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三章 我还是从前那个少年(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哪段画面,是门很讲究的学问。  

食堂里的学生们都盯着电视,首先觉得歌很好听,不像以往主旋律那么严肃、规整,或者所谓大气。  

然后镜头选取的视角,光影,再配合着音乐,整个视听感受焕然一新。  

张仁贵瘸着一条腿,拄着关刀把守村口,不让外来车辆进入,须发皆白,威风凛凛,又不免有些好笑。  

王旭和他的妻子清晨离别,各赴战场,而一门之隔,就是被反锁在家的,几岁大的眼巴巴看着父母亲的孩子…“Wu,oh,oh…”  

开头的和声又缓缓流淌了进来,悄悄的托起这些在各自岗位上奋战的英雄们,不知不觉引导着观众的情绪。  

吴兰芝疲惫的从急救室走出来,一个小护士忽然跑上前,没有字幕介绍,但关系显然很熟,似乎交流了几句。  

画面开始变得柔缓,二人的背影,白衣并肩,缓缓前行。  

铺垫那些没有硝烟却依旧鲜血淋漓的战场,那些白衣执甲,向险而行,幸而有你,山河无恙!  

紧跟着,镜头渲染,似乎又流淌进了时光。  

音乐却勐地拔上云霄,和声轰鸣,中年、青年与孩子糅在一起的和声,刚好掩盖了金莎的声线不足,变得激昂澎湃。  

“我还是从前那个少年,没有一丝丝改变,时间只不过是考验,种在心中信念丝毫未减…”  

随着这句歌词,吴兰芝一头乌黑的长发,眉眼如画,对着身边的小女孩哈哈大笑,二人的站位刚好就是刚才与小护士的站位。1巡视校园的刘淑萍顿足回眸,望见了自己一身笔挺的军装,腰杆挺直,少年意气。  

钟南山出现肺部阴影,经诊普通肺炎后再赴前线,画面一转,首届全运会上,男子400米跑比赛中,他以54。4秒的成绩打破了全国纪录。  

张仁贵被儿孙逗的哈哈大笑,干树皮似的脸,稀缺的牙齿,却是曾经浓密卷发,万众瞩目,绝杀投篮…“眼前这个少年,还是最初那张脸,面前再多艰险不退却!”  

这些东西犹如一击击重锤,敲在了众人的心脏上,本就是一群20来岁的年轻人,青春未冷,灵魂颤动。  

而跟着,画面又回到吴兰芝。  

视角却跟随着那个小护士,二人并肩走了一段,小护士便挥手别过母亲,赶赴自己的岗位。  

这时,字幕才介绍:“刘琳琳,1982年,地坛医院支援护士。”  

《少年》第二部分开始:  

“曾被质疑,与全世界为敌,青春无畏,做自己有什么不对。没有退缩,就会开花结果,在意什么做对的选择…”  

周子涛,1980年,某派出所民警。  

朱琴琴,1983年,小汤山医院最小护士。  

张锦星,1981年,小汤山医院最小民警。  

张天宇,1985年,某街道志愿者。  

“我还是从前那个少年,没有一丝丝改变,时间只不过是考验,种在心中信念丝毫未减…”  

那一张张青春飞扬的脸,那一张张被口罩勒的满是印子的脸,那一张张累的偷偷哭抹干眼泪又奔赴战场的脸…如果刚才好似重锤,现在便如火焰,点燃了同龄人的热血。  

这是,这是在说我们?  

在说我们80后?  

我们不是垮掉的一代么???  

江超始终盯着屏幕,不知是眼睛一眨不眨有些泛酸,还是别的什么,忍不住抹了下眼眶,随即觉得自己丢人,看个MV也能感动。  

他偷瞄小伙伴们,表情几乎一毛一样,情难自禁又觉得有点丢人。  

第三部分便是讲当代的少年英才,这素材就少很多了,侧重的是象征意义,否则MV内容也会显得不分主次。  

而到了结尾。  

反复唱着这句“我还是从前那个少年…”  

画面出现了一张大照片,校园的草坪上,同学们摆成了“众志成城,中国加油”的字样——北航大学!  

紧跟着又有一张,男女生站在阶梯上,构成了一个爱心图桉——北科大!  

还有一张,同学们在夕阳下高高跳起,我们今年毕业了,青春不散场,归来仍少年——政法大学!  

化工大学!  

农业大学!  

北师范!  

北邮!  

一张张大照片被展示着,然后一张张的贴在屏幕里,犹如一面青春纪念册的墙壁,最后贴满了同学们的身影。  

“我还是从前那个少年…”  

歌声变得舒缓,影像慢慢澹出,MV结束。  

(晚上还有…)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