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四章 东和西(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东部决赛是新科MVP詹姆斯带领骑士队面对五巨头的凯尔特人。  

在评委选择上,詹姆斯和李冲霄的得分非常接近,前者拿到了63张第一选票,后者也拿到了60张。  

相较之下,同样战绩优秀的科比、姚明和霍华德一张第一选票都没有。  

李冲霄的团队分析过原因,一是数据,无论是李冲霄的场均36.9分还是詹姆斯的30.4分+7.6篮板+8.8助攻,都要比其他三个球员要光鲜。  

还有就是媒体影响力。李冲霄是新闻制造机,打法既华丽又古典,无论是新一代还是老派球迷,都挑不出他的毛病。詹姆斯的公共形象好,和媒体的关系一直不错,多年来也是联盟力捧的对象。  

反观科比,鹰郡事件后人气落去低谷,好不容易爬起来,还是让很多媒体都不待见。EPSN这种,都不知道黑了他好多年。  

他的队友姚明太谦逊,存在感没那么强,容易让人下意识就忽略掉。  

而霍华德还是个宝宝,大家会给几张票哄哄他,谁也不会把他当成和前面四个是一个级别的球员。  

别的不说,前面四个球员加上杜兰特,就是今年的一阵。姚明的存在,让霍华德始终只能在二阵打转。  

他也只能刷刷防阵了,不但连续两年进入到一防,还再次压过李冲霄,蝉联了最佳防守球员。  

可惜这些荣誉不能帮助他赢球,连续两年输给凯尔特人队,无缘东决。  

西部的灰熊和湖人两只球队,这是连续第二个赛季在西决相遇了,而李冲霄则是第三次西决遇到姚明和科比。  

双方称得上是老对手,在常规赛赛就把对方当作了进入总决赛的最大竞争者,各种比赛资料收集和分析的都比收集的非常多了。  

灰熊队球员这两天都和教练组们观看了湖人队的赢的典型的几场比赛了,想必对手也是一样。  

第一场比赛,双方稍微试探了一下,没有发现对方有什么新的战术,然后就进入到了常规的进攻节奏。  

湖人队依然是开局主打姚明,科比敲敲边鼓。而灰熊队自然是李冲霄主攻,其他人有机会跟着上。  

双方的比赛强度比赛前两轮大了不少,身体接触增加了很多。到了西部决赛,裁判的尺度也会相应的放宽。  

整个比赛的过程也没有太大的波澜,湖人队一直都很熟悉这种强度,上个赛季他们也是依靠这种打法淘汰灰熊队的。而这个赛季,他们为了对付李冲霄,还增加了阿泰斯特这个强点。  

灰熊队也没有表现出任何的不适应,显然也是有备而来。上个赛季失利后,卡莱尔就发现了这个问题,有意增加了这方面的训练。同样的,为了增加球队的硬度,特意请来了比阿泰斯特还能肉搏的大本。  

从季后赛前两轮的情况来看,显然他们已经克服了不习惯身体接触的这个缺点。现在用和湖人队的比赛情况做检验,他们做的也还不错。  

由于两个队伍的实力比较接近,在西决这个舞台上打得又小心翼翼的,所以比赛的分差一直没有拉开。  

姚明和科比两个人加起来的得分比李冲霄高,但是李冲霄的得分更稳。而且核心球员之外的表现上看,灰熊队的其他球员比之湖人要更加高效,所以双方就一直表现的半斤八两,难分高低。  

等到第四节末端,灰熊队抓住了对手的一个失误,才把分差拉开到5分。然后他们又通过防守,迫使科比两投不中。  

最后在李冲霄稳健的罚球下,灰熊队取得了西决首场比赛的胜利。  

这样的结果虽然有些出人意料,但是又在情理之中。对于两只实力相差不大的球队来说,谁胜谁负都很正常。  

事实上湖人队也没有因为一场输球而烦躁,他们依然保持着稳定的心态,认真对待后面的比赛。  

在主场的第二场比赛中,他们稳扎稳打,两大巨星联手拿到77分,赢下了比赛。  

到灰熊客场的比赛,湖人队又抓住机会反客为主,最后靠着丰富的经验,耗光了灰熊队追分的机会,再胜一局。  

湖人队在先输一场的情况下,接着在主客场各赢一场,把大比分变成了2:1。  

灰熊队变成了落后的一方,轮到他们想办法了。  

紧接着在第四场关键之战,灰熊队球员在主场集体爆发,在第一节后半段领先开始,就牢牢控制住了场上的局势,最终以108:94取得胜利。这是两队的分差第一次拉开到十分以上。  

双方将在5月27日,湖人队的主场进行天王山之战。  

西部决赛打得比较焦灼,四场比赛打成了2:2平,湖人队只因为多一个主场,而占据了优势。  

东部决赛就不一样了。谁也没有想到,开局先赢一场的骑士队,被看起来老迈的凯尔特人队连扳三局,四场比赛打成了3:1。  

就在灰熊队和湖人队比赛的前一天,东决第五场比赛先开打。  

尽管詹姆斯拼尽全力拿到48分14个篮板,但是骑士队自我救赎失败。  

凯尔特人队在客场再下一城,以4:1的大比分淘汰了总冠军的最大热门骑士队。  

集齐了詹姆斯、奥尼尔、贾米森、迈克-米勒和小莫的先发阵容,板凳上还坐着大Z、瓦莱乔、德隆蒂-韦斯特和吉布森这些实力悍将。如此强大的阵容,联盟排名第一的薪资,常规赛不可一世的战绩,最终却被凯尔特人一帮老将轻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