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九章 寻找舒婷(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对了,你知道舒婷吗?听说是你们学校的才女。”  

赵欣将剧本的事先放下,问出了一个她一直很好奇的问题。  

“不知道,没听过这个人。她很有名吗?”  

陈野打着哈哈。  

“我也问了商学院的同学,他们也没听过,不过舒婷写的诗真的很好。”  

说着,妹子眼睛亮亮的。  

就是一个渐趋狂热的粉丝。  

“你是从哪里看到的这首诗?”陈野倒是对这个诗的流传途径比较好奇。  

“同学有人推荐这首诗,我一看就喜欢上了,听说网上特别火。”  

看来还是互联网的作用,回家得去论坛逛逛了。  

陈野最近一直在忙新剧的事儿,备案、选角,忙得一比。  

虽然有一群手下干活,他也不能当个甩手掌柜啊。  

最近几天基本上就没有去论坛逛过,现在上网的设备又仅限于电脑。  

哪像前世,有啥消息,即便自己不想了解,也有手机推送的。比如,欧洲一个教堂失火,都能搞得世人皆知,还有各种段子手推波助澜,水个群也都是这些事儿。  

就在他不曾关注的时候,网上的热点也开始发生了变化。  

此时,最火的可能依然是陈晟的视频,但是那首致橡树已经以势不可挡的姿态挑战最高热度的位置了。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信息的数量越来越多,这就造成一个现象,那就是信息的碎片化。  

人们很难有精力去看那些沉闷、庞大的信息,反倒是短小精悍的更容易让人接受。  

“那些精辟的水词儿更容易在互联网上火起来。”  

这是陈野总结的互联网信息的发展趋势,至少在通俗文学这块儿是这样。  

悟空传就是原时空最好的例证,人们看完基本上很难说得清楚具体的故事,但是里面的经典“水词儿”那是张口就来。  

“我要这天再遮不住我眼,要这地再埋不了我心。我要众生都明白我意,要那诸佛都烟消云散。”  

看过这本书的应该都记得这四句话,但是你还记得是谁说的吗?  

真不是孙悟空。  

这就是陈野分析致橡树在网上迅速火起来的一个原因,里面的一些经典句子,很容易让人记住。  

此时陈野已经回到家中,拉着陈晟回卧室审问。  

“周三那天上午我给小萱看了这首诗,说是你们学校一个才女写的,下午陆陆续续有一堆人过来问我诗是谁写的,我就告诉他们是舒婷,甚至还有我们体育老师。”  

“体育老师?”你一个搞体育的也来掺和吗?  

“嗯,他平时喜欢写小说,据他说是发表在网上的,反正我没看过。”  

好吧,看来是一个文学爱好者。  

谁还不能有个文学梦呢。  

时间上来说,确实传播的有点快,据陈野在论坛上翻找的信息,最初的帖子应该就是周三下午发布的。  

结合陈晟的话,他这个体育老师八成就是发帖人。  

上课期间逛论坛,小孩子也干不出这事儿啊。  

体育老师的工作真够闲的。  

按下心中的吐槽,陈野继续听陈晟的讲述:“第二天就有人过来问我认不认识舒婷,我怎么可能认识啊。”  

体育老师经常逛的论坛是老猫网,跟大涯网都是文青基地。  

那首诗周三下午发网上,迅速就被版主给置顶加精了,后来还整了个全站推荐。  

就陈野最近了解的市场价格,这一波推荐能值2000以上。  

当然,为了网站的人气,他们对这样的内容肯定不遗余力地免费推广。  

就这样,致橡树从老猫网火到了各个论坛。  

当天就有人在发帖询问舒婷是谁,有没有认识的。  

当然没这个人。  

后来应该还是这个体育老师,在网上发帖说舒婷是平京商学院的,具体哪一届的不清楚。  

于是,范围缩小,全网寻找平京商学院的人。  

这个学校的人倒是冒出来了,但是都没有听说过一个叫舒婷的才女。  

“我们这届倒是有个叫舒婷的女生,不过她的全名叫张舒婷,而且也不是才女,我问过,诗不是她写的。”  

陈野刷到这个帖子的时候,也是被这巧合吓一跳。  

幸好自己是这个世界唯一的BUG,要不然就太不合理了。  

“你吃鸡蛋,觉得好吃就行了,又何必去认识那只下蛋的母鸡呢?”  

许久未曾露面的“我真的是富二代”,发了一个标题是这样的帖子。  

就像陈野分析的,精辟的水词儿是互联网传播的一大利器,这个标题瞬间就吸引住了网友的眼球。  

点开帖子,内容大概是这样:  

“今日得观致橡树这首诗,如遭雷击,目瞪口呆,寥寥几句道出爱情的真谛,也难怪在网上如此火爆。  

但是,又看到网上许多人不关注诗歌本身,而去一门心思找写诗的人,甚至有个别同学去骚扰一个同名的无辜女生。  

真是让人感觉有‘买椟还珠’之嫌。  

如题,你吃鸡蛋,觉得好吃就行了,又何必去认识那只下蛋的母鸡呢?  

咱们好好欣赏这首朦胧的情诗就够了。”  

陈野很鸡贼的将“朦胧”二字塞入这段话里,就等着有人给这类诗归类的时候能想起他的话。  

鸡蛋和母鸡的水词儿,在今后流传甚广,不过人们其实已经找不到这句话的原作者了。  

至于将致橡树归类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