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1章 熟人的优势(2/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兴冲冲的赶到生死谷时,艾冲浪却已人去谷空。甚至连谷口,都已被阵法牢牢封住。  

如今,机会终于来临。  

无论如何,哪怕死缠烂打,哪怕自己只得其三的三七分成,这次也要达成目的。  

艾大人好不容易进驻生死谷成了‘自己人’,这样的机会可不常有。如果再把握不住,那也就怪不得别人了。  

抱有这般心态之人,占居了到访者的三成。  

第三个目的,结交以艾冲浪为首的‘风尘十四侠’。  

小胖、小黑先后为那些‘苦力’公开讲武之后,‘风尘十四侠’的名声立即来了个井喷式增长。  

那些‘苦力’根本没有想到,看似脑袋缺根筋的胖、黑二位大侠,在武学上竟然有这许多独到的见解。  

还真是习武天才啊!  

废话,由雷啸天、风无痕、白滔等人悉心准备的讲义,还怕忽悠不了那群没有深厚背景的散修?  

因此,口口相传之下,‘风尘十四侠’声名大噪,前来拜访者自是趋之若鹜。  

跟艾大人差距太大,可能扯不上关系,但其同行者不是还有十一人么?  

只要跟其中一人拉近关系,也就抱上了粗大腿!  

因此,结交‘以艾冲浪为首的风尘十四侠’,也是前来拜访者的目的之一。  

抱有这般心态之人,占居了到访者的五成。  

啰嗦几句,按照入谷前的约定,金大炮也进行了公开讲武。只不过,他的听众,只有那猥琐小青年一人。  

他的讲义并无人为其准备。  

兴味索然的金大炮,只敷衍了半个时辰,即结束了自己生平第一次讲武。  

嗯,也可能是此生唯一的一次讲武。  

一无所获的猥琐小青年,企图混进小胖、小黑所在的讲武之地,却被那群‘苦力’当成叛徒轰出了生死谷。  

最后,只得灰溜溜地独自离开。  

清除了半日杂草藤蔓,搭建了一日茅草屋,风餐露宿了两日,到头却是一无所获。  

说一无所获也不全对。  

至少,他收获了一地的鄙视和唾沫。  

这就是蝇营苟利者的下场!  

好意难却,艾冲浪推辞不过(当然是假意婉拒),‘艾氏作坊’只得再次开门营业。  

这一次营业,一共开展了两项业务:酿造猴子酒和生产‘艾氏牌大帝’。  

酿造猴子酒的这项业务,艾冲浪在放开手脚之后,自然是来者不拒。  

他早就让李飘衣多准备了两副酿酒设备。  

因为在神魂等级成为阳神期之后,他已经完全可以三副炉灶同时进行。  

而且,时间还缩短到了两个时辰一炉,数量更是提升至每炉可产出一百五十斤的地步。  

两个时辰,三炉猴子酒,共四百五十斤。  

按三七分成,他每炉猴子酒可进账一百零五斤。  

如此高的效率,如此高的收益,何惧客源广至?  

艾冲浪重新当回酿酒大师之后,不仅仅只是他一人忙碌,‘风尘十四侠’其余十一人,无不干劲十足。  

有的给艾冲浪打下手,有的登记造册,有的分门别类的整理材料,有的分发猴子酒…  

众皆忙碌不堪。  

艾冲浪每天酿酒两个时辰,为人提升武力等级两个时辰,其实时间,则用来享受生活。  

至于接待工作,则交给雷啸天全权负责。  

在俞长生和梁中良入朝为官之后,余下的‘风尘十二侠’就数雷啸天年纪最大,行事虽不及艾冲浪沉稳,但区区接待工作,当然不在话下。  

如果来客份量不够,又不是为猴子酒和提升武力等级而来,那对不起,连进入凉亭的机会都没有。  

想结交‘风尘十四侠’?  

可以去洗洗睡了。  

因为,梦里面什么都有!  

目前,‘艾氏作坊’还没有生产小武神的打算。  

而要想成为‘艾氏牌大帝’的一员,条件就要比索求猴子酒苛刻得多了。  

品行不过关者,拒绝接收。  

报酬不满意者,拒绝接收。  

承受不住改造者,拒绝接收。  

修炼资质妖孽者,拒绝接收。  

这般筛选下来,符合‘入炉改造’之人并不多,每日也就寥寥数人而已。  

明文规定的‘四个拒绝接收’,总体来说还算正常,也不难理解。  

第一个,‘品行不过关者,拒绝接收。’  

艾冲浪身为正派名气最响的代表人物,生产品行不端的‘艾氏牌大帝’岂非自砸招牌?  

这一条,得到了众人的一致赞同。  

前来拜访之人,哪有品行不端者?  

不管内心如何一团糟,至少在江湖上没有恶名。  

自从艾冲浪连续灭掉魔幻教和血魔教之事传开后,那些歪魔邪道,哪敢在他面前亮相?  

五毒教虽然被称为毒教,但其实并未做出什么十恶不赦之事,只是以五毒为修炼资源而已。  

即使郑氏三兄弟中的老二、老三喜好女色,但也只对跟五毒教不对付的宗门女弟子下手,从未伤及无辜。  

即便这样,郑风武仍然被艾冲浪轰成血雾,郑风英、郑风雄也被整治得够呛。  

嫉恶如仇!  

这就是艾冲浪在江湖上收获的又一大名声。  

第二个,‘报酬不满意者,拒绝接收。’  

这个条件也很正常。  

艾冲浪毕竟也是凡人,他也要吃饭。  

他既不是大圣人,更没有助人为乐的高尚觉悟!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