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0章 生死谷(1/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艾冲浪临走前的那一指,绝对是赤果果的警告!  

敢不遵守约定?  

就问你能不能承受得住,那威力巨大、变幻无穷的一指。想来,自己多半是扛不住。  

自己全力一冲,却被阵壁反弹而回。  

而他不过轻飘飘一指,阵法立破。  

这差距,可不是一般的大啊!  

南宫北望以为是艾冲浪暗中指使大宇皇庭如此强硬,其实却是冤枉了他。  

力主以强硬态度压制大龙皇庭之人,正是曾经的飞龙宗第一军师兼顾内总管,现在的理事太傅孟梦常。  

自家老大都把刀递到手上了,岂有不顺手捅一刀之理?即使出了什么差池也不打紧,艾老大再出手一次即可。  

嘿嘿,抱着粗大腿的感觉,真特么的爽!  

孟梦常强硬对待大龙皇庭的态度,遭到了群臣极大的阻力。若非宁猛力挺,若非李树正点头,恐怕就会错失把大龙王朝踩在脚下的良机。  

同样,也辜负了艾冲浪一顿猛如虎的骚操作。  

大龙皇庭低头臣服的结局,让那些保守的反对者哑口无言。而立下大功后,孟梦常这个理事太傅不但官升一级,成为正二品,威信也直线上升,真正成为了第一重臣。  

由此可见,善于抓住机会,敢于冒险,也是成功者的必备要素。  

与此同时,艾冲浪的威望再度拔高。  

以一人之力,改变了两国之国运,艾冲浪可以说是武林史上第一人!  

海量的信仰之力,如滔滔江水涌入他的身体,让他再也不会为了修炼资源而费心劳力。  

第二次大龙之行,收获满满!  

离开魔幻教后,艾冲浪并未急于返回大宇王朝,而是摇身一变,变成了一位年逾花甲的采药翁。  

做一个妙手回春的神医——这,就是艾冲浪心境历练的第二个身份。  

当然,艾冲浪依仗是他的‘药人’之血。  

获得‘医武双绝’的医药宝典之后,他虽然偶有涉猎,但由于缺乏兴趣,在医药方面只是略通皮毛而已。  

之所以用神医这人身份历练心境,完全是出于兑现承诺和帮助‘丹田大能’的考虑。  

他要用这个身份弄到千年青莲和晶体蚕。  

二十年之期,只余下六年。  

艾冲浪有信心在三年内完成心境历练,晋阶大武神之境,从而实现终极目标。  

‘丹田大能’为他付出这么多,他当然希望早日助其完成宿愿,为其重塑肉身。  

人多力量大。  

虽说有马良神笔这个寻宝灵器的帮助,但仅凭艾冲浪一人,何时才能走遍这许多山川河流?可时才能寻到晶体蚕和千年青莲?  

而做了妙手回春的神医后,就容易获得众人相助。  

让我出手治病?  

当然没问题!  

不过得用珍贵药材来换,银子偶是不要滴。  

什么样的药材才算得上珍贵药材?  

很简单,就像晶体蚕、千年青莲、人形何首乌、万年灵芝这样的。  

尤其是前面两者。  

大郑王朝。  

是与大龙王朝紧邻的国度,实力与大宇王朝相当。  

大郑跟大龙的交界处,是一座树木茂密、冷森幽静、异兽横行、人迹罕至的无名狭谷。  

在一个阳光明媚的早晨,这座无名狭谷迎来了它的第一位主人:一位仙风道骨、鹤发童颜的药翁。  

这座无名狭谷,终于生平第一次拥有了自己的名字——生死谷。  

狭谷入口约丈许宽,入口两侧是光滑异常的悬崖峭壁。直至离地二十丈许后,方才有稀稀疏疏的细小青松和藤蔓点缀共间。  

狭谷地面杂草丛生,乱树纵横。  

一切都显得很是野性!  

不问可知,这名药翁正是艾冲浪所扮。  

‘生死谷’那三颗血红的大字,也正是他以‘奔雷指’所书,蕴藏着一套玄奥无比的指法。  

字字入石三分,铁划银钩,飘逸脱尘。  

三个大字离地约十余丈。  

在无处立足的峭壁上,留下这三颗很不一般的大字,仅这份功力就足以让叹为观止。  

在骄阳的照射下,三颗血红大字既像是三只择人而噬的怪兽,又像是脱壁欲出的三件神兵,端的奇妙无比。  

一入此谷,生死由命。  

是为‘生死谷’!  

艾冲浪之所以选择此地为临时居所,而不是以行走江湖的方式历练心境,是因为此地比邻大龙、大郑两国,乃是两国的交通要道,很容易引人瞩目。  

历练心境,不外乎看尽人间百态。  

而他选择以固定居点的方式与世人接触,照样能能够洞悉人心。而且,还少却了一些风霜之苦。  

虽说艾冲浪无惧吃苦,但他也不是自虐狂人。  

能够少吃苦或者不吃苦就可达成目的,又何必非要自讨苦吃?  

在盘天斧和马良神笔的相助下,原本杂草丛生的生死谷,很快变得焕然一新。  

青石板铺就的小道,从谷口一直往里延伸,弯弯曲曲的一眼看不到头。  

小道两旁,栽满各种不知名的花草。  

狭谷深处,一片二十丈见方的药园正在迅速形成。  

药园后侧,是三间茅草屋。  

一为休息之所,一为看病之所,一为做饭之所。  

茅草屋前的一块巨石上,‘妙手神医’四颗黄铜色大字飘然欲飞。  

赫然又是一套高深的指法!  

经过一人两神兵连续数日紧锣密鼓地操劳,‘生死谷’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