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七三章 罗浮仙师(2/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既出营,是逃军…”  

“弟子知错了,愿领受罚!”刘樵服软道。  

一般来说,姜尚就算要罚,也是私下里,如果当着很多人的面去说,那就真的只是做做样子了。  

所以刘樵丝毫不慌,杨戬也连忙认错道:“弟子也愿受罚!”  

“哼…眼下正得用人,先给你们记上,过后再清算。”  

姜尚话音落下,一旁众文武皆称赞道:“丞相此言甚善!”  

“是啊…丞相明察秋毫,赏罚公正,我等佩服…”黄飞虎、南宫适等众武官皆赞颂不已。  

听着姜尚笑咪咪的,一摆手,示意刘樵等人各归班列。  

旋即正色道:“那闻太师,又请来罗浮赵公明,燃灯老师命吾掌兵符,迎战公明!”  

“愿听丞相安排!”众文武皆表示听从丞相安排行事。  

“那不知约在何时出阵”刘樵出列问道。  

姜尚颔首道:“明天中午,今日大家就点检军士,整理兵器甲胄,明日午时,各按半列,摆五方队伍迎战。”  

“是…”众将轰然应诺。  

随后又讲了些注意事项,便也没什么好说的了,散会!  

毕竟神仙斗法,再多阴谋兵法,也对飞天遁地的炼气士无用。  

次日午时,西岐这边早已准备妥当,燃灯、十二仙首皆在芦蓬观战。  

闻仲在城外数百步,摆下阵势,散三军鼓噪,声势惊人。  

“咚咚咚…”鼓声响彻,赵公明乘虎提鞭出营门,大声呼喝道:“那姜尚,速来见吾!”  

声如雷霆,还盖过轰隆隆鼓声。  

西岐众三代门徒,文武,皆准备妥当,亦是锣鼓响彻,兵马排营而出。  

姜尚骑四不相,两侧有杨戬、金木二吒,左右有哪吒黄天化。  

刘樵领刀牌手随后,手捧拂尘,斜背宝剑,亦是骑黄虎而出。  

望对面军阵一看,只见两杆杏黄旗,旗门开处,青瞳獠牙的黑虎背上,坐一道人。  

麻衣草履,戴一顶金冠,高不高,瘦不瘦,身姿雄阔,猿臂蜂腰,面色微黑,三缕短须,国子脸,神色凶悍。  

相貌一般,气势却非凡,手提一杆竹节钢鞭,约莫二尺五六,刘樵心知,这个便是后世赫赫有名的罗浮洞赵公明了。  

“来人可是姜尚领兵,可敢出来说话么?”赵公明一牵缰绳,跨虎而出,径到两军中间道。  

刘樵看姜尚又要单独出去,在一旁小声嘱咐道:“师父小心!此人不凡,你只去见他便,不落气势便罢了,切莫当场激怒,再由弟子等去对付他!”  

哪吒等人见赵公明好似个挖煤的黑汉,毫不在乎,刘樵可是知道此人厉害。  

发起威来,十二仙首也是一招收拾一个,根本不是自己等人能挡的。  

所以劝姜尚要跟他说话,不落阐教西岐气势就行,,千万别学之前一样,动不动来个“舌战群敌”“言语挑衅”  

要是激怒赵公明,隔得又远,刘樵等人就算有手段,但也救援不及时。  

姜尚颔首,排开兵马,也手提打神鞭,纵四不相,渡步出营。  

走出军阵二三百步,在赵公明数丈前顿住坐骑道:“贫道便是姜尚,不知道友何处名山,有何指教”  

“吾乃峨眉山罗浮洞赵公明是也,你破我道友六阵,倚仗你等微末道术,坏我六友,着实可恨!”  

姜尚闻言,叹道:道友既然也是截教,岂不知紧闭洞门,默颂黄庭,天地清平,六友遭劫,实是逆天而行,必遭天谴也…”  

老姜头记得刘樵嘱咐,虽然知道赵公明本领如何,但见大弟子面色那么郑重,所以还是存着谨慎。  

言语上也收敛许多,不敢放开了乱扯,免得激怒赵公明。  

打算是很好,不料这赵公明却不按套路出牌。  

姜尚才说两句话,赵公明直接大喝打断:“休说闲话,你等所为,实为可恨,先打过再说,你若能斗过我,再任你说教!”  

赵公明可不是有些截教神仙,动不动就讲道理,跟姜尚这善于斗嘴之人斗嘴。  

老赵的人生生格言就是真理只在拳头中,我又不是你徒弟,又不是阐教仙,凭什么听你唠叨废话。  

打得过我,那就是听你说对错是非,打不过我,你说再多都没用。  

今天老姜头死定了,我赵公明说的。  

言罢,直接纵虎而来,提鞭就打,来取姜尚性命。  

“师父小心!”刘樵见俩人说着说着就要动手,连忙纵虎而出,前去营救。  

杨戬、哪吒、黄天化等人也皆出营,去抢姜尚。  

以姜师叔的本事,他们可都了解,但凡有个会两手的仙人,都能拿捏姜尚。  

赵公明见众人扑来,丝毫不慌,只顾撵着姜尚打。  

姜尚也用打神鞭去架,然而只挡一招,便觉一股巨力传来,手臂酸麻,几乎握不住打神鞭。  

知道不是对手,又闻众门徒赶来救,也不抵挡了,拍四不相,腾云而起,往回就走。  

“呵呵,焉能脱我手!”赵公明冷笑一声,将手上刚鞭祭起。  

与闻太师金鞭能化数百丈虹光,犹如蛟龙的鞭法不同。  

赵公明这鞭法,几无声势,也无什么光芒。  

就是一条黑影,茶杯来粗,二尺五六长短,飞旋而起。  

“小心!!”  

姜尚只听几声担忧大喝,旋即背后风声一响,顿时脊背发寒。  

刘樵等人焦急不已,然而这数百步距离,却仿佛太远了。  

尤其对仙家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