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二章 力敌千军(1/2)
凌九霄有些迟疑:“可是大人的安全…”
“呵。”一声冷笑:“大人的安全,还轮不到你来操心。”
又有一人道:“有我们兄弟在此,千军万马也保他无恙!”
凌九霄循声望去,两个面色苍白的青年,青衣小帽,神情倨傲的策马立在朱勔马后。
这二人数日来与朱勔几乎形影不离,只是很少开口,相貌又极清秀,凌九霄一直以为二人是朱勔的**之类,不料此刻忽出惊人之语,声调更是又尖又高,大异常人。
凌九霄心中一动,忽然福至心灵:这二人乃是宦官!是了,必是官家赐下保他安危的宫中高手,我万万不可得罪!
心中对朱勔的圣眷之深又提高了一层认识,连忙抱拳道:“是在下出言无状,还请两位大人千万莫怪,既然如此,在下这就去看看是何原因!”
朱勔笑呵呵道:“他们兄弟也是好意,九霄别放在心上,去吧。”
凌九霄施了一礼,牵过匹马跳上去,一夹马腹,纵马向山上奔去。
原来朱熹自此自杭州带来三千余人马,其中有数百人乃是他苏州应奉局本身的高手,余下三千却是杭州一带各级官员听说朱勔要“亲征叛逆”,为表示孝敬恭顺之意,四下凑出来的。
其中有一军的禁军,战力最强。禁军编制,分湘、军、营、都四级,每都百人,五都为一营,五营为一军,十军为一厢,这一军禁军便是五营,本该是两千五百人,但因为吃空饷的缘故,实员不过千人上下,由一位都指挥使统帅。
还有一千余土兵、弓手,皆由周边诸县巡检司凑得,由几位县尉各自统带。余下的则是几位团练使、团练副使的亲兵,加起来也有几百人。
原来团练使这个职位,在唐朝时权利颇大,能掌一地军事,但北宋军制强干弱枝,团练使乃是武官寄禄的虚衔,有那等出身富贵,却有衔无职的团练使,便往往自己养上一些亲兵,一旦哪日得了实职,带着亲兵上任,分插各部,便能较快掌握军马。
这几位团练使为了讨好朱勔这位江南气焰最盛的弄臣,便亲自带了亲兵出战,若以战力而论,或者还在禁军之上——此时承平日久,军中腐朽不堪,喝兵血、吃空饷实乃司空见惯之事,正规军反不如那些将主私养的亲兵训练得力,临阵敢战。
北山山路狭小,如何禁得住数千人一拥而上?幸好这山并不险峻,山坡宽浅,许多军士也不顺路径而行,直接攀坡而上,却不料这山坡上竟藏有无数陷阱,深得足以没人,浅的也有半腿深,里面还插着削尖的竹刺,又有暗伏的弓弩机关,不时哪里便射出一只利箭来,虽然大多也是竹木削成的箭头,但无奈这些军士大半连件皮甲都无,一时间伤者无数。
凌九霄放眼所及,不下百余人倒在地上,或是抱腿痛苦,或是扶箭惨叫,人人脸上都为之色变。
凌九霄虽非军旅中人,但多年在江湖上厮混,也没少同人动手拼命,望见眼前景象心中不由一跳:这些兵丁良莠不齐,又令出多门,看着人多势众,其实连帮派中的打手都比不上,这么多人受伤惨叫,士气必受影响,也多亏对头只有几人,不然若是群起一冲,只怕立刻就要大败!
