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章阴阳之别(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前面就是地府,在自己的地盘,青皮小鬼,可是傲然的很,更何况对方是阳界的人,对方再厉害,可在阴间可嚣张不起来。  

他官职再小也是鬼差,在地府,也是挂名的,在阳界或许他还要东躲西躲的,可是在阴间,在孤魂野鬼面前,他可是大哥大。  

一些阳界,修为再高的修行者,下到阴间,必须得规规矩矩的,敢对地府挂名的鬼差出手,就是跟地府为敌。  

青皮小鬼,插着腰,挺着胸膛,抬着头,充分诠释,什么叫做趾高气扬。  

看着那两人,越看越不屑,这都是什么歪瓜裂枣的,长成那样,论美貌都不足本大人的十分之一,不,连百分之一都不到......  

好像还有点眼熟,居然还是在阳界里碰到过的,风水轮流转了吧!  

越看越眼熟,好像前不久才见过....那那那,那不是......  

白衣书生,迈步向前,红衣少女紧随其后,他神色淡然,有种不怒自威,道,“在本神的地域,将吾的信徒魂魄,不打一声招呼就勾走,是不将本神放在眼里吗?”  

“神,神灵.....”  

青皮小鬼,双腿有些发软,他都快要哭了,怎么在这个节骨眼上,还能遇到神灵。  

神灵与一般生灵不同,不受地府拘束,受生灵香火,庇护一方生灵,管辖一方地域,生而永生,与地府无关,甚至地府之人,在阳界行动,还需要跟神灵打个招呼。  

地府与神灵,同为天庭官员,地府的人,需要在阳界行事,可是神灵却无需与地府有所关联,一般都是地府单方面的有求于人。  

所以哪怕是地府的官员,也不会轻易招惹的神灵。  

青皮小鬼,哪里还有之前趾高气扬的模样,连半点骨气都没有了,直接跪下,道,“青鬼,不知冒犯神灵,下次绝不敢勾取尊神信徒魂魄,还请神灵恕罪。”  

在心中,还是大呼倒霉,勾有神灵所在地域的魂魄,在规定上,确实是要先告知神灵。  

可是在他当鬼差这些年来,就是没有见到过,有鬼差勾魂的时候,是真的跟神灵说的,以为只是一个书面上的规矩,就没有理会过,没想到今日就被人抓住痛脚。  

“既然知罪,还不快些将勾去的魂魄,放出来。”  

“是是是。”  

青鬼连连磕头,解了魂囊,还没动手,仅仅只是露出一道口子,一个冤魂便强行挣脱了出来。  

冤魂化作实质,凝成了人形,直往地府相反的方向逃去,此间乃阴间,最适合魂魄的地方,在此地犹如生前在阳界。  

在阳界迷迷糊糊,在阴间,却会取回记忆,神智。  

青鬼,见冤魂脱困,连指道,“尊神大人,这就是.....”  

“小环。”  

在廖文身后的红衣,眼角含泪,一跃而去。  

听到呼喊,逃走的冤魂,身形一滞,直接被红衣抱住,看清眼前人,呢喃道,“小姐.....”  

“小姐,小姐,小姐,真的是你......”  

小环同样是激动的抱住红衣。  

主仆二人,跨越阴阳,前来相见,廖文也没有打扰,也不怕红衣有所损伤。  

此地为阴间,阴间跟阳界,即为一样的,也为相反的,在阳界,是生灵的乐土,而阴间则是魂魄的乐土。  

生灵在死后,魂魄离体,阳界的一切,对于魂魄都有很大的伤害,所以魂魄都是懵懵懂懂的,意识不清。  

如果在没有被地府鬼差勾去,独留阳界,又没有办法化作鬼魂,很容易就会魂飞魄散,永世不得超生。  

哪怕在成为鬼魂之后,也一样会惧怕阳光,修为若不足,在阳光下,长时间逗留,也会形神俱灭。  

而就像是阳界对于魂魄的伤害,阴间对于阳界生灵的伤害却也很大的,虽说没有类似于阳光这种大杀器。  

不过阴间不分白天黑夜,而阴风,无处不在,不像阳界,鬼魂还能够躲在地底避阳,若凡人,被阴风吹刮,不消一盏茶的功夫,寿命断绝,肉身腐烂。  

这种程度的阴风,还是轻度的,若是强烈的,哪怕是修为高深者,也不敢硬抗,修为低浅者,哪怕知晓地府之路,也不敢轻易入内。  

廖文作为神灵,其神身,本就是神魂之体,阴阳两界,畅通无阻,而红衣为何说她,不惧损伤,不是因为她是侧神。  

侧神与正神,还是有很大差距的,侧神有神力庇护,自然可免疫大部分的阴间的损害,不过修为太低,也不敢踏足。  

更别说是,紧紧抱住一个冤魂,红衣之所以无害,是因为她也是魂魄之体。  

之前,廖文敕封红衣为侧神,衍生宛若新的血肉之躯,甚至连生前肉身,都分解融入其中,她算是一种重生,不过却非复生,更不是转世。  

红衣现在的身体,跟廖文的情况有点相似,利用神力增强魂魄,只不过跟廖文相比缺少了点根源性的东西。  

魂魄,终归是魂魄,没有办法蜕变成为神魂,始终还有点缺陷,不过她生前的肉身,融入魂魄,则弥补了缺陷。  

成为了跟鬼魂不同的存在,不惧阳光,不像鬼魂般脆弱,能跟常人一般的生活,作为魂魄之体,也无惧阴间,同样也可畅行阴阳两界。  

“小姐,你逃脱了吗?”小环问出最牵挂的问题。  

“我逃脱了。”  

“可是逃脱了,为什么,为什么会在这里,而且.....”  

小环满满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