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0章 用兵如神(2/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还是‘将计就计、引蛇出洞、诱敌深入、十面埋伏、声东击西’等多计混杂。特么…真是好手段!  

他很想暴跳如雷,很想厉声训斥。  

可是,他知道自己没有这个资格。  

嗯,刚刚失去这个资格。  

一将无能,累死三军。  

三国联军此次之所以中计受创,全在于他的刚愎自用和判断决策失误。  

身为一代名将,金不悔还不屑于推卸责任。  

他既然取名‘不悔’,自然是一个有担当之人。  

正叹息间,突然北南二营接连火起。  

金不悔大惊:对方此番到达出动了多少兵马?难道情报有误,远不止八十万?  

正惊疑之际,震天的杀声忽地从四面八方传来。  

四面楚歌!  

好在中军还有十万精锐之师。菡萏文学金不悔再也顾不得其他,急急率领十万中军仓惶而逃。他知道,照此战局,再不撤退,三国联军将会落得全军覆没的下场。  

金不悔并不怕死,但他却不想做无畏的牺牲。  

而且,他绝对不会接受被南蛮军打得屁滚尿流的事实。他要重振旗鼓,重新拿回自己不败战神的称号。  

然而,金不悔到底还是低估了艾冲浪的胃口。  

严格说来,他甚至不知道艾冲浪的存在。  

以秋风扫落叶之势击溃三国联军四大营之后,艾冲浪迅速收兵一处,对金不悔所在的中军进行了死命追击。  

趁他病,要他命。  

这固然是武者奉行的宗旨,军方又何尝不是如此?  

一番追击,斩敌无数。  

直杀得血流成河、尸骨成山。  

到得天明之时,竟然抵达了黄风谷城外。  

黄风谷,乃是南蛮部落抵御域外三国的第一道防线。由于此次金不悔突然发动进攻,已经失陷。  

艾冲浪既然要打响自己军神名号,既然已经打残了三国联军,当然要趁机收复失地。  

黄风谷,三面皆是悬崖峭壁,只有一条独路入城。  

乃易守难攻之地。  

逃回黄风谷时,金不悔的百万大军,已经十不存一,仅余区区九万人马。  

直到立于黄风谷厚实的城墙上,金不悔仍然有些不敢置信:自己竟然败了!而且还败得如此之惨!  

可以说,黑水城一战,是金不悔从军以来最为耻辱的一战。无论是智计,还是士气,均全面落于下风。  

毫不客气地说,根本不是一个等级的战斗。  

败给有勇无谋的南蛮军,金不悔实在咽不下这口气,可不服气又能如何?  

瞅瞅黄风谷宛如惊弓之鸟的二十万三国联军,再瞅瞅兵临城下、气势如虹的南蛮大军,金不悔内心一声叹息:黄风谷怕是保不住。  

同时,他心中很是纳闷:南蛮什么时候变得如此厉害了?各种战术一环套一环,不但环环相扣,而且还层出不穷,当真是有如神助啊!  

八十万南蛮军,虽然经过一夜厮杀和追击,已经疲惫不堪。但前所未有的大胜,让他们士气高涨。  

他们眼露狂热,紧紧盯着在大风中猎猎作响的‘艾’字帅旗,只想在神使大人率领下,杀他个三天三夜。  

艾冲浪缓缓策马而出,冷喝道:“退出黄风谷,签定城下之盟!否则,直接打进三国神都!”  

喝声如雷,在天空炸响。  

直震得三国联军气血翻腾,站立不稳。  

南蛮军一听,顿时热血沸腾,举刀高呼:“神使大人!神使大人!!”  

难怪他们如此振奋,昨晚一战可以说是南蛮部落跟域外三国交锋以来,打得最酣畅淋漓的一战。  

也是南蛮军伤亡最小的一战。  

更是最为轻松的一战。  

斩杀三国联军近百万,己方损失却几可忽略不计,南蛮军何曾这般扬眉吐气?  

这一切的得来,只因为他们拥有了神使大人!  

神使大人?  

金不悔闻之恍然:难怪南蛮军突然变得如此厉害,原来是因为神使大人。  

关于南蛮部落的神使大人,金不悔虽然并未亲自打过交道,但也曾有所耳闻。  

只不过,由于年代太过久远,大多数人已经忘记了神使大人的传说。  

而且,那一位神使大人,并未参与行军打仗,从而域外三国根本不知道神使大人领军能力竟然如此之强。  

得知城下那威势无双、气宇轩昂之人就是传说中的神使大人后,满身傲骨的金不悔,再也生不出反抗之心。  

他已认栽!  

败在神使大人手上,他不丢人。  

复仇、声誉,在身家性命面前,统统不值一提。  

即使他不甘心,那也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麾下将士的畏战情绪,已是毫不掩饰地摆在脸上。  

对神使大人的敬畏,瞎子都能看得到。  

一喝之威,强至如斯!  

金不悔念头电转,决定就此止戈:“原来是神使大人当面,之前多有冒犯,还请大人恕罪!”  

音调虽然不高,十数里范围内却也清晰可闻。  

毕竟,金不悔好歹也是大帝等级。  

艾冲浪冷目一扫,金不悔但觉那目光宛如一把利剑直射而来,不由自主地后退数步。  

心头暗自震骇:这世间竟然还有如此凌厉的目光,神使大人果然厉害非常!此人,绝不可敌!  

虽然相隔数里之遥,但艾冲浪那凌厉的目光,宛如当面直视,让金不悔冷汗直流。  

一言不发地打量金不悔片刻后,艾冲浪方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