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章 白衣书生(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弱肉强食的事,虽然时有发生,但这个“弱”和“强”,只是相对的,至少实力不能相差太多。  

像“飞龙宗”与“落雨门”之间的争端,无论结局如何,只有不伤及无辜,皇家卫队一般不会过问。  

至于“天行宗”、“大魔岛”两大宗派突然出手三打一,那也在情理之中。  

“落雨门”能邀请其他宗门助拳,你“飞龙宗”又何尝不可以?  

什么?被“落雨门”算计了?  

活该!  

不过实力略胜一筹而已,谁让你狂妄自大了?谁让你固步自封了?  

两人的对战仍在继续。  

被三禽扇的强大威压弄得束手束脚的艾冲浪,固然有苦说不出,风无痕又何尝不是在震惊之余暗自叫苦?  

让风无痕深感震惊的是----  

这小子到底是什么来头?以他区区八品中阶武生的实力,怎么就能无视三禽扇所隐藏的强大威压?  

那些背景一般、没有底牌的九品高阶武生,面对三禽扇时,都会不由自主地产生些许畏惧之感,战力都会大打折扣。  

可这小子却特么越战越勇!  

让风无痕暗自叫苦的是----  

这个家伙的拳头咋就那么硬?他的内力怎么就能够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要不是三禽扇能卸却两成之力,我的双臂此刻恐怕就不只是酸麻这么简单了。  

若不是我的武力等级高了四个小阶,在他的连番追击之下,劳资恐怕早就扛不住了。  

且不说对战双方越打越忌惮、越战越心惊,这一波三折的战斗进程,却让围观众人看得大呼过瘾----  

“精彩!这样的战斗,才是势均力敌的战斗嘛!”  

“这两个家伙,就不能好好地站直了身体,来一场正面对决吗?”  

“就是啊!宛如背后长眼的倒退急避、以手代足的倒追猛攻、采取铁桥板的姿势硬撼…如此种种,根本就不是正常的打法啊!”  

“嘿嘿,你小子的眼力太差了!如此打法,正是艾盟主刻意为之。企图以巧胜力,力求乱中取胜。”说话者,是一位白衣书生模样的人。  

“刻意为之?何以见得?愿闻其详!”  

“如果是一板一眼、一招一式的正面硬刚,艾盟主恐怕早已落败。毕竟,他不但武力等级差了许多,而且还赤手空拳。要知道,那三禽扇可是在兵器谱中位列前十的存在。”  

“有道理!咦,咱大宇王朝,也有兵器谱一说?”  

“当然有!虽然真正的大能,对敌之时根本就不会使用兵器,更不会随身携带兵器,但这并不影响兵器谱的存在。”  

兵器谱一说,顿时引起了附近诸人的兴趣,当即纷纷开口追问----  

“这位兄台就别卖关子了!我承认,你已成功地勾起了咱强烈的好奇心。”  

“同意楼上意见!”  

“在下附议!”  

“那咱+1。”  

“咱也+1。”  

“+1。”  

“哈哈,你们都是复读机么?”  

白衣书生见自己终于成了焦点之一,不由很是得意。  

当下慢条斯理地整了整衣冠,清咳一声之后方才缓缓开口:“在下所知道的兵器谱,只有前十位的排名,至于后面还有多少,那也是不知道滴。”  

“说说前十位就行!至于排位靠后那些,你就是愿意说,咱还不愿意听呢!”  

“对对!在下也是这个意思。”  

“那咱就科普一下?”  

好不容易逮住出头露脸的机会,白衣书生自然得好好拿捏一番。  

“请讲请讲!”  

“受教受教!”  

“感谢感谢!”  

瞄一眼仍在激斗不休的竞技台,白衣书生终于开始了他的表演:“排名第一位的,是皇宫中的‘如意令’!”  

此言一出,顿时引爆全场----  

“啊?第一名竟然是它?”  

“‘如意令’出,莫敢不从!可以说,‘如意令’就是大宇王朝的最高指令!”  

“它虽然不是真正的兵器,但其威力比任何兵器都要大。将它排在第一位,当真是实至名归!”  

“虽然感觉有些意外,但细思之下,实也在情理之中。”  

“将‘如意令’排名第一,反正咱是没有异议。”  

“你我这般小蝼蚁,就算不同意又有何用?哈哈。”  

“请问这位兄台,那排名第二位的呢?”  

见众人目不转睛地盯着自己,存在感十足的白衣书生,微微一笑,从怀中摸出一把折扇,“啪”地一声打开,这才神完气足的揭晓答案:“排名第二位的,是开天辟地的‘盘天斧’。”  

“啊?竟然是‘盘天斧’?”  

“就是盘古用来开天辟地的‘盘天斧’?”  

“厉害厉害!如果不是身处大宇王朝,以‘盘天斧’的名气,完全可以位列榜首!”  

“据说‘盘天斧’很有灵性,可主动攻击对它不怀好意的一切生物。不过,想要成为它的主人,却是难于登天。”  

“将它排名第二位,绝对没有任何问题!那排名第三位的呢?又是什么神兵?”  

白衣书生见问,一边轻摇折扇,一面缓缓开口,活脱脱一位知识渊博的大学究:“排名第三位的,是令天地失色的‘后羿箭’。”  

“‘后羿箭’?就是传说中射落九个太阳的‘后羿箭’?果然是神兵!”  

“盘古开天、后羿射日,原以为都是传说,没想到还真有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