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 金刀比武(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陌刀可是李尘用的最顺手的兵器没有之一,这玩意儿后来失传了,李尘来到这跟师傅武老爷子学的时候就是学的刀法,后来根据刀法自创的陌刀刀法。  

打金瓜侍卫双手举着金刀进殿开始,李尘的眼睛就没离开,一直定着金刀在看。  

这一切李二陛下都看在眼里,脸上笑了笑心道:小样儿还真以为你没有突破口呢,要不是杨妃提醒朕,还真就被你骗了。  

“这把金刀上,可斩昏君,下可斩谗臣,朕打算在这文武百官中挑选一位有德有才之人,将这金刀赐给他。”李二陛下道。  

罗通听到这也是眼前一亮,金刀啊整个大唐也没几把有这权利的武器啊。  

老一辈的文臣武将都知道是怎么回事,一个个的站得可远了,小一辈的,罗通,秦怀玉,尉迟宝林,尉迟宝庆,程处默,程处亮,柴令武等人跃跃欲试。  

还有陇西李氏、赵郡李氏、博陵崔氏、清河崔氏、范阳卢氏、荥阳郑氏、太原王氏等世家子弟在在远远看着。  

这五姓七望自命清高,看不起这些武将,所以站在远处一个个的看热闹。  

但是小字辈的都聚在一起,一个个跃跃欲试。  

李尘扫了一眼,这阵容一个个的可以啊,单拿出一个来都是军营中的将军级别的。  

“王德,摆驾演武场。”李二陛下道。  

“摆驾演武场”  

演武场上“规矩很简单,一对一单挑,不限武器,不用暗器,点到为止,不得伤人性命,谁站到最后,谁就是金刀最后的主人。”王德宣布规矩道。  

“比武开始”  

李尘并没有第一个上场,李尘在看,先让他们试试水。  

罗通手提银枪第一个跳上擂台:“吾乃罗通,谁与我比试。”  

“罗通我与你试试。”场下一个紫衣少年持刀进入场中。  

“报上名来。”  

“太原王家,王威。”  

双方施礼。  

罗通手提大枪,挺枪便刺,扎。  

王威架刀一横把罗通的大枪给磕开。  

李尘在下面看着,程家兄弟来到李尘身后。  

“三弟。”程处亮叫了一声。  

“二哥。”  

“三弟,这是大哥,在外当差今日刚刚回到长安。”程处亮介绍到。  

“大哥,小弟有礼了。”李尘施礼。  

“不错,你的事迹我听说了,干得漂亮。”程处默夸赞到。  

“二弟,过来我给你介绍下,这位是秦怀玉哥哥。”程处亮对着一个风度翩翩的白衣男子介绍到。  

两人抱拳施礼。  

“这位是尉迟家的宝林,宝庆”这次是两个黑脸大汉。  

程处亮领着李尘对着这些瓦岗山上下来的小辈一一介绍完了。  

场上罗通一枪便把王威给抽下来了。  

“承让。”罗通把枪横在胸前一礼。  

“哼”王威一甩长袍,向王氏宗族走去。  

“还有谁来。”  

“我,太原王家王林。”  

王林上场。  

李尘看了看王林道:“大哥二哥,这王林可不是个善茬啊。”  

正所谓行家一出手就知有没有。  

王林出来走的那几步,李尘看出这王林远不是王威能比的上的。  

“三弟,这太原王家本事秦国名将王翦的后人,五姓七望里能与王家领兵打仗的能力绝对是没的说,只不过近几年王家小辈实在是不争气。”程处默道。  

“原来是这样。”李尘点了点头。  

“下去吧。”罗成大枪自上而下狠狠地砸了下来。  

“喝”王林向旁边一侧身。  

大枪狠狠地砸在地上。  

王林反手一刀向罗通的后脖子砍去。  

罗通顺势低头,放弃了手中的大枪回身一拳直接打在王林的小腹,王林直接飞了下去。  

“承让。”罗通抱拳道。  

王林抱拳回礼。  

看着王林抱拳回礼李尘道:“这王林愿赌服输,倒是个君子。”  

“是啊,王家的王威和王林可不能比。”程处亮道。  

“哥哥你累了弟弟替你打一场。”尉迟宝庆提着双锏上台。  

罗通点了点头,手中大枪一提,转身跳下擂台。  

李尘与之一拱手。  

“谁与俺打一场。”尉迟宝庆大吼道。  

“清河崔氏,崔亮。”崔亮手提一把点钢枪,大步跳上擂台。  

“宝庆危险了啊。”罗通道。  

“这崔亮是个劲敌。”李尘点头道。  

场上的尉迟宝庆一上来就被崔亮的大枪压着打。  

“老黑,你家宝庆要不行了。”李道宗道。  

“滚蛋。”尉迟恭直接骂道。  

“你,老黑,你”  

“我说王爷,你又不是不知道他这脾气,还跟他一般见识,你真是。”程咬金站出来说到。  

“看在老程的面上我,我不跟你一般见识。”李道宗道。  

“唉,怎么只看到李尘小子没看到周大财啊。”秦琼道。  

“李尘小子昨晚在我家来着。”程咬金道。  

“哦,原来如此。”  

场上尉迟宝庆背上受了一枪,被崔亮的大枪点上了咽喉。  

“你输了,承让。”崔亮抱拳施礼。  

“哼。”尉迟宝庆抱拳回礼。  

尉迟宝庆下来后来到尉迟宝林身边,低着头也不说话。  

李尘看了看他抬腿就要上去。  

“哎,贤弟,今天这金刀是我们兄弟送给你的见面礼,不到最后怎么能让你上去,让哥哥来。”秦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