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 谈婚论嫁(1/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糖葫芦!”  

“卖煤了…”  

“叽?”  

沿河两岸小雪纷飞,街边的铺子外多了几分年味,周边郡县的百姓都来到了京城赶集,人群中也不乏看起来仙风道骨的外地人。  

满街吆喝声中,在码头载客的船公,余光发现一行人从坊市外走来,意外道:  

“哎呦,汤掌柜,稀客呀…打扮得和小媳妇似的,看来前两年那盆水泼对地方了,我也算半个媒人,咋没见你封个谢礼啥的…”  

“去去去,老娘还没嫁人…等过些日子,给你送两壶喜酒,行了吧?”  

“呦,这是准备回来办喜事?”  

“别咋咋呼呼,让街坊听见怪不好意思…老张呢?怎么没瞧见他人?”  

“退下来了,在缉捕司挂了个闲职养老,早就不巡街了…”  

街边驻足闲谈的行人,自然是刚刚从北方折返的汤静煣和左凌泉。  

左凌泉撑着花伞,给静煣遮挡风雪;谢秋桃站在葫芦垛旁,给团子买糖葫芦,听见交谈声,有些疑惑,好奇询问:  

“静煣姐泼什么水?船公这话是什么意思啊?”  

“前两年我刚来京城的时候,就走到这里,静煣从屋里出来,一盆开水泼在我身上。”  

“然后左公子就仗着身份不依不饶,把静煣姐拐到手了?”  

左凌泉本想否认,但想起后来的朝朝暮暮,这么说好像也没问题,所以笑而不言。  

从恒山接到姜怡后,左凌泉路上再无停留,直接返回了位于南荒边陲的大丹。  

那天在船上,左凌泉说要收拾灵烨振夫纲,虽然有这个心思,无奈时间不允许,谢秋桃还在下面等着,总不能真大战个把月份胜负,最后还是浅尝即止休了战。  

目前灵烨和姜怡的关系,说起来很复杂,反正两个人是杠上了,回来的路上,姜怡再也不帮忙给灵烨处理公务,还拉着清婉一起,专门在旁边和左凌泉卿卿我我。  

灵烨公务缠身,屁股离不开凳子,使唤不动人帮忙,确实焦头烂额,但和老大的地位比起来,这点累算什么?非但不开口请姜怡和清婉搭手,还时不时伸个懒腰,把手上的镯子漏出来显摆下。  

清婉自然站在姜怡这边,抱着给姜怡找场子的心思,这几天都在认真制作刑具,大有当着灵烨的面磨刀的意思。  

后院对峙,最难做的莫过于夹在中间的左凌泉,这几天如履薄冰步步谨慎,比被老祖血虐时还谨言慎行。  

不过男人嘛,有时候苦点累点也是应该的,认真哄了一路,总算是把归乡的旅途熬过来了。  

回到大丹后,姜怡带着冷竹回宫里看望亲眷;灵烨则和清婉去栖凰谷转转,那里有老祖的神像,途径此地肯定要上柱香;静煣想回家一趟,左凌泉就陪着过来了,顺便带谢秋桃看看大丹的风土人情。  

汤静煣和船公闲谈完后,回到了左凌泉身侧,并肩走向了关门许久的小酒肆,有些感叹道:  

“感觉出去也没多久,街上变化真大,家家户户门头都翻新了,据说还是朝廷出的银子…”  

栖凰谷成为惊露台下宗,已经逐步走上正轨,仙家集市修建好,外来人自然多了。  

临河坊作为京城进出门户,自然得好好拾掇一下,连汤静煣的小酒肆,都在三叔的安排下修整了一番。  

左凌泉陪着静煣,来到常年关门的小酒肆外,回想起当年在门口初遇的时光,都觉得有点怀念。  

团子回到小时候长大的地方,自然倍感亲切,带着谢秋桃在周边转悠,“叽叽”个不停,应该是在说“这家有只蠢猫、那家有只憨狗”之类的话,给谢秋桃介绍。  

左凌泉并未跟着,待静煣打开酒肆大门后,一起进入了铺子里。  

汤静煣回到自己的小家,整个人都开朗了几分,在铺子里转了转,摸着几个老酒缸,想了想回头道:  

“小左,咱们…咱们办婚事,要不要和死婆娘说一声?”  

婚事是灵烨提起的,左凌泉和静煣早已不分彼此,过年回家完婚水到渠成,自然就定了下来,尚未告知老祖。  

虽然这种事儿是私事,但静煣毕竟能影响到老祖,左凌泉想了想道:  

“打个招呼吧,看老祖什么时候方便,刚好把日子定下来。”  

汤静煣作为未出阁的女子,对于婚嫁一事,心中自然有点紧张。但一想到她是第一个在左家祖宅成婚的姑娘,就什么犹豫都没有了。  

想起拦路虎死婆娘,汤静煣还有点担心:  

“要是死婆娘不答应怎么办?等下次回来,不知道几年后了,我…我想在家里出嫁。”  

左凌泉摇头笑了下,搂着汤静煣的后腰,来到了后院:  

“提前打个招呼就行了,老祖不是不讲道理的人,岂会干涉你我的婚事…”  

后院曾经被窃丹残魂烧过一次,如今已经翻修一新,地上还铺了青石地砖。  

汤静煣手指搅着一缕秀发,回到了自己的闺房,在床铺上坐下,稍作犹豫,就对着空气道:  

“婆娘,你忙不忙?”  

左凌泉坐在旁边,听不到老祖的回应,只能瞧见汤静煣聆听的片刻,就皱起眉:  

“那你什么时候不忙?我…我和小左要成婚了,成婚…成婚就得那什么,你要是一直忙,我总不能成婚那天独守空闺吧?”  

“你考虑考虑?这有什么好考虑的?马上就过年了,你要是过几天忙,我现在就和小左把事儿办了也行,成婚那天走个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