他念头还没转完,忽听前头鬼哭狼嚎般一片叫喊,无数人乱哄哄地叫道:“跑啊跑啊!败啦败啦!”凌九霄伸直脖子看去,却见前面林中千百人没命般往回跑来。凌九霄心中一惊:不好!难道当真败了?只见身边的人也中了魔一般,齐齐发喊,不问三七二十一扭头就往山下跑,有几个军官大声喝止,但根本无人听从,没过片刻,自己也被众人情绪带动,心中恐慌起来,跟着大家一起逃命去了。
凌九霄第一次见到这种大败,满耳朵都是惊叫之声,心脏止不住的砰砰乱跳,下意识便想带马而逃,但他一咬牙,复又想道:若是我也跟着逃去,朱大人再不会拿正眼看我,前途也便毁了,好歹我得看清楚是怎么回事,才好交差!
想到这里,他马也不要了,纵身一跃,攀到一颗大树之上,往前看去,却见一个英武少年,手中一柄长剑使得泼风一般,如猛虎入了羊群,掀起层层血浪,追着溃兵往前杀来。
凌九霄忍不住揉了揉眼睛:敌人居然只有一个人?可是看了半天,的的确确只有那个少年独自冲杀,并不见其他帮手。
一个人杀得三千余人溃散而逃?
凌九霄不由又是恼怒又是好笑,有生以来第一次发现这些兵丁的战力差到了什么程度,再想想自己刚才几乎也与大多数人一样,“望风披靡”,更是老脸羞红,恼羞成怒之下,他暴喝一声:“小贼休要逞凶,认得杭州府凌九霄否?”双脚在树干上重重一踏,凌空飞出三四丈远,凌空一掌劈向那少年。
慕容安也觉得荒诞无比。
他本来横戟傲立,站在双龙洞顶上摆pose呢,便听见有人出了三千两白银要活擒他,紧接着许多人就如打了鸡血一般往上狂奔,但没多久,就进入马老六带人布置了三天的陷阱区,顿时许多人中伏惨叫。
可毕竟敌人人多势众,大多数人都完好无损,慕容安凝神以待,本来打算放对方冲出山林,来到洞前空地再行开打,忽见十几个打扮各异的江湖人先后从人群中闪出,抢着往前冲来,慕容安一想:这洞前毕竟空间有限,若是被这些江湖好手缠住,几千军士往前一挤,自己浑
“呵。”一声冷笑:“大人的安全,还轮不到你来操心。”
又有一人道:“有我们兄弟在此,千军万马也保他无恙!”
凌九霄循声望去,两个面色苍白的青年,青衣小帽,神情倨傲的策马立在朱勔马后。
这二人数日来与朱勔几乎形影不离,只是很少开口,相貌又极清秀,凌九霄一直以为二人是朱勔的**之类,不料此刻忽出惊人之语,声调更是又尖又高,大异常人。
凌九霄心中一动,忽然福至心灵:这二人乃是宦官!是了,必是官家赐下保他安危的宫中高手,我万万不可得罪!
心中对朱勔的圣眷之深又提高了一层认识,连忙抱拳道:“是在下出言无状,还请两位大人千万莫怪,既然如此,在下这就去看看是何原因!”
