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六四章:园林城下(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苏薇的七万大军顺利度过黄河。  

留守部队请示如何处理12座浮桥。  

“留着,李无双的植物不能入水,以后会有用的。”  

苏薇果断下令。  

留着12座浮桥意味着工兵团也要留在这里。  

3000人的战斗力委实是巨大的浪费。  

工兵团团长犹豫起来。  

苏薇一把薅住他的衣领:  

“我去跟林凡解释,你老实在这待着。给你留下六门喷火坦克,三门155重炮,12架无人机,三架武装直升机,两个基数的弹药。一旦浮桥失守,我先把你切成两段!”  

苏薇是林国毫无争议的二号人物,工兵团团长只能用沉默答应苏薇的要求。  

苏薇打起仗来猛冲猛打,规划起战术来还是非常小心的。  

李无双始终不露面,她始终不放心。  

留着12座浮桥,万一有变,还能退回林国境内,再图发展。  

丧尸可以孵化,高等级丧尸死一个少一个。  

人类始终是有数的,不能全吃光。  

林凡压着队伍按兵不动,一直等到苏薇带领丧尸和物资来到长江北岸才下令渡江。  

19万大军浩浩荡荡的渡过长江。  

林凡留下一个团的兵力守护长江大桥,剩下的放弃滩头阵地,朝东南方向挺近。  

金陵至魔都水网林立,30至50公里就有一条河阻挡。  

舟桥部队待在黄河,林凡只能依靠一个团的工兵建造浮桥。  

部队行进速度被严重拖慢,丧尸挤丧尸,坦克挤坦克,一天的行程不超过30公里。  

魔都是李无双占领西贡和中南半岛后,发动全部实力攻占的大陆第一座城市。  

李无双绕过羊城,绕过春城,绕过天府之国,兵峰直指三千万人口的魔都,可见他对这座城市有着无与伦比的情愫。  

不是因为他曾经出生在这里,而是因为三千万人口实在太诱人。  

提前占领这座城市,让丧尸无机可乘,给了李无双充足的时间攻略南方。  

没有数量众多的高等级丧尸阻挡,李无双占领南方出其意料的顺利。  

只用了三年,整个南方都成了李无双的天下。  

李无双是幸运的,他及早做出占领南方的决定,让整个南方没有出现强有力的丧尸领袖。  

南方总共出现过13个丧尸女王,全部被李无双消灭。  

这些丧尸女王跟以前的苏薇一样,不会使用人类的武器,十几万,几十万丧尸子民根本不够人类和李无双算计的。  

等丧尸杀光,李无双立刻撕毁跟人类的条约,杀死全部人类,成了南方之主。  

李无双是林凡的敌人,也是枭雄。  

林凡是李无双碰到的最强大的对手。  

林凡之前,他从来不知道还有这样的丧尸。  

彻底打断了他统一东方大陆的计划。  

“国主,黄仁发报告,前锋营抵达园林城外。”  

“按计划行动。”  

林凡平淡的说道。  

根据战前侦查,园林城内驻扎着数量一万至十万不等的植人(植人的数量实在难以从空中侦测。)  

作为魔都的最后一道防线,整个园林被李无双武装到牙齿。  

李无双的植人是他在石门的时候刚刚开始研制的,属于新生物种。  

他们不会使用武器,孢子侵蚀人类大脑后失去了思考功能。  

一切全靠首领利用孢子指挥。  

林凡也不清楚它们到底拥有怎样的战斗力。  

用数量占压倒性多数的实力全力攻占园林是既定战略。  

只有这样才能把损失降低到最低,把时间降低到最少。  

“鼠霸天在哪?”  

林凡问指挥中心的联络员。  

“两个小时前最后一次汇报后再也没有联系上。”  

情报员严肃的回答。  

“不用担心,这些植人不堪一击。魔都的两千万植人才是我们最大的敌人。”  

苏薇完全不把园林放下眼里。  

要不是林凡坚持,她会命令自己的子民立刻发起冲锋。  

林凡是个谨慎的人,没有弄清楚状况之前,他不会让任何一个部下送死。  

9万部队按照原先的计划逐渐部署到位。  

园林城不大,长五公里,宽三公里。26米高的城墙是原先的人类留下来的。  

李无双杀光人类后,既不会使用他们遗留下来的武器,也不会修缮损坏的城墙和城门楼。  

他只能用自己的植物之力把城墙重新包裹。  

如今,整个城墙绿油油一片,全部是骇人的杀人植物。  

这些植物下面才是人类的青砖绿瓦。  

园林城内的建筑已经被植物彻底破坏。  

整个城市堪称绿色的花园。  

数量有限的植人负责维护城市日常管理。  

这里没有粮食,没有弹药,没有石油等物资。  

最有价值的物资是预估中的人类。  

李无双留了10万人充当活体研究的载体。  

这批人还有没有,有的话还剩多少,林凡完全不了解。  

“国主,画面传过来了。”  

许嵩等预警机飞临园林城上空后,提醒林凡。  

绿树葱葱,花草遍地。  

如果不是提前知道这里是李无双的基地,任何人都不会注意这里。  

没有学校,没有医院,没有工厂,没有办公楼,印入眼帘的全是各色植物。  

食人花,塔黄,地刺,荆棘,葫芦,玉米,还有数量最多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