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五章 封赏(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从九尾狐身体被镇天宝鉴打碎,到她的真灵,化作一点红光,冲天而起。  

只有短短一瞬。  

比干王叔、镇国武成王等人,只看到了妲己倒在地上,看到了纣王也莫名的倒在地上。  

而这时,秦锋手中的芭蕉扇虚影,散发出强大的法力波动,以为这一切都是他做的。  

一天之内纣王和王妃一起被人刺杀,这是天塌地陷的事情!  

现在王子又不知去向。  

比干王叔指着秦锋,手指颤抖着不知道该说什么,良久悲叹道:“天亡我大商啊!列祖列宗你们睁开眼睛看看吧,我比干要怎么做才好!”  

商容身体一软就昏倒在地,被随后跟来的商飞一把扶住,看了秦锋一眼,不知道该说什么,他在内心里是不相信秦锋会刺杀纣王和妲己的。  

但是事实就摆在眼前。  

两具身体倒在地上,黄飞虎眼睛瞬间就红了,甚至没时间去确认纣王到底是怎么回事,脑子里一片混沌。  

说起对大商的感情,商容、黄飞虎、比干、闻仲等人,不比纣王要差。  

不过,在这种情况下,他身为武官之首,更是不能慌乱。  

冷冷看了秦锋一眼,正准备叫人封闭王宫,不允许任何人进出时。  

冀州候和他儿子苏全忠,拿着刀就向着秦锋冲了过去。  

“还我女儿命来!”  

“去死!”  

秦锋伸出指头一弹,长刀与手指摩擦,一道耀眼的火花出现,冀州候和苏全忠就被弹飞。  

冀州候怒不可遏:“你还敢还手。”  

“就算是你有天大的本领,今天也难逃一死!”  

秦锋伸手一指,一团蜷缩着,看上去弱不禁风的灵魂,淡淡道:“你再不救你女儿,她就真的死了。”  

众人抬头看去惊呼出声。  

“这是怎么回事?”  

“对了,刚才我还看见一股红光从大殿中飞出!”  

“这其中是不是有什么隐情?”  

在经过了妲己和纣王同时倒地的冲击后,大家都变的冷静下来。  

不说秦锋有没有杀纣王的理由,哪怕秦锋是大罗金仙境,也不可能在王宫杀死纣王。  

漫天的气运没有异常。  

镇天宝鉴悬浮在纣王身边,也没有出手反击,秦锋真要是杀纣王的凶手,这漫天气运排斥下,再加上镇天宝鉴,就算是圣人也要脱层皮。  

忽然。  

纣王身上,一股黑气如同一根熊熊燃烧的火柱,直接穿透寝宫房顶,穿透气运云海,向着天空冲去。  

不知道为什么。  

这一刻朝歌城的百姓,觉得心里一松,好似卸下了重担。  

心情莫名就好了起来。  

气运云海中,那不停蚕食着大商气运的黑气,也在渐渐的消散。  

众官员中,贞人是第一个察觉到的,热泪盈眶,跪在地上:“先祖保佑!先祖保佑!…”  

一连三声,声音中透着莫大的欢喜。  

这时,纣王眼睛睁开,站了起来。  

那些围在他身边的人,立刻惊喜的高呼道:“大王,万寿无疆!”  

纣王适应了一下,闭上眼睛,像是在回想着什么,良久叹息一声:“诸位,这一年来,孤,让你们担心了!”  

比干、商容、黄飞虎等,一干大臣听到这句话,眼眶微微湿润,他们这一年时间,经受的煎熬比任何人都多,听到这句话,他们知道,以前那个野心勃勃的大王,又回来了。  

不过,接下来发生的一幕,却让他们有些呆滞。  

只看见。  

纣王转身对着秦锋的方向弯腰弓身,恳切道:“多谢!”  

纣王竟然给人施礼!连那些供奉在庙里的神,纣王都没有这样拜见过!  

“快闪开,你怎么能坦然接受大王行礼?”  

黄飞虎、比干等人,却没有阻止,眼睛一闪,已经猜到了点什么。  

这一礼,不是为自己,而是为成汤江山!  

所有人欲言又止,想要探知真相,但纣王不开口,他们也不敢强行去问,那种百爪挠心的感觉,让他们恨不得把秦锋抓过来审问一番。  

商容眼睛一闪,大声道:“诸官回避,今天的事情,谁也不许传出去,否则,直接打入天牢。”  

黄飞虎道:“正是如此。诸位先回寿仙宫。”  

片刻后。  

妲己寝宫,只剩下纣王、秦锋、黄飞虎、比干、商容,还有冀州候。  

纣王这才把妲己的事情,一一讲述出来,不过只是简单的说了一番,关于女娲的算计,并没有告诉他们。  

冀州候听罢,跪在地上,痛苦道:“大王赎罪。”  

“爱卿何罪之有?起来吧。”  

“我女儿…她…”  

“没事,在宫中修养几年就好了。”纣王挥手把空中蜷缩沉睡的灵魂,打入妲己的身体中,吩咐宫女们细心照料。  

这才道:“好了,一切都结束。这次多亏了秦锋,要不然,我成汤江山,必然会毁于一旦。”  

“今天之后,秦锋可以随时出入王宫。”  

比干犹豫了一下,没有阻止,秦锋这次真的是拯救了大商,怎么封赏都不为过。  

纣王拉着秦锋的手臂道:“走,我们去寿仙宫,宴席要连开三天。一会还有封赏,好让群臣知晓!”  

纣王拉着秦锋并行走出寝宫。  

商容叹息一声,也没有阻止,虽然不合礼数。  

寿仙宫。  

纣王刚刚坐定,就当着群臣的面,大声道:“秦锋听封!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