朱勔笑呵呵道:“他们兄弟也是好意,九霄别放在心上,去吧。”
凌九霄施了一礼,牵过匹马跳上去,一夹马腹,纵马向山上奔去。
原来朱熹自此自杭州带来三千余人马,其中有数百人乃是他苏州应奉局本身的高手,余下三千却是杭州一带各级官员听说朱勔要“亲征叛逆”,为表示孝敬恭顺之意,四下凑出来的。
其中有一军的禁军,战力最强。禁军编制,分湘、军、营、都四级,每都百人,五都为一营,五营为一军,十军为一厢,这一军禁军便是五营,本该是两千五百人,但因为吃空饷的缘故,实员不过千人上下,由一位都指挥使统帅。
还有一千余土兵、弓手,皆由周边诸县巡检司凑得,由几位县尉各自统带。余下的则是几位团练使、团练副使的亲兵,加起来也有几百人。
原来团练使这个职位,在唐朝时权利颇大,能掌一地军事,但北宋军制强干弱枝,团练使乃是武官寄禄的虚衔,有那等出身富贵,却有衔无职的团练使,便往往自己养上一些亲兵,一旦哪日得了实职,带着亲兵上任,分插各部,便能较快掌握军马。
这几位团练使为了讨好朱勔这位江南气焰最盛的弄臣,便亲自带了亲兵出战,若以战力而论,或者还在禁军之上——此时承平日久,军中腐朽不堪,喝兵血、吃空饷实乃司空见惯之事,正规军反不如那些将主私养的亲兵训练得力,临阵敢战。
北山山路狭小,如何禁得住数千人一拥而上?幸好这山并不险峻,山坡宽浅,许多军士也不顺路径而行,直接攀坡而上,却不料这山坡上竟藏有无数陷阱,深得足以没人,浅的也有半腿深,里面还插着削尖的竹刺,又有暗伏的弓弩机关,不时哪里便射出一只利箭来,虽然大多也是竹木削成的箭头,但无奈这些军士大半连件皮甲都无,一时间伤者无数。
凌九霄放眼所及,不下百余人倒在地上,或是抱腿痛苦,或是扶箭惨叫,人人脸上都为之色变。
凌九霄虽非军旅中人,但多年在江湖上厮混,也没少同人动手拼命,望见眼前景象心中不由一跳:这些兵丁良莠不齐,又令出多门,看着人多势众,其实连帮派中的打手都比不上,这么多人受伤惨叫,士气必受影响,也多亏对头只有几人,不然若是群起一冲,只怕立刻就要大败!
他念头还没转完,忽听前头鬼哭狼嚎般一片叫喊,无数人乱哄哄地叫道:“跑啊跑啊!败啦败啦!”凌九霄伸直脖子看去,却见前面林中千百人没命般往回跑来。凌九霄心中一惊:不好!难道当真败了?只见身边的人也中了魔一般,齐齐发喊,不问三七二十一扭头就往山下跑,有几个军官大声喝止,但根本无人听从,没过片刻,自己也被众人情绪带动,心中恐慌起来,跟着大家一起逃命去了。
凌九霄第一次见到这种大败,满耳朵都是惊叫之声,心脏止不住的砰砰乱跳,下意识便想带马而逃,但他一咬牙,复又想道:若是我也跟着逃去,朱大人再不会拿正眼看我,前途也便毁了,好歹我得看清楚是怎么回事,才好交差!
想到这里,他马也不要了,纵身一跃,攀到一颗大树之上,往前看去,却见一个英武少年,手中一柄长剑使得泼风一般,如猛虎入了羊群,掀起层层血浪,追着溃兵往前杀来。
凌九霄忍不住揉了揉眼睛:敌人居然只有一个人?可是看了半天,的的确确只有那个少年独自冲杀,并不见其他帮手。
一个人杀得三千余人溃散而逃?
凌九霄不由又是恼怒又是好笑,有生以来第一次发现这些兵丁的战力差到了什么程度,再想想自己刚才几乎也与大多数人一样,“望风披靡”,更是老脸羞红,恼羞成怒之下,他暴喝一声:“小贼休要逞凶,认得杭州府凌九霄否?”双脚在树干上重重一踏,凌空飞出三四丈远,凌空一掌劈向那少年。
慕容安也觉得荒诞无比。
他本来横戟傲立,站在双龙洞顶上摆pose呢,便听见有人出了三千两白银要活擒他,紧接着许多人就如打了鸡血一般往上狂奔,但没多久,就进入马老六带人布置了三天的陷阱区,顿时许多人中伏惨叫。
可毕竟敌人人多势众,大多数人都完好无损,慕容安凝神以待,本来打算放对方冲出山林,来到洞前空地再行开打,忽见十几个打扮各异的江湖人先后从人群中闪出,抢着往前冲来,慕容安一想:这洞前毕竟空间有限,若是被这些江湖好手缠住,几千军士往前一挤,自己浑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