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四章:废物众(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草之国边境。  

岩隐村由黄土和两名人柱力领军,派出6000名忍者穿过草之国,侵袭木叶。  

而木叶这边虽然一样也有6000忍军和岩隐对战,但形势却岌岌可危。  

如今只有大蛇丸可与黄土一战,但岩隐这边还有两个人柱力在。  

大蛇丸就算再强,他也做不到一抗三个影级强者吧。  

这两人柱力,他们一路平推过去,木叶忍军面对这样的庞然大物,这还特么的打个锤子啊。  

有些惋惜,大蛇丸的‘秽土转生’还没有成功,现在才只是初步在进行人体实验。  

他人体实验用的都是岩隐忍者,目前距离实验的成功,还需要时间和更多的实验才行。  

无奈于眼下被人柱力平推的这种情况,大蛇丸只得率领木叶的6000忍军,退回了火之国的茂密山林中,开始埋设陷阱,阻挡岩隐的攻势。  

同时也等待着木叶这边,锅王团藏和人柱力玖辛奈等人,来到草之国边境增援,好能够重新将战争的劣势给扳回去。  

如今的三战可真是让人看不透啊,连团藏这样的老干部都得上战场才行。  

而岩隐在对木叶发动战争的同时,竟然还有实力在木叶的北面,在泷之国的境内,与云隐大打出手。  

大野木和三代雷影两人,现在就在泷之国内,各种尘遁挖坑,雷遁砸坑,打的那是天昏地暗、日月无光啊。  

这岩隐和云隐的干架,从五村成立时代就开始了,想必是他们两村很早之前,就有着某些深仇大恨吧。  

否则原时空,岩隐不会发动上万忍军,对三代雷影不死不休地打了三天三夜。  

幸好有他们两村的狗咬狗,对木叶来说,有如神助攻呀,也让木叶的局势缓和了很多。  

要是大野木和三代雷影放下仇恨,集中两村的所有兵力,都对木叶一起出手。  

那木叶就算能够一抗四,短时间内也会出现非常大的伤亡。  

川之国边境。  

经过十年的休养生机,砂隐再次有了和木叶,在桌子上扳手腕的实力。  

三代风影携上万忍军,再次以举村之力,从川之国长达百里的国境线上,分散穿过火之国国境线,接着再重新集结。  

木叶这边,目前只有旗木朔茂一人,率8000忍军抵挡。  

在对付砂隐上,木叶早就已经是战场老手,不过眼下旗木朔茂面临的局势和大蛇丸一样。  

都是没有足够的高端战力。  

砂隐他们有三代风影、千代姐弟俩,还有一个已经成年但还没有闯出名头的蝎哥一枚。  

三代目火影,只好将已经实力达到影级的波风水门,也给派去了战场,和旗木朔茂一起面对砂隐。  

好在如今有大将可用,哪边需要人,立马派一个过去就是。  

要是搁在原时空里,水门打完了桔梗山战役,还得去神无毗桥断人粮道、又还要和雷影兄弟互相切磋。  

原时空的第三次忍界大战,木叶真可谓是穷的连个能打的大将都没有,只能是让水门一个人东一头西一头地劳命奔波。  

今天,尽管木叶是被迫开辟了四面战场,但都没有出现什么不能掌控的局面。  

现在木叶所面对的三战,也就是只是雾隐这边,顾辰所负责的战争事态,目前是最好的情况,不需要任何支援。  

来到海岸线,雾隐的部队,早已经在重建木叶丢下的防线,而且他们的部队,还在往火之国内陆推进。  

看这阵势,这是要对木叶继续往下打呀。  

可惜,他们过了今天,以后可就再没什么机会了。  

都是将死之人,顾辰也没管他们在干啥,反正都不重要。  

而在一个角落的边缘,顾辰不经意间发现了雾隐的指挥部。  

他们藏的可真够深的,要不是顾辰走了进去,还真没看出了那帐篷会是他们的指挥部所在。  

指挥部中有忍刀七人众,其中还有个小孩儿正是未来的四代目水影。  

更有一个闭着眼睛的青年男子坐在主位,想必他就是三代水影吧。  

顾辰并不关心忍刀七人众,因为他知道,第一代忍刀七人众,这些人,简称:废物。  

七个人,连木叶一个下忍都打不过,一脚就给踢死了四个,最后剩下的三个,叛逃的叛逃,出卖的出卖。  

这就是雾隐所树立起来的榜样啊,不怪顾辰看不起他们,实在是他们是太丢雾隐忍者的脸面,不,是丢鬼鲛身为‘无尾尾兽’的脸。  

鬼鲛的实力,起码比在坐的第一代忍刀七人众的任何一人都强,是个敢正面硬抗凯皇七门还没有死的存在。  

与他们为伍,简直掉档次。  

“三代大人,我们什么时候进攻?其他村子已经攻进了火之国境内,我们雾隐可不能落后,被其他忍村看不起。”  

高大胖的西瓜山河豚鬼站起来,粗着嗓门问道长方桌前的三代水影。  

三代水影闭目养神,一双手环抱,右手的食指不住地在胳膊上点着,像在点鼠标打游戏一样:  

“别着急,再等等情报吧,我们这次面对的木叶忍军才四千人,恐防有我们没注意到的地方啊。”  

还没有成为四代目水影的枸橘矢仓站起来道:“三代大人,情报显示,木叶的统帅是顾辰,二战的少年英雄。”  

这个名号,顾辰好几年都没有听到过了,自从他成年以后,村子里的都尊称他为‘辰大人’。  

“此人不可小觑,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