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三十二章 读书(2/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然改口说是自己弄丢了璎珞,不关旁人的事,这种举动很像把戚芳龄往坑里埋。  

事后,她也有一点后悔自己的手腕不够圆滑,行为举止超出常理,也幸好两位表哥自幼便信她,都成了习惯。  

她永远都是天真,单纯,善良的好姑娘。  

她是好姑娘吗?  

林依依想,她至少不是个坏人,只是不喜欢戚芳龄而已。  

这种不喜欢根深蒂固,从第一次见面就心生龃龉,在漫长的接触中,厌恶的情绪滋生,一日比一日更深入骨髓。  

她也不明白为什么,是因为那个模糊不清的噩梦?  

可那噩梦,她三岁多的时候做的,当时不懂,只知道哭,如今已是根本记不得。  

不知缘由,但她讨厌戚芳龄,在静山伯府,上到伯爷,伯夫人,下到做洗扫粗活的下人,她都能令他们如沐春风一般,她本就是个可爱的姑娘,唯独对戚芳龄,她做不到亲切,只能冷漠疏离,最多不去害她罢了。  

林依依徐徐翻了一页书,湖畔微风拂来,隐约有花香。  

“小姐,林表姑娘和芳龄小姐来了。”  

丫鬟满脸迷茫地进屋,轻声道。  

林依依也愣了下。  

片刻之后。  

林依依轻轻抿着嘴唇,脸上的笑容略带一点僵硬,看着眼前摆着的玳瑁首饰匣子,匣子风一吹便轻轻旋转,流光四溢。  

“听说林小姐昨夜丢了璎珞?”  

杨玉英笑容温婉,语气不徐不疾,“我前几日和芳龄妹妹换着戴首饰来着,好像是给芳龄妹妹佩了个我新得的璎珞。”  

“昨晚上听闻有丫头说,芳龄的璎珞和林小姐的相似?可我也忘了借出去的是哪一样,就都搬来给你认一认。”  

“最近下面人老给我送来首饰,人又多,路也不熟,说不得哪个人捡到了林小姐的东西,以为是我的呢,您来瞧瞧,这些好像都和小姐的璎珞比较形似,里面可有?”  

林依依牙齿小小地咬了一下舌尖,有点痛。  

她身边的丫鬟婆子刚以曾看戚芳龄的璎珞同自己的相似为名,怀疑是戚芳龄偷了她的东西。  

转过脸,傅香香便搬着近百样式相近的璎珞招摇过市,来问她里面有没有她的。  

其实,按说这也没什么,算不上丢脸。  

可傅香香的语气,表情,动作,好似都别有深意,偏偏又是让人说不出的深意,只会引着所有人去想,却又很难去指责她。  

林依依仿佛能感觉到众人看她的眼神都有点不对劲。  

她强忍住这等感觉,轻轻吸了口气,表情平静又温柔,似还有一点懵懂,带着一点迷惘:“傅姐姐说笑了,是我自己粗心大意,出去玩弄丢了东西,身边这俩丫头才当差不久,年纪又小,整日咋咋呼呼,到是闹得府里不安宁。”  

林依依叹了口气,“哎,居然还惊动了傅姐姐,真是罪过。”  

杨玉英蹙眉:“那你真该仔细些,女孩子贴身的首饰,在外头可不能乱丢。”  

“是,多谢傅姐姐提醒。”  

林依依小声道。  

杨玉英看了看天色:“既然没有你的东西,那就不打扰了。”  

说完,带着戚芳龄徐徐转身而去。  

林依依轻轻地吐出口气,神色不改,回到屋里也若无其事,反而叮咛身边的丫鬟,今天表哥送来一兜新鲜的葡萄,正在井中吊着,正好拿出来吃。  

戚芳龄人还没开漪澜阁,神色就变得极飞扬,双目炯炯有神,面上有光。  

好些下人瞧见她,都不禁惊讶——原来他们家小姐竟是长这副模样么?  

漪澜阁璎珞被窃这事,就仿佛被一阵清风吹过的尘埃,再无一丝痕迹。  

但这日,杨玉英还没去族学,莲莲就抓着只鸽子进屋,摸下鸽子腿上的竹筒递过来。  

“咱们皇城司的驿站,暗哨,不都装备了信的信报机?而且还驯养了不少海东青,如今在京城,怎还用信鸽?”  

信鸽传信的方式,在当下来讲,确实太落伍,而且颇不安全。  

杨玉英也是随口一说,随手解开纸卷一看,意外道:“在京城?”  

信中之言很简单,就是盯梢静山伯府的暗探发现,有一伙江湖人暗地里出入伯府,这些人身手相当了得,全是老江湖,追踪起来十分困难,查到他们有三个落脚点,但都是临时落脚的地处,始终没有摸到对方老巢。  

这一伙人一直在静山伯府附近出没,有两次还从府中搬出许多木箱,疑似有人做内应。  

有内应这事,全然不必探子探查,大批人出入伯府如入无人之境,没有内应怎能做得到?  

静山伯府再是落魄,这里也是京畿要地。  

杨玉英蹙眉,把视线落在最后一行上,伯府小姐戚芳龄,欲查漪澜阁璎珞丢失案。  

“这到是个倔强孩子。”  

把纸卷扔到炭盆里烧掉,杨玉英便起身去族学。  

在那一日时修远准备文会后,杨玉英就受戚芳龄邀请,去戚家家学读书。  

一开始她没去族学,只是因着没人想得起她,静山伯府里上下人等,都巴不得她老老实实呆在西跨院,老老实实地绣她的嫁妆,最好哪里也不要去,省得给伯府丢人。  

可她一正经亮相,文会之上,虽则没展现出多少才学,但只那讲故事的本事,也是人人服气。  

当然,更重要的是长辈们都看出来,这姑娘情商很高,为人处世并无可诟病之处。  

大房的小儿壮壮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