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2章 暴君的截(2/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  

老孙在一边正儿八经地解说着。  

“咳,观众朋友们,欢迎收看暴君与比沃尔的二番战,你们现在看到的是比赛的第一回合,现在进行到了第二分钟第三十九秒,暴君刚刚完成了一轮进攻。”  

“前面的我们就不多说了,后面我得说,暴君你应该像刚才一样,放放水,不要再一个回合打完了,别说你不过瘾,观众看得也不过瘾啊。”  

“你可长点心吧,知道吗?”  

“上场统一战,那都打成什么样了?”  

“十几万人从全国各地,全世界各地赶来支持你,你可好,加起来打了二十秒,你可真不够意思!”  

“唐烟,赵丽影,你们说是不是?”  

说到这里,老孙还回身很诚恳地征求了一下身后明星们的意见。  

央视,刘进叹息道:“我们这个孙老师,这是完全放飞自我了!”  

“哈哈!”  

就坐在老孙后面的几个明星,唐烟等笑坏了。  

场馆的噪音开始消退,但仍然响起着此起彼伏的助威声,这也可见韩国人的一些本性,哪怕是为一个有韩国血统的俄罗斯人,他们也能展现出足够的热情,付出足够的代价,其他的不说,对于国家与民族的认同感,放到全球所有国家与民族中,他们也是可以排前面的。  

拳台之上,比沃尔不断绕步,赵烈则小碎步不断调整着。  

他的小碎步不是乱调整的,一方面是让他随时保持正面对手,一方面他在抓对手的步伐衔接点。  

每抓到一个,他都会立刻滑步上抢,哪怕没抓到进攻机会,也可打乱对手的绕步意图,打断对手的节奏。  

比沃尔有些头疼。  

今天虽然被击倒一次,但伤害还行,已经消除了,对状态没什么影响,刚才暴君的进攻也没有产生有效击打,而且在小两万人的疯狂支持下,他非常兴奋,状态甚至还在持续推高。  

但是今天的暴君,无论是击打,甚至现在的步伐移动,很多时候都让他很难受。  

这给予了他很大的压力。  

他不知道为什么,没到那个境界。  

或者整个拳坛都没有这种清楚的意识,不会特意去给拳手培养那种意识。  

当然有的顶尖拳手会自己凭着经验摸索出一些,但基本都是在其职业生涯晚期才能出来。  

而赵烈的这种意识,来源于武校几个老师的教导。  

有传统的武术理念,当然也有现代的理念。  

比如李小龙的“截”的理念。  

截,这不是李小龙首先发明出来的,它来自于远古的神话传说,截天机,截教。  

运用到格斗里面,李小龙的理念就是有无限为有限,有无法为有法。  

但在赵烈这里,他没有李小李的知识水平,更没有那种哲学修养,所以只能根据老师的一些传统与现代的理念教导,和自己的体会,搞出了一点点东西。  

寻找对手的衔接点,也就是当对手力道用老了的时候,又或者,在对手将要进攻的前一瞬间,也同样是一个衔接点,我发动进攻,以慢打快,已有备打无备,截击对手。  

把对手的进攻当成一根棍子,他进攻的点就在棍子两头,在进攻的起始与终点。  

就这一点东西,当年他吃了无数的苦头。  

但没有极强的身体基础素质天赋与意识等隐形天赋,这点东西想都不要想。  

现在,他的这点东西正融入到拳击里面来。  

但拳击与自由格斗不同,八点变两点,他这点东西是无法得到最大体现的,最终可能就是寻机。  

“德米,攻守要更坚决!”  

雷莫哈雷斯在下面吼叫着,他看到了比沃尔有些进退失措,这可不行,拖泥带水只会更被动。  

“嚯嚯!”  

比沃尔今天真的很兴奋,在狂热的韩国人的尖叫与呐喊声中,他甚至不得不用深呼吸来控制他的兴奋度。  

随着这种兴奋感上来,对手暴君给他造成的压力也渐渐消失了。  

第一回合进入了第三分钟的进程中。  

赵烈看到了对手的兴奋,他同样很兴奋,同样在压制,他希望这种不断地压制能带来一个突破。  

但其实随着他越来越注重技术,而且技术越来越好之后,兴奋感的提升其实是更困难了。  

原因,就是他打得更理智了。  

人一理智,当然就会影响到兴奋感的提升。  

这是无法两全其美的,只能选一头。  

看到对手越来越兴奋,赵烈在小碎步调整中的时候伸出了左拳,朝一米之外的对手招了一下。  

这什么意思,只有一个,你进攻啊!  

你要兴奋,那我就给你兴奋。  

不这样,怎么体现超级主场?  

这一下,瞬间引爆了现场韩国观众的怒意。  

无他,这是挑衅!  

暴君在挑衅他们的拳王阁下。  

所以这是不可容忍的!  

“嘘!”  

小两万人的嘘声可真不小,整个场馆都在嗡嗡地震动。  

大量的谩骂开始了!  

现在连孟美其这三个丫头都不敢给赵烈助威了,要不然后面的人恐怖会直接上来打死她们的。  

“暴君!暴君!暴君…”  

但赵烈的铁粉可不管这些,立即开始了他们的助威,加上其他人,声势也不小。  

场馆的气氛,在赵烈的这个小动作之后,立即变得滚烫起来。  

比沃尔加快了步伐移动,突然从赵烈的左侧上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