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6.勒布朗詹姆斯(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斯蒂芬,这就是我们给你开出的价码,合作愉快。”  

“噢雪特!为什么上面出现了杜兰特的名字?!”  

甲骨文球馆,坐回替补席的库里脑海中不断浮现当年耐克的工作人员跟自己探讨签约的那幕。  

当时他很快了解到自己并不是耐克最想签约的球员,除了那份侮辱(性)的报价外,耐克的高管并没有任何人出现。  

那些家伙们直接(tào)用了杜兰特的ppt,甚至忘了改名字。  

这个暂停下场前,库里不经意间看到了林峰脚上那双紫色“圣徒”,由此想起了自己当年的遭遇。  

决战时刻,林峰感到了一丝紧张。  

这种每球必争的时候,很容易因为细微的失误葬送整晚的努力。  

这是一场代表联盟最高水准的比赛,联盟中两代球员里最出色得分手的直接较量。  

然而林峰距离自己职业生涯的最高分也仅仅两分之差。只不过这不是现在优先考虑的事(qíng),赢下比赛才是最重要的。  

当然不在乎个人纪录也是说瞎话,他还没有到达那种高尚的境界。  

杜兰特左侧持球与林峰对位,两名50篮球手的直接对话引得全场球迷欢呼。  

湖人没有上包夹,他们相信林峰的单防能力,即使(shēn)高上劣势巨大。  

但是老詹站在两人的斜侧后方,正虎视眈眈地看着篮球,只要杜兰特突破就肯定会赶过去协防!  

杜兰特明白这一点,他一直摆手要格林去另一侧,把这块区域空出来。  

但是老詹并没有完全靠过去,继续保持在一个协防位。  

湖人最强两人共同封堵杜兰特,这让他有些压力。这一球没有选择突破,而是挂掩护后直接中距离跳投!  

篮球飞向篮筐,打到篮板后延幸运地弹了进去。勇士再度反超比分,时间只剩42秒钟。  

林峰尽可能封堵,他的右手距离篮球已经很近了,但那家伙今晚手感异常火(rè),而且修长的双臂让他可以将球摆到一个足够安全的位置投出去。  

湖人还有一次暂停,科尔示意球队继续打下一次进攻,这个时候选择信任队员是很明智的。  

林峰认为可以让杜兰特投篮,因为那样总比叫他进入篮下造杀伤强。  

即使状态再好也会有失手的时候,只不过刚才那个家伙十足的幸运。  

湖人发球前,勇士五人开始了全场紧(逼)。  

格林大声吼叫着提醒队友站位,然后自己张牙舞爪到底线前阻挡林峰接球。  

遭到克莱和格林的双包夹,这是勇士最出色的两员防守大将。老詹那边(qíng)况也不太好过,他被伊戈达拉死命缠住,两人形影不离。  

莺歌只好将球发给刚被替换上场的约什·哈特!  

库里差点完成抢断,他碰到了篮球但是没有改变飞行路线,哈特一个鱼跃将球抱入怀中。  

林峰借莺歌掩护反跑过半场接到传球,勇士球员回防速度特别快,前场包夹后马上五人全部站回他们的半场。  

老詹给出一个压节奏的手势,他们放弃抢攻准备认真打这次进攻。  

34秒,林峰半弯腰左右手交替运球。  

他能听到自己的心跳声,那种速率让林峰有些紧张。  

打过数次最后一攻,还没有哪次比现在更重要。  

28秒,他开始左右晃动寻找机会,连续的胯下运球并且适当提高(shēn)体重心。  

老詹亲自上前作掩护,挡住克莱后林峰胯下运球换到左手开始启动!  

克莱被挡在外面,伊戈达拉换防过来,不等他站稳,林峰一个干净利落的陀螺回旋抹了过去!  

伊戈达拉被凉到了(shēn)后,而且因为重心不稳直接摔倒在地。但很快他重新爬起,顾不上形象在后面猛追。  

但是林峰没有选择继续深入篮下,而是转(shēn)将球回给了外线的老詹。  

这是一次掩护后的回传外线,只不过接球的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射)手,而是勒布朗·詹姆斯。  

通常(qíng)况下35三分球命中率算合格,那么老詹的33.9则略低于这个数值,但关键时刻没有人敢放他投篮。  

老詹持球在手,面前是比他矮五公分的克莱!  

没有犹豫,往左侧晃动一步直接后撤步三分球出手!  

老詹可是距离三分线还有一步的距离,几乎是赌命的一球,如果不中那么湖人基本宣告比赛结束。  

克莱防到了脸上,他的防守没有问题,做到了能做的一切。  

老詹的三分球投篮姿势并不优雅,甚至有些僵硬。一个拥有全联盟最强悍体格的男人投出一枚比自己手掌大不了多少的篮球,而且还是在三分线外。  

决定湖人命运的一次投篮,林峰比普通人更清楚篮球下一步的运行轨迹。  

大部分勇士球迷站了起来,他们视野里只有一个物体,那就是空中飞速旋转的篮球。  

不知为什么,林峰觉得这一秒钟过的如此漫长。直到目送篮球钻入网窝,那种如同慢动作的感觉才慢慢消失。  

22秒钟,118116,湖人反超两分!  

这就是超级巨星关键时刻的能耐,纵使老詹前面三分球九中一,但关键时刻绝对不手软。  

科尔教练叫出暂停,他最不想看到的一幕发生了。  

老詹猛拍着自己的右臂,林峰库兹马四人蹦蹦跳跳围上去庆祝。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