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三八章 玉枢道术(2/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师父朝这边来了,见好就收道。  

“不必,刘师兄左道惊人,哪吒输了!”哪吒说罢,转身下台。  

言语中,着重说出“左道惊人”四字,显然心里并不服气。  

认为刘樵全凭下三滥,左道之术,逞强一时而已,并非仙家堂皇正道。  

“哈哈…哪吒师弟说得真好,贫道左道之术,皆系师祖亲传…”刘樵皮笑肉不笑说道。  

也不反驳,只说这些法术,乃祖师传的,你说祖师的道法是左道,那就是左道呗。  

其它不说,至少根本法玉虚炼气术,天罡炁,确实是祖师亲传秘术。  

而且黄庭道术,神仙业位图,也是祖师指点,可以说,元始天尊没与刘樵见面,但一身法术,都与祖师暗中点化有关联。  

这么说,可不算给祖师甩锅。  

杨戬见二人气氛有些僵硬,似乎打出真火了。  

忙上前搂住二人肩膀,打圆场道:“都是一家之法,何分左道正道,且用之正则正。”  

“至少以我观之,二位本领皆不凡,乃仙家津梁之才,何必要论高下,两家法术,各有玄妙不同,这局算平手。”杨戬和稀泥道。  

韩毒龙等人也附和道:“二位师兄本领高强,一时难分上下,平手,平手!”  

刘樵笑笑不语,这韩毒龙、薛恶虎早已是哪吒的忠实小弟,当然见不得哪吒输,只说是平手,给哪吒挽面子。  

这时姜尚走过来,面色一沉道:“尔等皆修行之人,吵吵嚷嚷,成何体统,且还斗神通,比道术,我问你们,卖弄什么精神”  

场中一片寂静,阐教众三代皆不做声,默默排成两排,恭听教训。  

“韩毒龙,你师父给你的仙丹,是让你拿来玩闹的嘛?”姜尚呵斥道。  

韩毒龙垂首不言,薛恶虎愣愣的反驳道:“姜师叔,这仙丹给龙须虎师弟治伤用了,没有糟蹋!”  

“你!”这话倒把姜尚噎住了,总不能说仙丹给自己徒弟用,就是“糟蹋”了吧。  

姜尚冷哼一声,又看向地上乱七八糟的的卦签,气得须发皆张,喝道:“这谁干的”  

场下众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摇摇头,表示不知道。  

刘樵则抬头望天,一副我什么都不知道的模样。  

“武吉!”  

“额…师父,我也不知道啊…”武吉哆哆嗦嗦的跑上来道。  

“这签筒我放书房里面,谁拿出来的”姜尚问道。  

武吉吱吱捂捂,有心想出卖大师兄,但看刘樵抬头望天,一副什么都不知道的模样。  

心下一苦,也不敢说是师兄让拿的,耷拉着脑袋道:“是我拿的,师父,弟子知错了…”  

“哼,罚五十鞭!”  

武吉吓得面如土色,他未炼仙术,五十鞭不说要他半条命,至少也得半月下不来床。  

好在这时,姜尚话锋一转,又道:“但看在大军围城,即将用你的份上,这五十鞭先给你存着,待破敌之后,再行处罚。”  

“弟子遵命!”武吉大松口气,连忙答应道,破敌之后,或许师父就忘了这回事儿呢。  

刘樵则心下偷笑,暗道:“这五十鞭,我可得好好记住,倒时候提醒师父。”  

倒不是刘樵得了便宜还卖乖,真就心思阴险,而是武吉活该给他背这一次黑锅。  

之前闭门修行道术,武吉这厮莽撞打扰,差点让自家走火入魔,刘樵可一直记在心里呢。  

这般报应他一下,还是轻的,若非同门师兄弟,刘樵迟早得弄个坑,让他好生吃吃苦头,涨涨记性。  

刘樵这人,从不会记仇,有仇也从不当场报应。  

一般得罪刘樵的人,都会先得意一段时间,然后在不经意间倒霉。  

见众人一脸乖伏知错的模样,姜尚也不好再多说。  

虽然身为长辈,教训他们是应该的,但毕竟不是自己徒弟。  

而且还都是阐教真传,略微训斥,点到为止便好,再多,就逾越了。  

“都进府中议事,武吉去擂鼓聚将!”姜尚说罢,拂袖朝大堂走去。  

“冬…冬…冬…”三通鼓响。  

阐教众三代弟子,黄飞虎等将,各排两班文武,依次序进殿。  

姜尚坐于首位帅桉,朝下众人道:“城外闻太师领军,计有甲兵十余万,连营七十二座,四门已被围死,诸位有何计议”  

“丞相,朝廷此番倾国来征,号称百万大军,我西岐能战之兵,不过七万余,实不能力敌,以末将之见,当守城为上。”老将太颠出班道。  

众人俱都点头,赞同此言,论兵力,朝廷之兵十倍于西岐,野战风险太大,若尽失精兵,则西岐又不可保。  

朝廷可以战败,又聚兵来攻,但西岐没有试错的机会。  

若精兵丧尽,纵然有众仙家属意西岐,然无兵的武王,还能天命所归么?  

姜尚却皱了皱眉,心下并不认可,但面上却没说什么,敷衍几句,又问道:“诸位可还有其他计议”  

阐教众仙家皆不言语,刘樵执参赞军机之职,此时当然要出来秀一下存在感。  

刘樵当即出班道:“禀丞相(师父),末将以为,守城为下策,西岐无外援,兵尽在此,久守必有失!”  

“哦!那吾徒有何高见”  

“末将以为,当择精兵,与敌正面交锋,才知根底,余下大军,守御城池不失…”  

“朝廷大军远征,转运粮秣艰难,偏师可袭其粮道,我大军可夜袭,或谴小股精兵袭扰疲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