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解决隐患(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张佩儿没想到表哥这般坦护叶青凰,被骂得红了眼眶,泫然欲泣。  

她更没想到,叶家大伯一点平息事端的意思都没有,竟然要叫她姑母过来?  

“对不起,叶家大伯请恕晚辈刚才失态了,晚辈也是看凰儿竟然对子玉无礼,想去拉架来着,只是拉扯不开,手上便失了分寸。”  

张佩儿突然卟嗵一声跪倒在叶重义面前,哭泣着辩解原由。  

叶重义沉着脸色不为所动,转身让叶青喜给他拿只凳子来,就在院子里坐下。  

叶子皓从大伯的决定不难猜测,大伯这是想借题发挥,一次解决隐患。  

因此他立刻转身就往家里跑,开口就告状。  

说张佩儿嫉妒凰儿绣花能耐,拾掇了不懂事的子玉打凰儿,张佩儿趁机捉着凰儿的手一通狠掐,大伯发火了。  

虽然他说的都是事实,但被他读书人这么一梳理,是非就很清楚了。  

叶张氏听得变了脸色,尤其是大伯哥点名要她过去大房那边,更是吓得六神无主,求助地看向院子里做木工的自家男人。  

虽然分了家各过各的日子,但他们到底是一母同胞,当大哥的还是有威严在的。  

“这事不难解决。”  

叶重信转身严肃地看着自家婆娘,竟然吓成这样,说明她知道错在自家。  

“你拿着扫把过去,把那两个不听话的丫头赶回来,下午就把佩儿送回家去,让她暂时别来咱们家了。”  

“这、这…”叶张氏为难了。  

“打骂都容易,就是佩儿,今天刚来,怎么能就送回去呢,我怎么跟娘家哥哥交代呀。”  

“那就看是你娘家侄女重要,还是你儿子的功名重要了。”  

叶重信语气淡淡地,又转过身继续做木工。  

“怎么又扯上子皓了?”叶张氏不解,又扭头看了看一旁冷着脸的儿子。  

“你儿子忙着备考,你知道吧!”叶重信赫然扭头,有些生气了。  

“你那宝贝侄女存着什么心思你不清楚?每次来就缠子皓,往年也罢了,今年可是院试之年!”  

一语惊醒梦中人,叶张氏变了脸色。  

“我这就去把她送回去!”事关儿子功名,叶张氏立刻去摸扫把。  

“娘!”叶子皓却突然开口喊住叶张氏,表情嫌恶却异常坚定。  

“我搁句话,张佩儿那种坏心眼的事儿精,我是绝对不会娶的!我也不会纳妾!”  

“好、好,不娶!不娶!”叶张氏连忙哄着,却没表态纳妾的事。  

她自然是存着些心思的。  

将来她的儿子是要金榜题名做大官的,不说三妻四妾,多纳一个妾有何不可?  

她想儿子娶大户千金,自然不会让农家出身的侄女占着正室之位,但侧室名份,还是可以留一个的。  

她想着,反正那是自家亲侄女,有她这个婆婆在,还能被正室欺负了不成?  

叶张氏打着如意算盘,拿着扫把就往大房里赶。  

“爹,我看你也过去一趟吧,大伯如今够可怜了,但也轮不到两个丫头欺上门吧,娘虽然得了你指点,但不一定做得对。”  

叶子皓见娘对他的决定很敷衍,心中存了些心思,但也知道眼下最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  

“也是。”叶重信明白儿子的担忧,便也往大房里赶去。  

他知道儿子不喜张佩儿,刚才也是替儿子表了个态,叶家不欢迎张家那丫头。  

但儿子刚才提醒了他,今天子玉能被张佩儿拾掇去了大房找凰丫头麻烦,明天呢?后天呢?  

总不能天天让他那可怜的大哥喊他去处理吧。  

叶子皓想了想,又往大房里走。  

他离开时,张佩儿都在大伯面前跪下了,就冲着那会装弱的性子,也不得不防。  

等他们父子赶到时,大房里已经被叶张氏搞得鸡飞狗跳了。  

“蠢丫头还嘴硬!好好的不在家呆着跑你大伯家来生事!”  

今天是清明节,叶张氏也不敢乱说话,只能这么骂着,扫把舞得呼呼生风,追赶着叶子玉,顺便朝躲避的张佩儿招呼两下。  

张佩儿没想到姑母跑来二话不说就挥着扫把打她和子玉,根本不听她们辩解。  

她自然不会跟盛怒中的姑母讲道理,只忙着躲避,以免吃痛。  

但姑母却下手毫不留情,把她和子玉赶得哇哇叫也不肯停手,附近的邻里都跑来看热闹,让她狼狈不堪。  

更可恨的是,叶青凰那死丫头,惹下这事却事不关已地跑进厨房里做饭去了。  

她到是想冲进厨房里把叶青凰拖出来理论一翻。  

然而叶青凰的弟弟却也拿着扫把守在厨房门口,就连最小的那小丫头,也拿着擀面杖朝她瞪着眼睛。  

“好了!还嫌不够丢脸哪!”  

叶重信赶到,看着院子里追赶打骂的热闹,不由头痛。  

果然如子皓说的,这蠢婆娘打骂是打骂了丫头,就是没将丫头往回赶。  

这麻烦还是留在了大房里。  

他看一眼院子里黑着脸的大哥,心下有些不安。  

“大哥,你先消消气,别伤着了身子。”叶重信开口之前先劝慰大哥。  

“子皓把事情都说了吧。”  

叶重义这才开口,声音还算平静。他也不想气坏了自己的身体,又得多花银子。  

“嗯,大哥放心,这事我来处理。”叶重信连忙保证。  

叶重义点点头,不再说话。  

叶重信转身,指着因他到来而停了扫把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