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七十一章 九渊引路,孰为魔头(1/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诸天万界之间,被称为魔的有很多,人做了恶事也会被称为魔头,妖怪行虐贪暴,也有妖魔之称。  

但是苏寒山遇到的这些尸魔、器魔、兽魔等等,都以毁灭为价值的体现,作为漫长生涯中最高的追求,本源上的气息有很多相似之处。  

不难猜到,他们必然有着相近,甚至干脆就是相同的起源。  

苏寒山刚才一瞬间捕捉到的讯息中,就有着关于这个魔道起源的事情。  

原来,在极其久远之前,那个魔道起源还好端端存在的时代。  

所有衍生出去的魔族,只需要自身修为达到可以涉足虚空本源的层面,就可以自主呼应魔道起源,带着自身的族群,穿梭到不同的世界里。  

行动的时候,还都可以感受到一个世界内部,是不是已经有文明诞生,降落的时候,也会直接降落在有文明的地点。  

天地之间的定数太多,对于魔道起源来说,从来不难把握,而文明之中滋生的变数,到了一定程度,就会干涉定数,所以魔道以毁灭文明为优先。  

可是,当年那批魔族进入这个宇宙的时候,竟然误入了宇宙大爆炸还未平息的时期,根本没有感觉出来宇宙内部的情况,导致全员死绝,沉淀良久,才重新产生了魔王之胎。  

这自然是因为,魔道起源那个时候已经出了问题。  

所有的魔族,都曾经在某一天感受到了魔道起源的急剧衰弱,感受到他们的起源,进入了一个不生不死的境地。  

魔道起源可以活,也可以死,就算是死了,也可以算是践行了魔道,同样在实现魔道的价值,会有别的魔族很快得到滋养,成为新的起源,继续衍生、指引所有的魔族。  

但是这样不生不死,就导致没有新的起源诞生,所有的魔族得不到明确的指引。  

偏偏以魔族的天性,特别容易被生机旺盛的区域所吸引。  

小股魔族,误入某些世界的鼎盛时期,乃至干脆是误入了宇宙刚刚诞生的时期,因为诸如此类的原因而灭亡的魔族,在那段时间数不胜数。  

那个时候,所有魔族中的高手,都在竭尽所能的感应魔道起源的方位,要把不生不死的魔道起源起死回生,这是违背魔道本性的事情,他们根本做不了。  

但只要他们成为最后一丝助推,让魔道起源真正死去,魔族自然会得到新的指引。  

原初魔王的前身,那个魔道族群中,是有不少强者的,他们在漫长岁月之中,反复合力感应,损耗不知多少回根基,终于朦朦胧胧,感受到了魔道起源所在的位置。  

他们将那道方位轮廓,打入铸材之中,耗尽心血,铸成了一件用来指引的宝物。  

无论魔族走多少路线,散落在哪里,那件宝物的影响力,都会把一切轨迹趋同,一切变数减损为一,让各方魔族,陆续抵达魔道起源的位置。  

正是因为铸造这件宝物的时候,强者损耗太多,那个族群继续上路之时,就克制不住天性,误入了这个宇宙的初始期,剩余的成员通通灭绝。  

那件宝物却残留了下来,在这个宇宙中漂零,直到原初魔王诞生的时候,那件宝物才有所感应,到了它的身边。  

又因为尚在酝酿中的原初魔王,是被地球文明惊醒,起心毁灭这道历史长河,晋升修为,从而引起一连串变化。  

那件宝物,也被魔王秘密投放到了义勇门时空,成为了太史英手里的那根簪子。  

苏寒山刚才就看到那根簪子内部显示出来的“魔道起源”所在方位。  

那是九层渊界!  

苏寒山自己没有见过九层渊界的整体轮廓,但是天都仙府的几位祖师,神游界外时,曾经回顾渊界人间,看到过渊界人间的全貌。  

九层渊界,犹如一口深井。  

曾经有庞大的力量,从井口喷发扩散出去,恍如喷泉雨幕,又似大伞张开,开辟出广大无垠的虚空,逐渐稳定下来,形成了九重天罡大气,诸多星辰。  

因为九重天的稳定,天罡星元之力回落,与渊界的气息中和,在“井口”的位置,形成了人间界。  

这是天都仙府几位祖师,分别与他们那些时代的真君强者探讨,形成的共识。  

在九天九渊人间界之中,人间界,是最晚诞生的!  

簪子里面的那个轮廓,只有九层渊界,还没有人间和九重天罡大气。  

但苏寒山还是一眼认了出来。  

太妙了!!  

敢情原初魔王这个混账玩意儿,不只把自己的第一家乡,搞得一团糟。  

如果真被它成了事儿,它居然还会跑去自己的第二个故乡?!  

苏寒山一时间有种气得想笑的感觉,但这很不应该。  

因为他降临过来的只是一股理性概念,不该有这种过于感性的一面,事出反常,必是魔扰。  

他仅凭一个理性概念,钳制杨素的残缺灵光,又吞噬好几尊大魔共鸣沉淀的魔气。  

这种状态下,他跟太史英碰面的时候,其实就已经触发那件魔王亲赐之宝的反应。  

当苏寒山感受到自己心神震动,那根簪子上的莫名气息,已经散发出来,刺中了他的身躯。  

这一击,并没有刺穿他的身体,却让他体内产生一种剧烈动荡。  

这魔道身,原本并没有虚空秘境,只有刚刚汲取众魔之气的时候,临时生成的一个鬼神领域。  

鬼神领域里面,是没有正常自然元气的,当然更不会有正常的自然物质。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