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二章 打铁(2/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凶兽心血,等到林队率回来之后,你们再跟着出去狩猎吧,在林队率回来之前,你们切先研究就行。”  

“喏!”  

应诺之后,历青锋迅速朝着城墙之下走去。  

秦歌则默默的看着历青锋的背影许久许久。  

他不知道历青锋等人,是否会真的保证兽潮过后就不去修行那蛮无方了。  

毕竟,他虽然隐藏了蛮无方的第二卷下半部分,甚至于不打算再去凝聚蛮无方的后续部分。  

但这第二卷的上半部分其实已经给了历青锋等人一个研究后续修炼法的思路了。  

历青锋若是继续研究下去的话,未必不能研究出后续的修炼方法来。  

尤其历青锋沉浸于研究蛮无方已经近两年了。  

而且,蛮无方展现出来的威力确实强悍,那强悍的威力会吸引人、会让人迷失在其中。  

但强行阻止他们修炼,却有可能会适得其反。  

人家躲起来修炼,他也不可能知晓的。  

而依靠这些人的自觉…秦歌总觉得这些家伙可能会为了那强悍的力量而变得不自觉。  

尤其是书之乡那么艰难。  

尤其是书之乡是那么的缺乏强悍的力量。  

再者,这些人都很骄傲,或许都会觉得有把握避免自己不会变成野兽呢?  

所以,哪怕严词警告了,秦歌依然不放心。  

那还有什么办法让他们不去深入修炼和研究呢?  

秦歌微微一笑。  

他想起了老师以往给他们讲的故事大禹治水。  

大禹他爹治水偷息壤来堵,但是没啥效果,后来大禹治水则是疏通河流,反而成功了。  

这也是一样的。  

一样是堵不如疏!  

既然你们渴望力量,渴望更加强大的力量…  

那我就给你们一份比蛮无方还要强大的修炼法,那样一来,自然而然就没人会去修炼威力不够的蛮无方了。  

想着这些,秦歌再度看向脑海中的源典。  

正气:4778。  

邪气:0。  

之前凝聚蛮无方第二卷消耗了一千二百正气,而将蛮无方交给历青锋之后,又获得了一千点正气。  

于是只消耗了二百正气。  

秦歌静静的看着源典。  

但最终他还是没有去凝聚任何修炼法的理论。  

一来,基础修行法、九转金身决和九脉启灵决已经足够当下使用了。  

再多,也不过是贪多嚼不烂。  

再多,重头修炼也未必能提升多少实力,反倒不如将此刻修炼的三种修炼法给修炼到更高的层次去。  

二来,就算需要一个比蛮无方更强大的修炼法,那也是需要等到兽潮结束后的事情了。  

也是同样的道理,就算有了比蛮无方更强大的修炼法,重头修炼难道就能在十八天内比得上蛮无方直接晋级获得更强的实力?  

三来,秦歌一时间有些茫然,他有些不知道该去凝聚什么理论了。  

或者说,他不知道他此刻需要什么理论了,他也不太清楚更强大的理论是什么。  

简而言之,他没有对于修炼文明的树状认知,不知道从低到高是什么样子的,而对于科技…  

不说秦歌同样不知道科技的树状发展是什么样子的,更何况秦歌从来不认为科技有什么用处。  

他记得很久以前,当时老师还兴致勃勃的研究出了投石机。  

然而,投石机投出的石头不过十来斤,投出的距离不过五六十丈,对于那些凶兽异兽而言,投石机没有丝毫威胁。  

哪怕老师又耗费了许久时间和经历去研究,也没能让投石机的力道大到足以威胁异兽的层次。  

秦歌只记得,在最后,老师感叹着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后,便彻底放下了对于投石机等科技物品的研究。  

在秦歌的认知中,这些被老师成为科技产品的东西大概也只有炼铁铜等物的手段,才被老师一直将之定位为复兴之根本,才被书之乡民众认为是有用的吧。  

但说实在的,哪怕是书之乡出产的最锋利的铁刀,也很难伤到活着的凶兽,也就只是在凶兽死掉之后,能够刨开凶兽皮取肉罢了。  

甚至于用来切割死掉的凶兽,那铁刀都会时不时的卷刃,甚至直接就瘪成一团…  

那是生铁,至于锻钢…大先生搞了几十年,也没搞出他想要的钢来。  

所以,铁刀太软。  

而铜锡混合打造的青铜刀具又太脆,用力一砍,凶兽没事,青铜到反而能直接崩成好几节…  

所以,秦歌其实也不觉得炼铁这些有多大的用处。  

等等!  

秦歌眼中微微一亮。  

他依稀记得,老师曾经说过,铁刀是可以更加锋利的、更加坚硬的。  

据说某种钛合金还是锰合金来着,甚至能够做到削铁如泥的程度。  

他记得最清楚的,是大约七年前,老师在切割一头异常坚硬的凶兽时的感叹若是有一柄大马革钢的刀,切割凶兽会简单很多很多,要是有一柄欧冶子名剑,更是能够做到庖丁解牛的程度…  

刀具有着更锋利更坚硬的。  

只是以前的书之乡完全不知道怎么让铁铜更加坚硬锋利罢了。  

但现在…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老师曾说的这句话也浮现在秦歌的脑海中。  

若是能够做出老师曾经说过的那种削铁如泥的刀剑来,甚至是更长的戈矛的话,那在面对凶兽的时候,也就有了一击杀死凶兽的可能。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