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八章 试药人(2/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徐镇看着都替他难受,估计里面是很重要的东西,不然以胡又春的急躁性子,又怎么能忍受这种繁琐。  

门打开了,映入眼帘的是满屋子干药材。不过徐镇一样都不认得,也没有什么兴趣。  

药架边上有个大柜。胡又春拉开大柜的门掩,似乎在翻找什么东西。  

“去年,我接触到个流浪的病人,也是骨头坏死,我把他坏死的骨头截了下来。”他说着,转过身来,手里拿着一卷用白布包裹起来的东西。  

由于桌子上已堆积满了药材,胡又春把捣药缸边上的凳子拉到烛火下,这也是整个屋子内唯一一张凳子。  

“一开始,我也是那流浪病人也是风湿引起的骨头坏死。那是在流浪客身上常见的疾病。”胡又春将包裹着白布的东西放到凳子上。  

他边解边说道:“但我替那人截肢之后,他还是没能活下去。我就开始怀疑其实并不是风湿骨坏。”白布展开后,露出一截带有黑点的骨头。  

徐镇凝视着骨头,不时点头,表示他在听。除了这截骨头看上去像是人类的胫骨之外,他什么都看不出来,只好听胡又春阐述。  

“从那流浪客死去之后,我就一直在研究这截骨头。”胡又春用镊子夹去骨头,举到徐镇面前,“你看,上面是不是有层淡淡的紫色?”  

“好像有。”徐镇看了好久,才点点头。他也不确定那是不是紫色,但的确泛有一层淡淡的光辉。  

见到徐镇这样子,胡又春并不意外,脸色颇为惋惜地轻轻放下骨头。“时间过得太久了,到现在已经差不多有一年。你看不出来也正常,当初这层紫色的光辉比现在要明显十倍!”  

徐镇不禁想起了林悦铃的尸检报告,不仅仅是骨头呈现紫色,就连血液也泛紫。  

如果说这三者中的是同一种毒药,为什么林悦铃当晚就死亡了,而周老爷和流浪客还有治疗的机会?  

“周老爷坏死的脚趾骨,也和这截骨头一样吧?”徐镇问道。  

“正是因为看到两者的病症一样,所以我断定不是风湿。”胡又春点了点头,一脸笃定地说道,“正常来说,风湿骨坏截肢之后,是不会致命的。”  

“除了骨头坏死之外,这两人当时还有没有其他病征?”徐镇凝视着他问道,“例如血液也泛紫,或者其他颜色?”  

“没有!”胡又春摇头,随即又露出迷茫之色,“不过,指甲倒是有些黑紫,我不确定是不是积血造成的。”  

徐镇缓缓点头。“关于这种病,胡大夫你有什么看法?”  

胡又春垂眉沉思。过了好一会儿,他才抬起头来,凝视着徐镇,压低了声音说道:“个人的猜测,这应该是某种毒药。”  

“胡大夫为何这样认为呢?”徐镇眯眼,似乎要看穿一切的精光从眼缝中射出。  

“只是直觉而已!”胡又春指了指自己的脑袋,“而且我从来没有见过,也没有听说过有什么病能让人的骨头泛紫!”  

徐镇沉吟着点点头,胡又春这话和仵作韩解说的一模一样,可毒性发作的速度明显不一样,难道只是因为药量的多少吗?  

只是林悦铃中的明显是种剧毒,即使只要一点点,也足够以致命。  

他感到屋内有些沉闷,走到窗边,发现大雨并没有对着窗户,便推开了窗户,一股冷风倒卷进来。  

“那个流浪客是乞丐吗?”徐镇忽然回过头来,“还是游荡各地的那种浪人?”  

“是个乞丐。”胡又春点了点头。  

“既然是乞丐,应该没有钱治病吧?”这个问题可能会让胡大夫不高兴,不过徐镇还是问了。  

“那是因为有人给他垫付了医药费。”胡大夫并没有表现出不悦,仿佛没钱就不要来看病是天经地义的事情,“那时他倒在我医馆面前,有个好心富太太陪友人来看病,一时善心大发,就替他垫了钱。”  

原来如此,徐镇叹息一声,这样说来那乞丐临死前倒是交了好运,可是好运不会一直眷顾某个人,更多的是时好时坏。  

既然此人是个乞丐,那就谈不上有人要害他了。害人又得不到利益的事情,大概还没有人喜欢。  

这样的话,那只有一种可能了——  

“胡大夫,你知不知道药人?”徐镇又问道。  

“听说过。”胡又春沉吟着说道,“有些丧心病狂的黑大夫研制出新药之后,往往都会用活人来做试验。”他似乎想到了什么,凝视着徐镇,“徐捕头,你的意思是?”  

“我虽然不懂药理,但也知晓毒和药是一个原理。”徐镇也凝视着胡又春,“不排除有人拿那流浪汉做试验的可能。”  

只有这样,才能够解释如果他们和林悦铃中的同一种毒,为什么林悦铃当场就死了,他们却没有立即死去。  

当然,如果是两种完全不同的毒药另当别论,但从尸检报告和两人的病症对比看,这种可能性很小。  

“的确有这种可能。”胡又春听了,也缓缓点头,随即迷茫地问道:“但听说炼制毒药的大夫,往往都集聚在西南边陲地带。那边毒虫毒草较多,提取毒素很方便。怎么扬州也有了?”  

“邪恶是不分地域的。”徐镇说道,“只要有人的地方,就有邪恶的东西。”  

胡又春也是叹了口气,虽然没有说什么,却表达了赞同的意味。  

见要拿到的信息都已完全拿到,但外面暴风雨正烈,一时半会儿也走不了,徐镇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