辈子的背景板,现在面对年轻人,总不能这么快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